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释“卸”     
“卸”的近现代常用义是把东西去掉或拿下来。许慎《说文》中说:“卸,舍车解马也。”但在汉代以前的文献中未见有用“卸”字表示这个意义的。通过考证发现表示这个意义的古用“发”、“税”、“说”等字,这是古代方言的差别,后通言“写”应是“卸”的假借字。我们现在能找到的最早的文献材料是在东汉,但与许慎所说的本义不同,因此我们认为《说文》中的“卸”字是后人加进去的。  相似文献   

2.
《说文》所收之字,是经过许慎选择、整理之后贮存于《说文》特定形义体系之中的汉字。因而研读《说文》会发现:《说文》之字与文献用字有所不同。处于使用状态的汉字,文献所用的汉字,由于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这里既有时代的差异,又有社会风尚的影响,所以其状态是繁纷多样的。《说文·叙》已提到“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的情况,到许慎那个时代,又存在着古文、今文、古文奇字之别,加之许慎编制《说文》有着特定的标  相似文献   

3.
宋徐铉校订许慎《说文》时,将许慎未收录、而经典相承传写、时俗正在使用的字归于《说文新附》。许多学者对这些新附字异议纷纷,并有学者对《说文新附》402字进行了考证。出土材料的增多,为我们研究《说文》中未收录字和徐铉补《说文新附》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就敦煌汉简材料中出现的《说文新附》8字“涂、价、铭、坊、馂、槊、棹、僦,”在前人考证的基础上,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汉简材料对照,再次考证,以确定此8字在汉代是否确实存在。  相似文献   

4.
南唐徐铉校订许慎《说文》时,将许慎未收而其"注义序例中所载"及经典相承传写、时俗要用的字附益于《说文》之后。许多学者对这些新附字异议纷纷,但也有学者对其逐一进行了考证。作为战国时代的实物文献,出土的楚简文献材料为我们研究《说文》新附字提供了一笔丰厚的历史汉字新材料。本文以出土楚简文献中的"芙、、韌、賽、覿、嵩、緅、藏、呀、昂、礪、砧、懌、泯"等14例新出字为例,与对应的《说文》新附字进行字形、字用的比较,并对前人的考证及新附字的价值予以讨论。晵月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说文》“气”字的形体、意义以及在《说文》中分布的状况进行了考察;对《说文》中有关元气、阴阳、五行等思想作了简要的概括和评析。针对某些学者批评许慎在《说文》中“杂以阴阳五行思想,淆乱违理,眩惑后人”等看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漫谈标点     
提起标点符号,不少人会说它是“进口货”,其实不然。汉朝许慎编著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一书中有“、”(音主)字,定义是“有所绝止,‘、’而识之也”。意思是说:在文章中如有可以点读(dòu 逗)的地方,就用“、”字来标点,也就是在可停顿的地方就用“、”来表示,这个“、”字类似现在的逗号。《说文解字》中还有一个字是“√”字(有人称它横折),许慎解释说:“钩识也”。这个“√”字就  相似文献   

7.
假借字许慎在《说文》序中是这样解释假借字的:“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所渭“依声托事”,说的是有些事物或概念当时没有造出相应的字(实际上也不可能给每个事物或概念都造出一个相应的字,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这里说的字基本上等于词),便借取一个字来表示它的意义。如“而”字,  相似文献   

8.
敢说你识字     
我敢打赌,“感冒”的“冒”,十个人中,有九个不会写。大多数人会把“冒”字上边的这个偏旁写成“曰”或者“日”,错!你盯住这个字仔细看一分钟,这个偏旁既不是“曰”,也不是“日”,它中间的两横与边框是不相连的。那么,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今天的嘉宾——许慎!很遗憾,许慎今天来不了,他在东汉年间就死了,留下一本《说文解字》。那我们就请出《说文解字》吧。《说文》解释,冒的本意,是蒙着眼睛前行,“冒”字脑袋上这玩意,正是盖住眼睛的头巾。我自从去年开始学习《说文》,才恍然大悟,以前别人说我是文化人,原来…  相似文献   

9.
罗强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1):52-53
《"春"义溯源》一文中,王礼贤先生以为"春"的语源义当为"出",而非许慎在《说文》中释的"推"。然而,通过结合文献材料对该字的形、音、义以及同源词进行综合考察后,我们认为许氏对于该字的语源的探究是精辟的、可信的。而王礼贤先生的观点则稍显迂曲。  相似文献   

10.
释旦     
有关旦字的形体结构,历来说法不一。举例如下: 象形说此说流行的时间最长,自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开始.《说文》:“旦,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此后,高亨先生把“旦”字归入象形中的合体象形字(见《文字形义学概论》)。梁东汉先生认为“旦”字象太阳刚刚升起之意,是象形字(见《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会意说此说流行甚广,清代王筠的《文字蒙求》:“旦,从日见一上,一,地也。会意。”他是把“旦”归入会意中的“字之部位见意者”,即“日”的部位在“一”之上,表示“明”的意义。台湾学者戴君仁先生的《中  相似文献   

11.
"新学"浅议     
“新学”是中国近代学术文化的一种新的形态,是特定历史时期中西方文化撞击的产物,是在中国传统旧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中西兼容的新形式,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新学”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启了进步思想之门,同时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现象古已有之,引人深思的是,近几年这种现象在大学和科研机构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与自古以来把"学而优则仕"异化为读书做官,以及现在社会流行的"官本位"有关,其实,"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其所体现的是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正本清源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值得我们今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中写到的十二个贵族女子的统称,她们是《红楼梦》中描写的重要人物的一部分。在曹雪芹笔下.金陵群钗几乎无一能逃脱红消香断、花落春残的结局,作者把她们统统归入到“薄命司”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楼梦》堪称为一部以创造女子典型著称的悲剧作品。  相似文献   

14.
对于鲁迅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千夫”一词的含义,毛泽东认为是指“敌人”,有人认为是古代武官名,也有人认为是指众人。综合考察“千夫”、“千夫指”两词的含义,可以得出结论:千夫,本指众人,在鲁迅诗中特指人民大众,而“千夫指”本意为被指责的人,在鲁迅诗中指敌人。  相似文献   

15.
《百年孤独》是一部关于孤独的“大词典” ,它向我们展现了孤独的种种内涵。在马尔克斯的笔下 ,孤独是一个挣脱不了的怪圈。主人公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自己孤独地走向毁灭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探讨树立班主任威信的若干做法.  相似文献   

17.
安徽科技学院李晓元、汪元宏、王有炜合著的《和谐人——一场人文化的变革》一书,于2005年12月由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发行。在这部极具现实感和创造力的著作中,体现了著者对其“和谐人”思想的深入思考和理论创见,进一步明晰了当代人特别是构建和谐社会关系中人的生存和发展进路,从而实现人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心理文化状态的超越与变革,具有一定的指向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论《红楼梦》中探春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春是曹雪芹着力塑造的才志完备的“补天型”人物。但“庶出”的身份,使她倍感敏感与尴尬;她虽有“补天”之志,“补天”之举,而无“补天”之时,“远嫁”的寂落结局,是作创作匠心的突出体现。  相似文献   

19.
林丹 《教育发展研究》2007,29(12):46-50
"谋生手段"作为教师职业观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内部根源.事实上,教师职业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职业幸福感来源于他所经历的职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成为教师职业观还需要一个基本前提--教学欲望.教学欲望与教师自身教育经历、教师专业化以及教师的个性密切相关.然而,"生活方式"成为教师职业观目前还只能是一种追求和理想.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达成只能是一种有限行为.  相似文献   

20.
《红蓝军》与《士兵兄弟》都是军旅舞蹈中的精品,它们都对传统舞蹈有所突破,在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上都有很高的追求,在同一个主题的表现上,二者却有很大的差别,现试从作品的创作手法来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各自的闪光点,从而得以更好的深入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