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李游 《当代传播》2006,(6):89-91
本文以世界杯为聚焦,阐述了信息时代博客的兴起与发展,并从传播学的角度,论述了“博客世界杯”的传播学特性与传播学意义,最后指出了本次“博客世界杯”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兴的“网络日志”(又叫“博客日志”、Blog或Webblog),博客日志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①它相当于一本空白的网络日记本,使用者可以在上面粘贴想表达的任何信息,而且可以随时更改、发送。Blog的使用者称为blogger,可以随时到blog目录集网站登记,这样其blog标题就会出现在目录集中,其他人如果对这一主题感兴趣,就可以登陆阅读或者在自己的blog上发表意见,并与之形成链接。博客日志使网上信息传播以一种最为个人化、最简捷的形式出现,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信息交流的渠道,更是以其…  相似文献   

3.
博客时代谁做主——浅析博客传播中的“把关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文华 《记者摇篮》2006,(10):37-38
2003年6月19日,木子美的个人性爱日记《遗情书》通过“博客中国”网站广泛流传后,成为全国各地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木子美性爱日记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信源的现状,让人们获得了在传统媒体无论如何都得不到的信息,不仅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而且人们开始对传统媒体中“把关人”理论提出质疑。本文将从博客传播特征入手,分析网络时代博客传播如何进行把关。博客传播中仍然有“把关人”的存在,只不过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网络传播的特征而存在“把关人”弱化和缺失的现象。一、博客,一种新锐的传播力量(1)什么是博客?“博客”一词源自英文Blog,…  相似文献   

4.
说不清的“博客”及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道“博客”这个名词的人,逐渐多起来了;但是如果追问什么是博客,不少人又说不清楚。“博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简单地说,它是一种网上传播样式,从本质上来说,它应算是一种网上信息筛选和分享服务。  相似文献   

5.
武欣博 《新闻窗》2012,(3):22-22
博客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方式,它的诞生和发展愈来愈凸显出其在新闻传播方面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目前,博客新闻传播已经成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媒体形式,博客作为一个大多数人都能使用的媒体平台,使大众能够自由地参与对新闻的提供和对新闻的评论,改写了以往那种由传统媒体播发新闻信息,受众只能接受新闻信息传播的历史。随着博客群的不断壮大,博客新闻传播已经发展成为新闻传播的新视点,备受瞩目,那么,作为一种新媒体,博客新闻的特点及其价值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2006年世界杯的报道,媒体无不倾其资源,力求在报道这一最吸引眼球的新闻事件进程中,彰显自已的实力和影响力,可谓争奇斗艳,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电视与网络媒体在迅速和商观欣赏性方面,广播、短信、手机报在快捷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博客与世界杯也在“邂逅”中一见钟情,“名人”、“草根”各显身手。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纸如何在这个数字时代抓住读者群?世界杯开赛以后,许多媒体仍  相似文献   

7.
美国新闻博客的传播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闻博客是博客形式中的一种。美国名的新闻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网站(DruegeRrepor.com)从报道克林顿绯闻开始,将“博客”引入人们的视线;随后博客网站在美国新闻界越来越引人注目,直到2004年美国大选,博客记持有记证,正式参与报道美国总统大选,博客开始进军美国的新闻领域已经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8.
黄丽华 《青年记者》2010,(14):36-3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提高和网络应用的普及,博客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形式也从初期的日记博客独领风骚,发展到现在各种博客竞显风流,因博客内容而引发的争议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
博客作为新兴的网络传播手段,在今天的城市文化符号系统中,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常州龙城博客在常州城市文化的传播中,以其传播主体的广泛性、传播内容的包容性、传播态度的亲切性、传播效果的及时性以及传播导向的主流性,革命性地改变了常州城市文化建设与传播的形式与内容。  相似文献   

10.
王华 《新闻爱好者》2007,(12):66-67
博客,是一种以日志的形式频繁更新的、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博客的内容崇尚个性,体裁十分广泛,有新闻报道、诗歌、散文、小说、日记、歌曲、视频和照片等。由于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当博客承担了传播新闻信息、报道新闻事件、评述新闻事件的时候,博客新闻也就由此产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王莹 《青年记者》2006,(9):75-75
在传媒业竞争高度激烈的美国,越来越多的受众厌倦了传统媒体那种循规蹈矩的样式,一位杂志的主编曾抱怨:“所有的报纸看起来都一样,一样的格式,一样的字体,一样抱怨着当地事务的专栏,一样的性爱建议,一样为5000字封面故事留下的空间,连报社的工作人员都是一样的……”那种自上而下集中式的传统媒体传播模式正在经受考验。在美国,由“我”来提供信息,由“我”来设置“报道议程”,以“我”为主体进行传播的多种个性化媒体形式如雨后春笋般萌芽和生长,并且拥有了自己忠实的拥趸。■博客越来越多新闻博客出现。其中,有些博客是传统媒体的记者,他…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每次传播方式的变革无不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以几何级数提升,无不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成为新一代标志性的信息传播媒介,在无形中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作为新一代的传播媒介,网络传播的途径多种多样,除了传统传媒所使用的点对面的、单向的信息传播途径外,点对点的、面对点的、双向甚至多向的传播途径成为网络传媒的重要特征。博客便是这种特征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从伦敦大爆炸看"博客时代"对传统传播理论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媚 《新闻知识》2005,(9):39-40
对于今年7月初伦敦地铁大爆炸的新闻大战而言,一支新力量成为世人瞩目的亮点——那就是由基于web2.0技术、即时通讯、博客、rss等、以博客为主要代表的新一代网络媒体对传统传播模式的挑战。这是新旧媒体准备充分的一次交锋,一次它们基于web2.0技术上来生存形态的预演,预示着一场传播革命的到来。甚至有人认为,许多已存在多年的传播学理论正在因此而打破。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图书馆人博客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首先介绍网络上的新兴事物“博客”,接着对我国目前图书馆人建立的典型的“博客”进行简要介绍并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对“博客”发展提出必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对图书馆人的“博客”进行展望,认为其发展规模、内容和形式都会进一步的发展提高。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档案博客的发展与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武琳  谢晓静 《北京档案》2008,(12):22-24
网络传播技术的兴起,为档案信息传播带来了更先进、快捷的传播方式,打破了原有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对传统的档案信息载体与传播也产生着重大影响。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方式,能够及时快速地传播信息,符合现代信息传播的要求,自然受到档案人的欢迎,于是档案博客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6.
曹光煜 《传媒》2008,(12):63-65
售卖出现在博客传播中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民皆博”的阶段,博客以势不可挡之势渗透到每个网民的生活中,并借助于以技术为主的中介,以一种强势而让人无法拒绝的姿态实现了建立、确定、维持和加强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且完成了从BBS以事件为主体到博客以个人为主体的过渡,这一方面加强了人类传播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得传播的内容变得庞杂而庸俗。  相似文献   

17.
金婷 《新闻传播》2009,(9):74-74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博客以“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形势.引起了“千树万树博客开”的博客文学热。从传播学看,新兴的博客文学和传统文学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具有交互性和差异性.本文通过这些分析和探讨博客文学特色传播来概括出博客文学这种新的文学样式的鲜明特征.对于认识博客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阳 《视听纵横》2007,(5):15-18
在“信息”、“生活”、“知识管理”等关键词的指引和领导下,形形色色的博客们在不断实践并重复着将我们的日常生活打上“叙述/接受文本”的印记的行为。用即将或已经记录的信息整理方式定义社会生活,即进行了某种与叙事相关的事。因此,作为一种叙事形式的博客,以众所周知的姿态牵涉到了“事件”,在对事件的复制与积累中,向自己和社会他人重新叙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柳珊  张颖 《新闻大学》2006,(4):65-72
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新闻传播领域作为当前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更是无法避免.与以往多数研究偏重从内容、体制的角度观察中国新闻改革事业不同,本文试图从传播技术的角度探究中国新闻改革事业.本文以时政报道为切入点,对比了2006年传统媒体中的两会报道与两会博客内容,从信息把关、受众与媒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传播技术与民主政治三个方面,分析了传播技术对当前中国新闻改革事业带来的影响,并进而指出这些影响存在的优点与弊端.  相似文献   

20.
复活网络精神——浅析“博客”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的“土著”——黑客孕育了几乎所有重要的互联网技术,奠定了互联网开放和共享的根本理念。而互联网的“原始森林”——个人网站,孕育了所有重要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确定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和特色。但是,在商业的潮起潮落中,黑客在蜕变,在沦为另类;而个人网站也急剧萎缩,无声无息。于是,博客出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