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永红 《成才之路》2013,(10):68-69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与否直接决定学生英语学习的好坏。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如何做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成才呢?一、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适当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现在学生功课多,学习压力大,想法也多,注意力容易被分散。教学内容是否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动机,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关键,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趣呢?现刍议本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学习。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犯一些错误是正常不过的事,学生出错后,老师往往能分析学生的错误原因,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在这方面的文章也屡见于报刊杂志.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一些错误与老师有关,与老师的课堂教学有关.本文拟就笔者平时观察的一些案例作一点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张扬学生的个性,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的追求。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师生都围绕着教材转,老师的主动性,学生的创造性受到抑制,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应受到批判,理应加以改革。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活力,学生的个性应该得到张扬。但是我们不能走入误区。时下,“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时髦用语。我们知道,学习方式有多种多样,不同的学习方式有不同的作用,难道学生不喜欢的方式就不用学习和掌握了?一篇课文有若干…  相似文献   

7.
很多学生怕学数学,学不好数学,与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很大关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老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适合学生学习,利于学生学习,便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就是最有效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杨梅 《中国教师》2010,(9):40-42
<正>引领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成功,是教师的使命。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完成这一任务的主渠道就是搞好课堂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去帮助学生愿意学习、能够学习和会正确地学习。在反思与吸收教育前辈们的精华基础上,结合自己20多年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特别强调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在合作学习中主要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合作意识,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自主有效的课堂是让学生动起来,在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基本框架结构是:学生主体,小组合作,自主参与;教师主导,双边互动。自主有效的课堂是教师结合学科特点,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打造个性化课堂的一种新模式。然而,目前我们农村中学的现状是: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师们对课堂教学的新理念和各种模式大致有所了解,但有这种尝试和体验的教师太少。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行,各阶段的教学要求都有所变化。就小学数学教学来说,课堂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抛弃了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主讲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人。课堂教学的目的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观能动性。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帮助学生养成了团结协作的好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老师应关注学生的发展,努力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从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课堂教学又是传授知识的主阵地,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应注意并通过学生的兴趣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下而就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应该是互动的合体。学生作为学习的独立个体,其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决定他们应该是老师的朋友。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施动者,应该赋予学生必要的自由活动时间和自我发挥空间,应该尊重学生的内心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至少要做到两点:即鼓励学生说话,鼓励学生选择。让学生在独立平等、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学习个性,实现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王玉敏 《考试周刊》2010,(26):230-230
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是一个能动的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如果同学们只是被动地听老师讲授.便会陷入“学生围着老师转。自己脑子不会转”的局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积极地发现问题,大胆地质疑问难,才能提高学习效益,培养探索精神。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理念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建构新的教学模式.而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是学习者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力 《山东教育》2011,(11):38-39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对此,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建议、看法,广大一线老师也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探索实践。作为置身其中的一分子,我深深感受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又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更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徐静 《青年教师》2006,(9):38-38
讨论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动态的学习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学会讨论,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必需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讨论呢?我的具体作法是实行“五让”。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下面列举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个片段,简要加以分析,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强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创设一种主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的良好氛围。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其实就是在强调“自读自悟”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关于"练能"的阐释刘诗珍老师:熊老师,您好!我们知道,在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注重以生为本、自主学习,其中"展示"环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但在课堂教学探索实施过程中,新的问题又来了:1.学生个体或小组展示所学时,作为听众的其他学生很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