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退货一直是出版业关心的的问题,图书印刷商、装订商、运输公司因它而过好日子,而出版商为此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作者也憎恶退货制度,因为每一次退货都意味着失去许多卖给读者的机会。 造成退货的原因是什么呢?图书零售市场需要退货政策,因为老板总是拒绝卖无名作者的作品,严肃的小说和诗歌作品。他们认为书架空位很宝贵,除卖不动的书外还有其它货源,为什么要把资金投在里面。因此,如果不是周转很快的图书,出版商被迫要给书店打折扣,甚至赊销。 纸皮书革命开始于二战后,它每月依靠几百种新书和重印书的发行,早期的美国纸皮书发行商原来是发行期刊的,他们掌握广泛的业务经验,建立了有效的系统。他们在杂货店设立卖书架位,还推广到汽车站、火车站、5美分和10美分商品百货店、7~11超市、机场,以及其它现代超级市场。由  相似文献   

2.
为退货困扰的日本出版业 日本的书刊流通一般采用“委托销售制”。大部分图书在各书店销售一定时期,可由书店任意退回,而退货的运费和书刊的成本均由代理商或出版商负担(事先都有规定)。如1997年秋季出现的一次不寻常的退书现象,据统计由书店退回的图书按金额计算高达50%以上,平均按每一种图书的印数合计已有一半的新书报废。当时引起了日本出版业极大的震惊!这是素有“出版大国”之称的日本,书刊每年的总销量已达到了饱和,  相似文献   

3.
日本书店常有这样的情况,读者欲购图书售缺无库存,读者冷遇图书堆积蒙尘。为了解决这一症结,出版批发商开始实施图书商一元化管理,通过准确地把握各书店滞销与退货书刊数据,减少读者欲购而无书的不满,同时尽量减少滞销图数的比例。为此,日贩、大阪屋、栗田出版贩卖、大洋社等4家出版批发商,在埼玉县内融资创建书刊退货新物流中心系统,规划2002年启动杂志退货物流中心,2003年启动文库、新书与漫画本退货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国出版的图书很多,书店同志订货困难,特别是内容较专的学术著作,仅凭订货目录上的书名和简介,很难提出订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为了配合书店业务人员的订货工作,从1982年开始,试编了《新书征订参考》的小报。每月一期。内容包括经济、哲学、历史、文学、语言文字等各类学科,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各种新书及古今著名作家和各种学术流派。试刊初期,寄送范围限于省级新华书店和特约经销处,以后逐渐扩大到专区一级书店,但一些单  相似文献   

5.
发行部门是出版社的生命线。现如今,退货与回款难问题成为大多数出版社所面临的两大难题,尽管投入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仍收效甚微。尤其是图书退货问题最近一个时期日渐凸显,不少书店进货大撒把,退货没商量,一些新书尚未开包上架就打道回府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使得一些出版  相似文献   

6.
日本图书流通零售体制改革在即 在日本的出版物流通方式中,一般批发至书店的图书寄销期为半年,过期滞销书可无偿退货。但是,近年来这种图书流通市场中的寄销制与退货制正在面临新的冲击,将被其他新的体制所取代。目前各种改革方案尚在争论之中,其中之一的“时限零售制”,即发至书店寄销期已过的某些图书——“时限零售本”图书,可以特定的方式降价出售的制度,已为部分企业所实行。  相似文献   

7.
退货是出版业争论最大的问题之一,美国图书退货一年超过70亿美元,发货商、批发商、零售书店都要求把未卖掉的书退回.书店订购的书约18%退给发货商,但发货商只能退2%给出版社,退回的书很多在书架上已然磨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日本受到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急速成长的刺激,目前已有百余家网上书店相继运营。网上书店被日本书业人士称为“假想书店”,其发展方兴未艾,大有压倒街市书店之势。目前,纪伊国屋书店图书网站已成为日本最大的网上书店。在网上书店创建热潮中,日本出版界推出多种论及网上书店的译本和新书。  相似文献   

9.
美国一年出版17万多种新书和新版书,图书市场能够吸纳这么多倾泻而来的图书吗?人们对消费这些过多新书的市场弹性持怀疑态度。退货的海洋在1995~2002年之间,美国图书业淹没在退货的海洋中,也就是说这些年美国出版的全部图书,以相当令人吃惊的比例退回出版社。大量的图书退货、  相似文献   

10.
日本和绝大多数欧洲国家一样,出版业体制一般是由出版社、批发公司和书店构成。通常是出版社把书按书价的72~75%整批卖给批发公司,批发公司再加上7%的赚头,批发给各个书店零售。从1919年起,日本的出版物在国内实行定价委托销售制度,书店销不出去的可向出版社退货,这是日本的一个特点。自1981年10月,日本实行了新制度:凡按定价出售的出版物仍由出版社预先印好书价,书店销不完可退货;不按定价出售的出版物则由出版社提出参考价格,售价由书店自行决定,两、三个月仍未售出者,书店有权降价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前,台湾出版业界正在推行一项EDI计划。所谓的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指的是电子资料交换,其基本构想是,图书出版上、中、下游业者,通过标准化的各种表单与作业程序,在电脑网络上,直接完成采购、出货、验收、退货、通告或其它需要沟通的事项。这种EDI的作业方式,是将电子资讯的应用,导入其生产和销售体系之中,就可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如当每家出版社在出版一本新书时,即按键录入这本新书的各种资料,包括书名、著译者、定价、页数、书号以及内容简介等,在“商品通告”这一标准表单上,之后,无论是图书馆、中盘商、连锁书店、下游书店、图书进出口商,在采购、退货、核对、库存等过程中,凡是碰到这本书,即用该出版社原先录入的资料,无需重新建  相似文献   

12.
图书主发寄销,就是出版社根据本社的出书情况和全国各地书店的销售情况,主动将图书分发给书店进行销售的做法。日本、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基本上都采用这种做法。如日本的东贩等发行公司,每年所主发的图书约占全国图书总量的70%左右。所不同的是,他们都是由发行公司...  相似文献   

13.
日本出版业的市场结构特点是:厂商即出版社多,零售商即书店多,批发商即经销商极少。目前日本在市场上销售的几十万种书籍,有70%左右是通过出版商—经销商—书店—读者的渠道流通的。 1.物流和信息的共有化趋势 出版业市场的长期衰退使下游销售末端退货量大增。面对市场持续衰退的状况,如何减少退货是日本出版业的三个环节——出版社、经销公司和书店共同关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日本出版业高层人士都认为:减少退货、提高整个出版流通效率的关键在于物流和信息的  相似文献   

14.
甄西 《出版参考》2006,(10S):38-38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日本出版市场“出版物过剩”的现象开始明显,一般读者对图书、杂志的态度是“买了就读,读完就扔”。小林一博在他的《出版大崩溃》中指出,日本年发行图书、杂志60亿册,其中有20亿册要作为退货返回出版社,最后化浆处理。 在这种背景下,专门从事半新半旧出版物收购和销售的有别于传统古旧书店的“新旧书店”(即“二手书书店”)在日本诞生,其中名气最大、规模也最大的是“BOOK-OFF新旧书店”。该书店1990年5月在日本神奈川县开设了第一家店铺;8月,实现了公司化(株式会社化);1991年开始,他们在日本全国展开特许代理经营活动,到2005年底,在日本全国已经发展了1000多家连锁店。  相似文献   

15.
徐蕾 《出版经济》2004,(1):47-47
北京儒仕源精品书店的总经理路秀峰把北京书店的格局分为大型书城、专业书店、网点建设包括新华书店和民营书店三个主要部分,从零售格局来看比较合理。三个部分各自具有自己的特色。国有书店大型书城的分布均匀,读者群的选择相对合理;民营书店扮演衣食不缺,功能性补充的角色;特色的专业书店比如说海淀的电子书店、西三环医药科技书店,虽然他们的面积不大,但是在专业领域中它们的实力很强。综合来看,北京书店的特点明显,第一它的图书品质高,正版率高;第二北京书店具有得天独厚的出版资源,新书的上架速度以及新书引领潮流的规模都是别的城市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版协经营管理研究委员会和出版之家经过前一段的多次磋商,决定从四月份起,联合主办“北京新书介绍会”。 北京是全国主要出版基地,有200余家中央和地方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几万种,每月平均数千种。这些新书出版之后,需要及时通过书店介绍给读者。但由于目前信息传播不快,流通渠道不畅,许多新书不能及时上市和读者见面,还为不法书商进行盗版有可乘之机。新书介绍会今后每月举办一次,它将在出版社和书店之间架起一座信息桥梁,使得新书及时上市和读者见面,达到货畅其流、书尽其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网上购买旧书现在已经很普及了,加拿大网上著名旧书销售商阿比图书公司(Abebooks.com)在今年七月迎来了它的创办十周年。他们在网上挂出许多难于找到的旧书。这家私有公司,据称拥有8000万本图书的虚拟库存,图书包括旧书、绝版图书、稀有图书和最近刚上市图书,甚至是新书,去年销售额1.5亿美元。这家加拿大的零售商,为各销售商提供了一个平台,销售商在支付一定费用后每月可以上传他们库存的详细书目,费用是根据品种数收取的,阿比公司提供库存管理软件和销售发票。类似于亚马逊网上书店,阿比公司对于每笔销售收取8%的佣金,以及信用卡处理费。…  相似文献   

18.
一、图书销售在日本,近年来图书市场和其他市场出现了互渗现象。顾客可以在书店购书时顺便捎上一些食品、杂货;同时,许多其他工业品也在设法进入全国性的书店网络;此外,经营音乐、体育等用品的商店也开始出售一些有趣的图书和杂志。据一份资料提供的数字,日本全国约有35000处图书销售网点。但实际只有23000家左右。这是指那些主要经营图书杂志,或兼营一些文具或其它商品的书店。经营这些书店的书商大多属于地区协会,他们在全国范围内联合组成日本书商联合会。  相似文献   

19.
王星 《现代出版》2001,(2):38-39
现阶段我国图书流通领域中“书店退货没商量”现象非常严重,出版社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工作过程中如何通过自身努力降低退货量提几点意见,与出版社同仁商榷。   一、实时准确掌握各销货店的销售及库存情况,控制好发货量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现在各出版社面对的发行单位大体分为四类:新华 (外文 )书店、民营书店、图书代办站 (大学书店、教材科 )、行业系统内发行 (教委发行公司、自考办等 )。后二者属于直销或包销的性质,通常退货量不大;而前两种销售量较大,退货量也较大,掌握好新华 (外文 )书店、民营书店的库…  相似文献   

20.
美国书商协会主席乔伊斯·梅斯基士著文论述90年代美国书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他认为各种类型的书店和发行网点只有不断创新和提高服务水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90年代的图书贸易如同往常一样,某些方面的老问题依然存在。如退货,脱销,2.8万家出版商试图在全美乃至全世界发行100多万种再版图书令人头痛的具体安排,获得热门书和滞销书信息的困难,折扣、收回货款和运费方面的问题等等。到处有竞争,不仅书店之间,出版业也是如此。他们争夺作者、编辑、争夺书店中书架的空间,以及竟相吸引图书评论家的注意力。书店还必须同其他行业争夺顾客自由支配的美元和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