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优化学校生命教育的重要环节。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遵循序列化、主体性和持久性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应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网络,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程、全员教育。  相似文献   

2.
肖志红 《文教资料》2010,(27):123-124
优化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德育工作的需要。本文从分析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化应遵循的原则入手.探讨了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化的具体途径,以期能促进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都来重视养成教育平罗县城关一小王立世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德育...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一种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方式,养成教育源远流长。新形势下的小学生养成教育,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对小学生进行创新性养成教育,寻找一条具有时代特色的学生养成教育之道。一、正确理解素质教育与养成教育的关系"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  相似文献   

5.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现在的小学生已进入独生子女时代,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新课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对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正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高尔基说过:"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乾坤。"社会现实也告诉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使人终身受益;沾染上不良习惯会在青少年时期就埋下隐患。初中这个阶段,正是学生行为习惯、道德情操、思想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抓住教育的良机,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中学德育的主要根基。一、什么是养成教育1."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  相似文献   

7.
正"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因此,以培养良好习惯为目的的养成教育被认为是德育的根基。  相似文献   

8.
我校作为一所职业学校,始终把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长期的、重点的工作长抓不懈。它贯穿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好坏是衡量一所学校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中职校,我校始终坚持"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做事"的育人理念。  相似文献   

9.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强化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那么,如何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呢?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青少年学生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开展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德育效能,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是创建文明和谐社会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其他德育工作的基石"。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一般把养成教育定义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教育。本文通过观察和总结当前初中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王婷婷 《考试周刊》2012,(46):179-180
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地抓好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3.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中学德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4.
教育事业的发展会影响国家的未来发展,其不仅包含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同时还包括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最近几年为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我国开始全面推广素质教育。小学阶段是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小学时期一定要强化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加强对小学生文明礼貌和行为的训练,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国也对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并于1991年8月20日正式颁布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小学生现阶段教育中,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对策来引导小学生养好行为习惯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研究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本文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几点参考性的应对策略,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未来成为一个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坚 《林区教学》2014,(10):82-83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光荣任务,针对生源现状,矫正学生不良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职业学校的职责所在。基于中职学生的素质状况以及养成教育的紧迫性,在中职学校德育中,要重视德育活动的作用,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强化规范,常抓不懈,促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常化,创造良好的行为养成环境,从而有助于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班集体的保证。小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学生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以人为本,因势利导进行教育,为其终生发展、和谐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18.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等。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多年语文教学中,我深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育人的根本,在语文教学中养成教育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9.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班集体的保证。小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学生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以人为本,因势利导进行教育,为其终生发展、和谐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20.
习惯养成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育更为关注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却忽视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大力推行习惯养成教育.力求让好习惯的种子植根于学生的心灵,内化成学生自觉、自主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