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企业报言论的写作过程中,如何选择好言论题材?如何围绕言论主题选择贴切适当、时效性强、新颖而引人入胜的材料入文,是值得言论写作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就言论的选材问题谈点体会。时时多学多思要想写好言论,需要作者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性,要善于搜集和发  相似文献   

2.
杨成 《新闻三昧》2008,(7):52-52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其质量的高低和影响的大小是衡量报纸质量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当前非常激烈的报业竞争中,一张报纸更需要有优秀、尖锐和发人深省的言论。作为企业报的基层通讯员,除了采写消息类、通讯类的稿件外,不妨写写言论稿件。言论稿件写出来容易,但要写活写好不容易。  相似文献   

3.
李北宏 《新闻记者》2005,(12):39-40
时下,言论越来越被各类报刊所重视。在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环境下,言论以小见大,或激浊扬清。或鸣锣开道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言论的写作和编发也从一个侧面又反映办报、办刊者的认识水平和引领读者能力的高低,故要求采编人员有撰写言论的本领是报刊社老总的共识。《上海教育》杂志自2001年从原来的专业类期刊转为新闻类期刊,成为国内第一本教育新闻期刊。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采编人员以写言论的形式直接介入报道本身是采编人员岗位成才的好途径:言论能够提升期刊的思想深度和厚度,是增强期刊在市场上竞争力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1)新闻是瓜,言论是藤新闻与言论虽然经常在同一个版面上出现,但它们却各有自己的个性。如果说新闻是瓜,言论则是瓜儿连着的那根藤;新闻是猎物,言论则是猎枪;新闻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言论则是沟通绿洲的地下河;新闻是爱迪生的电灯泡,言论则是法拉第的磁变电原理;新闻向人们报告“是什么”.言论则回答“为什么”……从这些比喻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 写新闻是顺着猎枪找猎物、顺着地下河找绿洲、顺着藤摸瓜——抓住反映本质的社会现象;写言论则是顺着猎物找猎枪、顺着绿洲找地下河、顺着瓜摸藤——抓出隐匿在现象背后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有报纸就有言论,而小言论越来越成为各报不可缺少的轻便武器.它以短小精悍见长,三、五百字,即能寄托作者强烈的爱憎和有力的褒贬;它以快捷灵便称著,对某些文思敏捷的快手来说,十几分钟即可一气呵成.它还能活跃版面,也符合一般读者欲以较少时间获取较大信息量的阅读心理.因此,报纸上的小言论在诸多评论栏目中,一般是来稿量较多,也比较受群众欢迎的栏目.《人民日报》的“今日谈”还成了中央级新闻媒体的名牌专栏.小言论虽小,写好却不容易.三、五百字,既要是一篇有头有尾,层次分明的文章,又要以小见大,能说出一番发人深省的道理.因此,小言论在写作之前,是要颇费一番思量的.写小言论,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写什么?从一般要求来说,当然是写正确反映党和政府的意志、正确反映群众的愿望的东西.但就小言论这种特殊体裁来说,还需要准确把握它独有的特点.小言论有什么独有的特点呢?一方面,它是以言论的形式区别于其他体裁,需要在“论”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它又是言论中篇幅最小的一种,需要用较少的文字讲出较为深刻的道理来.根据这个特点来确定写什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以为要特别注意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小言论的写作对于有些作者命中率高,屡屡见报,而有些作者却屡试不中。其实不是作者的功底差,而是没有把握住小言论具有的特性。笔者就如何写好小言论提高见报率谈以下几点:一是选题要典型。小言论的话题选择一般以新闻事件或某一社会现象为由头,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当下热点话题固然不错,冰点话题也见匠心。有些话题在未成为热点之前,即有预见性议论,那效果会更好。偶尔涉及时政,则大题小做,从侧面或者某一点入手,同样是见微知著。话题不论大小,都强调典型性,即选取反映社会思潮或社会趋向,具有一定的广泛性、群众性和社会意义的事件或现象做…  相似文献   

7.
“人有百姓,文有百法”。言论写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步骤和方法。然而对于初学写作者,还要要懂得言论写作的一般的、常用的步骤和方法为好。一、言论写作的一般步骤当你捕捉到一个理想的言论题目,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之后,那就紧跟着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这是写好一篇言论的重要环节。这里,首先介绍一下写言论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8.
善抓“点子”写言论何学元小言论是重要的新闻评论之一,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四川日报的《巴蜀小议》,都是颇受读者欢迎、短而精的小言论专栏。一篇小言论,寥寥数语,紧扣时代脉搏,议论风生,激浊扬清,切中时弊,读者喜欢读,作者喜欢写。但不少小言论作者常为找不...  相似文献   

9.
搞文艺创作要深入生活,似乎没有什么异议。若说写言论也要深入生活,有人就不苟同了。其实,写言论也要深入生活。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告诉我们:实际生活是第一性的,精神产品是第二性的。没有第一性的创作源泉,就没有第二性的精神产品。文艺作品和言论都是精神产品,都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生活中的东西触动了你,你感受到了它,同时,又抓住了它,这就是发现。发现是创作的起点。作者对自己的发现,经过咀嚼消化,加进自己的认识,注入自己的感情,从而写出了作品。同时,“文运随时转,无日不趋新”。“时”决定“文”。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决定“文运”不断“趋新”。读者欣赏作品、阅读文章总是“喜新厌旧”的。怎样才能使文章“新”呢?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只有到生活中才能发现新的思想、新的人物、新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1998,(1)
我写言论的一些体会文/亦杰通讯员园地我从50年代末就开始业余写作。起初是新闻、通讯、诗歌、散文胡乱涂鸦,从80年代初主要写言论。十多年来在全国十几家报刊发表言论600多篇,有30多篇获全国和省市报刊言论征文奖。我为什么偏爱写言论?一是这种文体适合我的...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喜爱新闻宣传的业余通讯员,但由于工作关系,很少有时间跑单位采访,所写新闻作品不多,大部分为言论作品。自1990年以来先后在省、地级报刊上发表言论作品100多篇,其中(要重视抓“尾”}一文,获四川日报“亚太杯”巴蜀小议征文三等奖。总结这些言论作品的写作经验,我就关于如何为报刊写言论,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一、它边的论点来日每篇言论文章,无论大小长短,都有自己的论点。这个论点就是作者在文章里提出的观点和主张。论点是取决于一篇言论文章成败得失的关键。作为业余通讯员要选好论点,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言论是一张报纸的“旗帜”,它代表着报纸的质量和水平。无论是地方报纸,还是军队报纸,无不把写好言论作为办好报纸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近几年为一些报纸撰写言论的情况,谈点粗浅体会。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言论?言论也就是通常说的以新闻评论为代表的论说文,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和通讯社就党和政府、方针、政策、重大决策,或重大的新闻事件、工作经验以及有关问题等发表言论的一种文体,既“评”又“论”,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它比消息、通讯等体裁,更直接代表编辑部或署名作者发言的一种体裁。所以,新闻界一般称言论为…  相似文献   

13.
叶青 《记者摇篮》2015,(1):18-19
言论是新闻宣传中的"旗帜"和"灵魂",提高言论写作水平是增强宣传效果的重要环节。论点选题要与时代脉搏同步言论的作者,有的是以机构名称出现,如社论、本报评论员等等;有的则是以个人出现的署名文章。无论是哪一种,言论的论点和选题,都是作者观点的体现。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提出自己的观点亦即论点呢?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会因各自的立场、角度、视野等等,产生出不同的认知。言论的作者不仅要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认知和观点,而且要使它为人们普遍地接受和认同,这是言论写作成败的关键。在人们  相似文献   

14.
平时,和一些同行谈起小言论的写作,言谈之中,有人常流露出一种此乃雕虫小技,不须费大劲的看法。这真是看人挑担不吃力,事非经过不知难。据我的亲身体验,言论虽小,也须掏出全力才能写好。报刊上的小言论,常以“偶感”或“随笔”出现,实际上,说“偶”非偶,并不是作者在写文章时,随便或偶然凑合出来的。我自己深刻感到,要写好一篇小评论,首先要有丰富的知识。但有人却觉得,写小言论不过是点滴之学,尺寸之见,不是博学者的弄武之处。我认为,单凭一点浅见寡闻或寻常说教,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情理交融的好文章。而要想获得丰富的知识,广览博采  相似文献   

15.
如何写好新闻言论,许多同志都曾论及过,且很有见地。但是,我觉得仅仅在言论本身做文章还是不够的,闭门造车、不接触实际、不深入生活,是写不出好言论来的。陆游在《论诗绝句》中说:“功夫在诗外”,说明生活积累的重要。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也可以说是小言论写作的源泉。我是一名新闻言论的编辑,也是一名热心的作者,近几年来,先后在人  相似文献   

16.
由头、据词典解释,即是可作为借口的事。在写小言论中,大家都这样称呼之,实际就是议论文中的论据。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事实。因此,这个作为小言论由头的论据,你选得如何,对全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我个人多年写言论的体会看,若要想选择一个较好的由头,就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其一,选材要新颖。在去年麦收季节,杜鹃鸟已开始在农田里“算黄,算割”地四处叫开了,可是我们有些农村基层组织,对麦收工作还来行动起来,完全由农民自己在那儿各自为战。为了督促这些农村基层干部赶快行动起来,我便以杜鹃鸟的叫声为由头…  相似文献   

17.
小言论是活跃在报纸版面上的轻骑兵,在新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好的小言论以其短小精悍,语言生动活泼,读来亲切感人而赢得读者. 然而,许多人感到小言论难写,采用率太低,所以“激流勇退”。诚然,写一篇好的言论,在几百字的篇幅里阐明一种观点,确实比一篇消息下工夫多(这里绝无贬低消息之意),但小言论写作并非高不可攀,关键在于言论要写得有点色彩。首先要有点理论色彩。这里说的理论,是指用“大道理”分析具体问题,从而得出给人以启示的结论。在言论中空讲大道理是作者没有水平的表现。《人民日报》“今日谈”发过一篇短文《发牢骚和看形势》,其中有两段写得很有特色,文章说: “饭馆里一位朋友乘着酒兴发牢骚,从中央领导讲的某一句话,到李谷一的歌声,从农村‘包’到工厂的‘奖’,统统成为指责对象,压台的一句是——‘今天的大好形势在哪儿?’”  相似文献   

18.
喜短厌长,是听众的一种普遍心理。广播是靠声音诉诸听觉,所以广播言论尤其需要短,一般千字以内,五六百字为好。因为短,它便于听众听,便于记,每次广播,人们花上二、三分钟就能听完,另外,从作者来说,一旦发现好材料,就可以用不长的时间写出来,出手快,有利于争取时效。写短广播言论,并要在数百字内去体现言论的思想性、说理的透辟性、论辩的逻辑性和行文的生动性,不是一种轻而易  相似文献   

19.
有的同志说:写新闻通讯,需要深入采访,留心生活。写杂文和言论性文章完全凭“灵感”、靠“功夫”,无须采访和留心生活,可以从报纸上找题目,在书本里抠材料。实践告诉我,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回顾我近几年写言论的甘与苦,有这样一条肤浅的体会:生活是我们写好言论的源泉,只有留心现实生活,才能把言论写好,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主要做法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20.
这些年.传统媒体的发展在发生着转变,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传统媒体作为主流地位在新的媒体生态中被普遍确认;二是受众一度很是担心的两个"舆论场"开始打通;三是传统媒体的报道和评论更多成为网络和其他媒体的转发、跟进对象。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媒体言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舆论引导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