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李白《望庐山瀑布》有句云“遥看瀑布挂前川”。教参解释道,“‘前川’,即山前的河流”,全句意为“远远望去,瀑布就像挂在山前的河流上”。真是结屈聱牙,扦格难通。因为“瀑布”本身就是“水流”(《辞海》“瀑布”条:“从河床纵断面陡坡或悬崖处倾泻下来的水流”)。怎能又挂到“河流”上去呢?显然把“川”解为“河流”是大可商榷的。还有一些译释,字面虽不尽相同,却总摆脱不了“河流”的影子。如“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大河挂在  相似文献   

2.
李白《望庐山瀑布》有一名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很多人解释这句诗,都说瀑布是“挂”在香炉峰上的。其实,这解释大错特错了。到过庐山实地观察的人,发现香炉峰的确像个香炉,紫烟缭绕,阳光映射下,景色十分迷人。但这“紫烟”并非是瀑布的水汽,而是山上的云烟。庐山的瀑布很美,然而并不挂在香炉峰上。李白另一首《望庐山瀑布》,诗开头两句是:“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真实记述了香炉峰与瀑布一西一南的位置,南面的瀑布怎么能挂到西面的山峰上呢!但是,诗人却大胆地把这种自然美景:香炉紫烟和瀑布飞银“拉”在一块,用前景衬…  相似文献   

3.
观瀑     
我国传统山水画几乎每幅中都有瀑布。瀑布奔泻,一个老人携杖或背手来观瀑,作者往往自题曰“观瀑图”。李可染也常画牧童骑牛观看瀑布,牧童的兴趣自然不同于老儒,但也观瀑。深暗的山石丛林间,白练飞来,那垂挂的或曲折奔流的白色的游动之线成了画面最活跃的命脉,也正是这黑白对照、块线对照、动静对照的造型因素吸引画家,启发画意。但画面之成败主要依靠整体结构,单凭一线瀑布点缀救不了千千万万平庸的山水画。  相似文献   

4.
观瀑     
我国传统山水画几乎每幅中都有瀑布。瀑布奔泻,一个老人携杖或背手来观瀑,作者往往自题曰观瀑图。李可染也常画牧童骑牛观看瀑布,牧童的兴趣自然不同于老儒,但也观瀑。深暗的山石丛林间,白练飞来,那垂挂的或曲折奔流的白色的游动之线成了画面最活跃的命脉,也正是这黑白对照、块  相似文献   

5.
观瀑     
我国传统山水画几乎每幅中都有瀑布。瀑布奔泻,一个老人携杖或背手来观瀑,作者往往自题目,“观瀑图”。李可染也常画牧童骑牛观看瀑布,牧童的兴趣自然不同于老儒,但也观瀑。深暗的山石丛林间,白练飞来,那垂挂的或曲折奔流的白色的游动之线成了画面最活跃的命脉,也正是这黑白对照、块线对照、动静对照的造型因素吸引画家,启发画意。但画面之成败主要依靠整体结构,单凭一线瀑布点缀救不了千千万万平庸的山水画。  相似文献   

6.
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提高学生的智能素质。 例如,在学习《瀑布》一诗中的“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时,我就指导学生去联想瀑布像宽宽的白色的屏风的样子。诗中“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我就指导学生联想到瀑布落下来的水珠是白色的,像烟雾一样。但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有的学生联想还是到不了位,只能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印象最终还是模糊了。我就找到一些关于瀑布动景的电视投影,把它放映出来。  相似文献   

7.
郭勇 《教育文汇》2010,(11):40-40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是诗仙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千古名句。再次备课时,学生曾提出的“什么是紫烟”的问题又出现在眼前。翻阅资料,人教版教参解释为“紫色的云霞”;小学生教材全解说是“紫色的水汽”;  相似文献   

8.
李白《望庐山瀑布》(其二)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是历来传诵不绝的名句,但一直以来对“挂前川”理解却存在着巨大分歧。目前较为通行的释义不仅语义难通,而且于理不符,因此,这些解释几乎都难以让人真正体味到千古名诗的无穷魅力。本文通过分析,以为诗中的“川”字应是“山”字。认识到“川”是“山”的错讹,还以“挂前山”的原貌,积之已久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9.
历岗 《小学语文》2007,(3):43-43
问:《古诗两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7课)中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中“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疑”,有的老师说是“怀疑”的意思,还有的说是“好像”的意思。究竞应该如何解释?  相似文献   

10.
唐朝诗人李白有一首七言律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古诗描绘了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磅礴气势和雄伟壮观的景象。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他惯有的浪漫主义情怀。诗中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川”字究竟作何解释,笔者在不同的书上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三叠泉瀑布     
到了三叠泉的脚下,我才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疑是银河落九天"。壮观的瀑布令我兴奋不已,瀑布腾起的水雾打在脸上,我顿时感到一片清凉,那感觉就像妈妈经常敷的清凉面膜。瀑布旁的树木茂盛,长得郁郁葱葱,映着蓝天白云,格外醒目。水流扑打在巨大的岩石上,把岩石打磨得晶莹剔透,整条瀑布像巨龙从天而降。我真想把瀑布带回家!于是我迫不及待拿出画板和画笔,开始认真把这条巨大的白练画在我的纸上。三叠泉这么  相似文献   

12.
1 讲透关键字。全诗往往就因那表现力强 ,含意深刻的一、两个字使意境大为增色。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这句 ,一个“挂”字 ,把瀑布从悬崖上飞落下来的形象形容得十分生动 ,使人顿时想见那壮观的情境 ,进而在全诗的吟读中不知不觉进入到美妙的诗境。2 注意字的多音和通假。古诗中的多音字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的“朝”、“一日还”的“还” ;杜甫的《绝句》中“一行白鹭的“行”等等 ,应一一指出 ,还有些通假字 ,如王维《鹿柴》中的“柴”通“寨” ;陆游《示儿》中的“死去元知万事空” ,“家…  相似文献   

13.
校园幽默     
一条破布(瀑布)挂山上 上小学的时候,有篇课文叫《瀑布》,中间说到作者转过一座山见到一条瀑布垂在山问,我的一个女同学朗读的时候也是声情并茂地念:“转过这座山,我惊呆了,一条破布挂在山上。”全班同学都惊呆了。  相似文献   

14.
徐静 《辅导员》2010,(13):29-29,39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想必同学们都耳熟能详了吧。可诗中"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疑",是什么意思?有人说是"怀疑"的意思,有人说是"好像"的意思,还有人说“怀疑”和“好像”都讲得通。究竟应该如何解释?  相似文献   

15.
李白《静夜思》(六年制第四册13课)有句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望庐山瀑布》又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疑”作何解?翻阅手头上的教参,均解为“怀疑”。诗人既知“床前”洒落的是银白色的月光,为何还要“怀疑”它是“地上霜”呢?而《望庐山瀑布》一诗,从诗题到诗句已两次出现“瀑布”一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自然是“瀑布”,又为什么要“怀疑”呢?因此,“疑”之解释有疑。我认为这两处之“疑”,均应解为“像”、“似”、这样解才理通情顺,并且合乎比喻修辞格:“床前明  相似文献   

16.
马孟龙 《丹东师专学报》2003,25(2):11-12,19
李白的《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是一首描绘庐山的佳作,诗中的“银河倒挂三石梁”句被认为描写的是庐山“三叠泉”瀑布。笔者结合文献、古人诗文并与该诗的内容相对照,对其重新考辨,认为李白并没有见过三叠泉瀑布,他所描写的应当是庐山“石门洞”瀑布。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新宁县崀山地质公园的半山腰,坐落着一座天然生成的石桥——天生桥。紫红的桥身掩映在青山中,安静美丽。一到雨季,瀑布从桥头飞泻,就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白练。  相似文献   

18.
“疑是”一词常见于唐人诗词中。“疑是”的“疑”是什么意思呢?蔡仪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文学概论》写道:“又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描写的虽是庐山瀑布,但也有一个观赏的作者,就是‘看’和‘疑’的人。”王易鹏选注《古代诗歌选》中的《望庐山瀑布》“说明”写道:“几乎疑心是天  相似文献   

19.
李白诗歌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夸张手法的运用。夸张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 ,它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 ,并借助想象 ,抓住对象的某些特点加以夸大和强调 ,突出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增强艺术效果。一、视觉上找相似点。即将现实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事物与想象中的描写对象加以对比 ,找出它们彼此相似的地方。如《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李白把看到的瀑布“疑是银河”是因为(1)它们形态相似。银河和瀑布都是“河” ,都是“水” ,在夜空和阳光下都会形成条状的光带 ;(2)它们颜色相似。银河与瀑布均为白色 ;(…  相似文献   

20.
暑假,我跟着妈妈和妈妈单位的同事去庐山旅游。我们走了1220个台阶,来到了庐山瀑布前,看着瀑布从高高的悬崖上流下来,我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