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教育》1979年第8期《关于碳酸银颜色的复信》发表后,不少读者来信反映:这个实验在试管中现象不甚明显。为此,将该实验方法介绍如下:事先配置好0.1N 的 AgNO_3和0.1N 的 Na_2CO_3(或 K_2CO_3)溶液;在一块平板玻片的一面均匀涂上浓墨汁或黑色瓷漆,晾干备用。实验时,先将玻片涂黑的一面朝下,平放桌上,揩干净未涂黑的一面。然后分别用滴管吸取 AgNO_3和 Na_2CO_3溶  相似文献   

2.
题目:有一包粉末,可能是KCl、Na2 CO3 、FeCl3 、Na2 SO4、Ba (NO3 ) 2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它的组成,做如下实验,现将探究的部分问题和实验过程呈现在表中(假设各步恰好完全反应) ,请在序号后填写相关的内容以完成该实验报告:问题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实验一存在有色离子吗?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过滤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液无色这种粉末中一定无①实验二白色沉淀是什么?取少量沉淀,向其中滴加盐酸②③实验三④⑤⑥⑦  通过实验推断此粉末的组成是⑧。分析:上述五种物质的水溶液中,仅有FeCl3 是黄色的,其他均为无色,因此通过…  相似文献   

3.
例1(眉山)有一包白色粉末,由BaCO3、Na2CO3、Na2SO4、Cu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②向①中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部分沉淀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相似文献   

4.
在硫的含氧化合物的实验中,S_2O_3~(2-)离子的签定是: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0.1mol·l~(-1)Na_2S_2O_3溶液0.5ml,再加入0.1mol·l(-1)AgNO_3溶液数滴,生成了白色絮状Ag_2S_2O_3沉淀,然后转变成黄色,继而棕色,最后是黑色,从而证明了S_2O_3~(2-)离子存在。反应式:  相似文献   

5.
一、怎样制得白色AgOH沉淀?按照教材配置银氨溶液,在向1 mL 2%的AgNO_3稀溶液中边震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的过程中,往往看不到白色的AgOH沉淀,而是看到灰色或者灰棕色沉淀(其原因可能是有部分AgOH分解为黑色Ag_2O了)。怎样才可以更好地制得白色AgOH沉淀?我的经  相似文献   

6.
李德前 《化学教学》2000,(12):39-39
人教社’95版初三化学书P1 90 有这样一道习题 :有一包白色固体 ,可能是氯化钙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也可能只含其中一种物质。为了鉴别它 ,做了下列实验 :(a)取一些白色固体溶在水里 ,有白色沉淀生成。把该悬浊液过滤 ,滤液无色。(b)在滤出的沉淀里加入盐酸 ,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在滤液里加入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再加入稀硝酸 ,沉淀不溶解。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1 )这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2 )操作 (a)里滤出的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3)滤液里含有哪些溶质的离子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相似文献   

7.
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性学科。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是按照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进行授课,同时也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笔者正在上高三,最近刚复习完Na_2CO_3和NaHCO_3的鉴别。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加入CaCl_2来鉴别,Na_2CO_3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而NaHCO_3溶液无明显现象。教师解释NaHCO_3和CaCl_2属于复分解类型,没有沉淀、气体、水  相似文献   

8.
将钴(Ⅱ)氨配合物的生成置于液体石蜡封闭的除氧溶液中进行,可以得到黄色的[Co(NH3)6]Cl2配合物,避免了把[Co(NH3)6]Cl2、Co(NH3)6]Cl3二混合溶液的颜色当作单纯[Co(NH3)6]Cl2的颜色的错误,表明了钴(Ⅱ、Ⅲ)氨配合物的生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CuCl2和过量的铜屑在浓盐酸介质中加热约1—2分钟全部生成H[CuCl2]的无色溶液,将其直接倾入蒸馏水中便可得到大量CuCl的白色沉淀;再在用液体石蜡隔绝空气的CuCl固体中分别加入浓氨水和浓盐酸,即很容易生成H[CuCl2]、[Cu(NH3)2]Cl的无色配合物。操作方法简单,现象明显,结果与理论一致。  相似文献   

9.
在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 CO_2,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待沉淀增至一定量后,若继续通入 CO_2,则发现沉淀逐渐减少,乃至全部溶解。开始所以生成沉淀,是因为 Ca(OH)_2与 CO_2作用生成了难溶于水的 CaCO_3(20℃时 CaCO_3的溶解度为0.0065克)。而后来沉淀的溶解是因为难溶于水的 CaCO_3与CO_2、H_2O 作用转化成了易溶于水的 Ca(HCO_3)_2(20℃时 Ca (HCO_3)_2的溶解度为16.60克)。学生对这一有趣的实验现象及解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此,他们在解答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 Na_2CO_3和 NaHCO_3溶液这道题时,常作以下回答:分别取试液,各滴入 CaCl_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试液为 Na_2CO_3溶液,无沉淀生成的原试液为NaHCO_3溶液。  相似文献   

10.
能否用氯化钡来鉴别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不少同志认为由于反应.Na_2CO_3 BaCl_2=BaCO_2↓ 2NaCl(1)2NaHCO_3 BaCl_2 Ba(HCO_3)_2 2NaCl(2)因此,可以从反应后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来进行鉴别.其实,上面问题的回答应该是否定的,把碳酸氢钠和氯化钡两溶液相混后也有白色沉淀产生。这个实验说明了两者能发生反应,但反应不是如(2)式所表示的那样。若把反应所得的沉淀进行过滤、洗涤后通过焰色反应和用盐酸检验.可证明该沉淀为碳酸钡。  相似文献   

11.
解析(1)因固体溶于水,且其中不含可溶性银盐,加BaCl2溶液后生成了白色沉淀A,故白色沉淀A可能是BaSO4或嘲或两者的混合物.由“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同时生成“无色溶液C”和“无色气体D”可推知白色沉淀A是BaCO3,  相似文献   

12.
《化学教学》1997年第7期第9页刊登了《一组有关苯酚的实验》一文,文中说:“向苯酚的稀溶液中滴加浓澳水至过量,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是因为生成了黄色难溶于水的2,4,4,6一四澳环己M烯酮沉淀”.我们认为这种解释很值得商榷.我们重复原文所述实验,现象与原文基本一致,当苯酚过量时,白色沉淀逐渐转变为棕红色沉淀,用玻璃棒搅动,可以看到该沉淀中混有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碱,沉淀消失(溶解),再加入酸,沉淀又复出现,这说明沉淀物中含有酚羟基.向棕红色沉淀物中加入浓苯酚,振荡,仍有沉淀,将其放入温水浴中微热,沉淀消…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以W3C规定的16种颜色为实验材料,采用问卷法、对偶实验法探讨了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大学生对课件前景色、颜色搭配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前景色的偏好顺序是黄色、白色、酸橙色、黑色、青色、红色、品红、银灰;最喜欢的10种颜色搭配是黑色-白色、红色-白色、品红色-白色、黄色-灰色、白色-藏青色、白色-绿色、青色-黑色、黄色-藏青色、黄色-栗色、黄色-绿色;无彩色成为大学生钟爱的颜包:亮度高色和前背景亮度差大的搭配受到学生们的偏爱。  相似文献   

14.
检验PO_4~5离子的最简单方法是用AgNO_3溶液,看有无黄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生成。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得到Ag_3PO_4沉淀呢?现分四个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81):140-141
学习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时,很难理解不溶物AgCl转化为黄色AgI、黑色Ag_2S沉淀。改用在PbI固液共存的上层清液中滴入酸化H_2O_2(或氯水),加淀粉溶液变蓝色,可直观显示PbI固体中有碘离子溶解。对平衡体系AgSCN(s)Ag+(aq)+SCN-(aq),通过增加或减少Ag+浓度使平衡移动,借助于Fe~(3+)+3SCN-=Fe(SCN)_3血红色深浅变化标示SCN~-浓度变化,把肉眼无法观察到AgSCN沉淀的痕量1溶解和转化予以直观性呈现。  相似文献   

16.
题目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是氯化钙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也可能只含其中一种物质,为鉴别它,做了下列实验:(a)取一些白色固体溶于水,有自色沉淀生成,把谊浑浊液过滤,滤液无色,(b)向滤出的沉淀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相似文献   

17.
一、利用组内物质的鉴别方法有:①首先考虑某种溶液的特性(如颜色、气味等),然后用该溶液依次去检验其他溶液;②将组内物质分别两两相互反应,根据产生实验现象不同而逐一鉴别.例1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A.NaCl、Na_2CO_3、KNO_3、HCl B.Na_2SO_4、k_2CO_3、KNO_3、Ba(NO_3)_2C.CuSO_4、NaOH、NaCl、Ba(NO_3)_2D.FeCl_3、NaOH、KCl、Na2SO4分析呈蓝色溶液的是CuSO_4.再以CuSO_4作为已知试剂分别加入其余三种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NO_3)_2;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无实验现象的是  相似文献   

18.
氯化亚铜制备中有关离子颜色的讨论和实验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用单质铜和二价铜离子在热的浓盐酸中制备氯化亚铜时 ,先发生如下反应 :Cu+CuCl2 +2HCl(浓 ) =2HCuCl2 (1 )用水稀释溶液时即得到白色的氯化亚铜沉淀 :HCuCl2加水稀释 HCl+CuCl↓ (2 )在现行国内的一些实验教材中[1] ,都把HCuCl2溶液的颜色认为是深棕色。且把上面第一个反应的终点定为“深棕色为止”。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发现 ,若把上面第一个反应的终点定为“深棕色为止”。接着用水稀释HCuCl2 溶液 ,有不少学生得不到白色的氯化亚铜沉淀。若将深棕色的溶液继续加热 ,直至深棕色逐渐褪去接近无色 ,…  相似文献   

19.
找错误     
一个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的颜色都不同,并且只能是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白色这6种颜色。如果满足:(1)红色的对面是黑色;(2)蓝色与白色相邻;(3)黄色与蓝色相邻。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案情】最近听了一堂青年教师的公开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第五册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9091页"等可能性",即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各种情况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现摘录教学片段如下:在学生已完成对有两个不同颜色(一个黄颜色、一个白颜色)乒乓球,任意拿一个,可能是黄色,也可能是白色知识点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接着组织进行了如下教学:师:同学们,老师袋中有4个乒乓球,两个白色,两个黄色,任意摸一个会是什么颜色?生1:白色。生2:黄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