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桂红 《考试周刊》2012,(75):34-34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语文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语文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为人们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过程中。教育学生认识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益处,这是思想教育:指导学生掌握具体学习习惯的程序知识和方法知识.这是知识教育。因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应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和规律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小学语文课是重要的基础课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围绕这一总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要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4.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经深刻地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一种学习动力定型,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小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学习语文的特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阅读、习作等习惯的养成。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逐步培养。  相似文献   

5.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些,尤其是忽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那么,学生需要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  相似文献   

8.
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好的学习方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新课程标准下做好上课之前预习,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好的学习方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一、授人以"渔",交待任务  相似文献   

9.
怎样养成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语文知识的积累过程,更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渐进性是习惯培养的必然特征。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以较长的时间段作为习惯培养周期,有了一些初步想法,形成一些粗浅文字,敬请大家批评指正。一、渐进性意味着学生习惯养成需要时间事实上,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与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0.
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分别要求:“提高阅读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这充分说明了培养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应培养中学生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一、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是学习新课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叶圣陶先生说:“上课前,学生要切实预习。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叫他们预习不可。”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明确预习要求、编写预习提纲、书写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效果等环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为了确…  相似文献   

11.
尤露娇 《新教师》2019,(9):36-3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一年级是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认为,在一年级的教育教学中,有一些不能错过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应该引起低年级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吕千松 《学子》2013,(7):31
学习,不仅是掌握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能力。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指导学生使用教材的方法低年级应培养学生学会使用教材,重点放在指导观察的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良好学习方法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学习思维的锻炼和培养能够对学生终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将语文相关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探析,分析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针对刚刚升入高中的新生,探讨如何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紧紧围绕"最好的语文学习方法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良好习惯的要义在于勤"这一原则,引导学生养成"五勤"的习惯,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养.  相似文献   

15.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之一。中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本文从使学生认识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进行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常规检查、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三个方面就如何培养初一新生的良好语文习惯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所谓语文图表式读书笔记学习法,就是根据学习内容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习惯、学习风格的不同,精心设计各种图表,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的成就意识,使之在自主学习、做好读书笔记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从而学会学习,学会自我发展,不断提高语文素养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8.
<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的确,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比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更重要,因为它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一个人终身受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围绕这一总目标,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19.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习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获得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形成。在小学阶段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要特别关注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把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教学的方法面面、每时每刻。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主要阵地,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要具有充分的耐心和细心,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生的行为习惯而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样不仅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指出,要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在学习新课文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消化新内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从三年级开始,我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引导学生全方位预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