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有首歌谣说:“吃鱼的女士更漂亮,吃鱼的先生更健壮,吃鱼的孩童更聪明,吃鱼的民族更兴旺。”这四句话虽然是从水产与食品部门流传开去,却是道出了一个真理,即吃鱼能增强人民体质。为什么?因为鱼肉中含有蛋白质较高约占20%一30%,而脂肪含量较低,约占  相似文献   

2.
<正>大家都知道,只有哺乳动物才会吃奶,但如今市面上出现了给鱼喂"奶"的游乐项目,吸引了很多小孩。在超市里,也开始售卖吃"奶"的鱼。这是什么鱼?它们是否经过训练?其他鱼也会吃"奶"吗?带着疑问,我们开始了探究之旅。一、研究过程1.吃"奶"鱼是什么鱼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一条"鱼肚子里的黑膜有毒"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流传。消息称:鱼的腹腔两侧有一层黑色膜衣,内含大量类脂质及粗腰、溶菌酶,有"腥毒",千万不能吃,吃了会有害健康。多数家庭吃鱼时,并不会关注到鱼肚子里的这层黑膜。这层黑膜真的有毒吗?鱼肉富含优质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极高,味道鲜美。做鱼时,当我们用刀剖开鱼肚子,就会看到内脏和腹腔,而在腹腔上,往往还有一层黑色的膜。它到底是什么?对此,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水产  相似文献   

4.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3,(13):28
鱼肉为什么比畜肉容易坏?鱼肉比畜肉容易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鱼的鳃和内脏藏菌很多而且极易腐烂。鱼一旦死亡,这些部位的细菌立刻迅速繁殖,并穿透鳃和脊柱边上的大血管,很快伸向肌肉组织。反之,畜肉(猪、牛、羊)一般都是宰杀放血,  相似文献   

5.
<正>1变聪明抗老化美国一项最新的研究证实,"吃鱼"除了可以变聪明,还可以"防止老化"。这项研究针对4000位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调查,经过6年多的心智状况和饮食习惯长期追踪发现,鱼吃得越多的老人家脑力衰退得越慢;这些老年人只要一个星期至少吃一次鱼,持续一年下来,会比那些不爱吃鱼的老人家智力少衰退10%—13%,相当于年轻3—4岁。研究人员将此结果归功于鱼肉中所富含的ω—3脂肪酸,认为ω—3脂肪酸可以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防止老化。不管是孩童、成人或是老人,多吃鱼对于帮助脑部神经的发育和维持脑部神经健康都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健康快递     
运动后一小时再吃鱼 鱼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不但有营养,更是减肥的最佳食品,因此很多人把鱼肉当成运动后的首选食物,但运动后吃鱼会让你的疲劳感加剧.人在运动后,尤其是剧烈运动后,会感到肌肉发胀、精神疲惫.  相似文献   

7.
“上午好啊,老兄!”建设气龙大声跟长头狭鼻翼龙打招呼。“你是……”长头狭鼻翼龙看看四周没别的动物,才问,“在跟我说话吗?”“当然!”建设气龙笑嘻嘻地点点头,“不要以为食肉恐龙就没礼貌喔!”“我可不想和吃肉的恐龙称兄道弟,所以请你赶紧走开!”长头狭鼻翼龙把头往旁边一扭。“别这样,你不也是吃肉的吗?”建设气龙一点也没觉得尴尬。“嘿,你搞搞清楚,我和你可不一样,我吃的是鱼哎!”(难道鱼肉不是肉吗?小读者们周围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认为吃鱼不算吃肉?)长头狭鼻翼龙瞪了建设气龙一眼。“鱼肉就不是肉吗?咱们都是吃荤的,属于同类,谁也…  相似文献   

8.
科学问答     
正Q猫在吃鱼的时候会不会被鱼刺卡住呢?A这个通常和猫在幼年时是否受到了大猫的指导有关系,经过学习的猫一般不容易被鱼刺卡到,因为猫在吃鱼的时候不会像人一样连鱼带刺一起吃进嘴里,然后再将鱼刺吐出来,它们会先将鱼肉从鱼骨上剥离下来,所以猫一般是吃不到鱼骨的。如果你有机会被猫舔过的话,你一定会发掘猫的舌头像一个粗锉刀一样从你身上划过,这是由于  相似文献   

9.
童言童趣     
鱼哭了清蒸鲈鱼被端上桌后,老伴准备给孙子球球夹块鱼肉。谁知一旁的球球小躇娥得老高:“奶奶,我不想吃鱼,这条鱼怪可怜的。”接着,球球指着鱼头上的蒸鱼豉油,低声说道:“鱼—定是想家了,你看它哭得多伤心呀!”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研究人员研究显示,每周至少吃一次鱼的儿童不仅睡得更好,而且智商也会提高。鱼类中富含OMEGA-3脂肪酸,能提高人的认知能力,且能改善睡眠。科学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儿童过去一个月吃鱼的频率,对比儿童的语言和非语言能力,以及睡眠持续时间、夜醒频率与日间嗜睡情况等。调查发现,每周吃鱼的儿童比很少或不吃鱼的儿童在智商测试中要高出4.8个点。此外,睡眠障碍减少也与吃鱼量增加相关。科学家建议,10个月大的婴儿就可以开始吃鱼了。同学们,每周要吃点鱼哦。  相似文献   

11.
哺育孩子似乎是动物和人的一种本能。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逐渐好起来的今天和只养育一个孩子的环境下,对孩子的喂养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为人父母者千方百计都要让孩子吃饱吃好,可是吃饱吃好是不是就会使孩子茁壮成长,健康可爱呢?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孩子在家长的关爱下吃饱吃好后反而弄出一身毛病来,比如,肥胖。等到孩子出现问题并求助于专家时,许多自以为对孩子喂养尽心尽力的父母在才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因为没有科学喂养而患病的。时至今日,就不得不一提再提一个老问题——如何对婴幼儿进行科学喂养。防止肥胖从小开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鲫鱼样品经消解处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南通市售鲫鱼中肉、鳃和内脏3个组织器官内Cd、Cr、Cu、Pb、Zn六种元素的含量。检测结果显示:鱼内脏和鳃中的重金属含量高于鱼肉;所检测鱼中Cu、Zn含量较高,Cd、Cr、Pb含量较低;鱼肉中测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限定量。  相似文献   

13.
一个在家倍受疼爱的小男孩,只因要吃几粒进口糖,而堂姐则让他留几粒给父母吃,于是就觉得大受打击,而上吊自杀;一个学生只因在校被老师批评了几句,而跳楼自杀.这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的血的教训,不得不令我引起了这样的思考:这些孩子的心灵是否太脆弱了?一些小事尚且如此,假使他们长大后,遇到更大的挫折,又会如何?而造成他们这样的原因究竟又是什么?其原因和父母在家的疼爱,和老师在校的庇护是否又有某些联系呢?我们这些园丁们是否应该在给予孩子们关怀、表扬的同时,还应该对我们的孩子们进行一些耐挫折的教育呢?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少年儿童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主要有如下几种原因。胃负担过重有些家长唯恐自己的小宝贝营养不够,常给孩子吃这吃那。不少孩子对喜欢吃的糕点、饼干、糖果等零食不离口,使胃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得不到休息,影响了胃的正常消化功能。饭间电视癖有的孩子喜欢边吃饭、边看书报或电视。为了看精彩的儿童电视节目,一些孩子吃饭狼吞虎咽,食物没有被仔细咀嚼就进入胃,唾液中所含的消化酶减少;或边吃边看,食不知味,使胃液分泌减少。这些情况均不利于胃功能的正  相似文献   

15.
鱼有耳朵吗?     
<正>有一天,我走到鱼缸前,正准备给金鱼喂饲料。我摇了摇饲料瓶,鱼儿们就游到了鱼缸的正上方。我很好奇,为什么它们知道我要喂饲料给它们吃呢?鱼的耳朵长在哪里呢?功能和我们人类的一样吗?  相似文献   

16.
通常,人们总认为中医讲忌口而西医是不讲忌口的。其实,并非如此。当孩子患病时,忌口就显得特别重要。譬如孩子确诊患过敏性紫癜病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出血性疾病时,除了按医嘱治疗外,应忌服阿斯匹林、安乃近、异烟肼和氯霉素等药外,还忌吃鱼、虾、蟹类等食物。因为实验发现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过敏  相似文献   

17.
“日本儿童比欧美儿童智商高,究其原因就是自古以来日本人大量吃鱼”。鱼类从来就是人类喜食的营养丰富的食品之一。在英国有着“鱼是智慧的食物”的说法,我国则有“吃鱼可使头脑聪明”的传说。吃鱼为什么能健脑、活化大脑机能、提高记忆力呢?欧美和日本的科学家经过大量研究证实,鱼类含有一种叫做廿二碳六烯酸的物质,简称DHA,这种  相似文献   

18.
<正>呕吐、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婴幼儿的胃肠黏膜比较娇嫩,胃肠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一不注意就会引发呕吐、腹泻。出现这些症状时,家长们常常会手忙脚乱,特别是一些新生儿家长,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说:宝宝呕吐了,是继续给宝宝喂食还是不喂呢?喂了还是吐,不喂又怕宝宝肚子饿、低血糖,该如何喂养呢?吃奶的宝宝往往吃得越多、拉得越多,该如何解决呢?因此就家长关注最多的一些问题,在此做一下科普解答,以便家长能做好宝宝呕吐、腹泻的家庭护理。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人爱吃鱼、会吃鱼,民间有年年有鱼、鲤鱼跳龙门的说法,因此逢年过节更是必吃鱼。但是民间有另一种说法是"鲤鱼毒性大",这到底怎么回事呢?鲤鱼在物种分类上属于鲤形目鲤科,它的亲戚包括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以及鲫鱼、武昌鱼、翘嘴鲌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草腥味  相似文献   

20.
开学了,看着孩子迈进了大学校门,父母自然开心,可因为孩子去了离家较远的地方上学,家里空荡荡的,总归有点不适应.这些孩子小时候刚上学时失落的反应,现在轮到自己身上了.做父母的如何更好地渡过这个"空巢期"呢?一个三口之家,一次偶然的机会,却给了父母适应的空间,也给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