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古人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教育是人的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家所熟知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的万年根本大计;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强调幼儿阶段教育的重要性,重视研究和开展幼儿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与实践,是陶行知先生对于幼儿阶段的教育思想之一,也是我们每一位学前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王钦  肖进雄 《人民教育》2011,(23):16-17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本”。作为学校教育奠基阶段的学前教育,被誉为“教育的基石”,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我们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主要是把陶行知思想与当今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教育规律,以便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内涵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的内容,详细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时刻重视"寓教于乐",坚持"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继承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深入解放和培养幼儿创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首我国幼儿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首先喊出了儿童创造教育的宣言,创立了儿童创造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20世纪80年代,我国幼教界对怎样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曾进行过广泛探索,儿童创造教育的旋律开始在学前教育阶段奏响。90年代,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进一步推动了对幼儿实施的创造教育。人们已经认识到,创造教育是一个开放性的长期系统工程,须从幼儿阶段抓起。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奠基,是21世纪对学前教育的召唤。一、幼儿拥有极大的创造潜能作为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的开拓者,陶行知先生曾经呐喊:“人人是创造之人”。他指出,…  相似文献   

5.
缪津娴 《考试周刊》2015,(8):164-165
陶行知先生在学前教育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千千万万的孩子日后的教育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当今社会的孩子们能享有幸福、快乐的有意义的教育生活。陶行知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创造教育是核心,民主教育是目标。他的教育思想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重要的学习价值,身为师表应该认真学习、研究和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生活教育》2010,(5):96-96
这两期刊的封面去掉了商品化,最为心慰。这两期刊物首篇登了叶圣陶老写的《"生活教育"——纪念陶行知先生》与梁漱溟老写的《怀念我敬佩的陶行知先生》重量级文章,均显示可喜的开端。  相似文献   

7.
单文荣 《生活教育》2012,(24):13-17
在21世纪高职教育改革视阈下对陶行知小先生制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运用进行了新的解读,试图进一步扩充和发展“小先生制”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空间。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对“小先生制”在高职学前教育的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思考探索,借以指导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促进高职幼教人才培养,实现对陶行知先生“小先生制”教育理念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校园里静静地涌动着一股深情的怀念,无不深深寄托了行知人感念先生、铭记教谕的追思缅怀之情和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精神之火的信念。行知实验中学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学,自1993年命名以来,怀着感恩之心,致力于传承、发展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精髓,谱写行知特色人才培养的诗篇。建构独特的校园文化第一,汲取丰厚滋养的文化底蕴。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和理论是一座宝藏,学校将陶行知先生的行为准则作为淳朴教育的"经典教材",将学习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和方法作为学校的教育优势  相似文献   

9.
王聪慧 《学苑教育》2012,(15):12-12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活教育使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陶先生所说的"活教育"即指灵活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式,而"死教育"则是指那种一成不变的、僵化的、严重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方式。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0.
周珊珊 《考试周刊》2012,(32):171-171
随着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各项课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艺术教育可以传授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完美的人格,净化人的心灵。古今中外的所有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在内,均以德、智、体、美四种教育构成"四轮定位"的格局,换言之,美育是所有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钢琴素有"键盘乐器之王"的美誉,它音色优美,变化丰富,音量宏大,气势雄伟,音域宽广,可以表现各种不同内容、不同思想、不同情感、不同风格的音乐内涵。它可以使学龄前儿童在增长美学知识、激发美学情趣的过程中,改善审美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正>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强调“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可见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学前教育。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生活和教育相辅相成,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达到目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幼儿园应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3~6岁是幼儿为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幼儿园应寓教育于生活之中,将幼小衔接与一日生活有机融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精髓.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处处体现着"爱满天下"的精神,"爱满天下"即是陶行知先生作为一位人民教育家最为可贵的品格,又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的核心.对教育事业无比热爱、无私奉献的精神,把敬业与爱生看作一个好老师的最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要有一颗真爱之心,博爱的心.  相似文献   

13.
最早提出生活与教育之间的联系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他认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即生活。他的教育生活理念对我国的教育影响很大,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便是在他的影响下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原理是"生活即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在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15周年暨逝世60周年之际,为了弘扬陶行知先生关于学前教育思想和生活教育理论,促进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共同学习和相互交流,以推进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于2006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陶行知先生的故乡安徽省黄山市  相似文献   

15.
黄勇 《辽宁教育》2013,(8):24-24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在批判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先生死教书、教死书,教育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的传统教育中产生出的光辉命题。陶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伟大教学思想,首开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改革之先河,且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一贯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创造才能,并把"教学做合一"作为晓庄师范之校训,开辟了一条培养一代创造新人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6.
顾正广 《考试周刊》2011,(49):117-118
本文首先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入手,说明了高中英语报刊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然后着重从"做中学"、"赛中学"、"生活中学"三个方面阐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在高中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燕  程友伟 《中国教师》2012,(11):34-36
<正>儿童天生是有创造力的,然而诸多错误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束缚了儿童创造力的发挥。如何挖掘、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是当前学前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对此进行了探讨。陶行知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特别是他关于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教育思想,能给予新时期的学前教育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15周年暨逝世60周年之际,为了弘扬陶行知先生关于学前教育思想和生活教育理论,促进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共同学习和相互交流,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于  相似文献   

19.
范寅虎 《生活教育》2011,(11):34-36
"生活教育"是广大陶研工作者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它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不明确"生活教育"的含义,就难以真正理解陶行知的全部教育学说。然而,对"生活教育"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科学规范的概念界定,这不利于准确理解、深入研究和学习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  相似文献   

20.
《生活教育》2011,(9):18-18
2011年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为进一步研究、弘扬陶行知思想和精神,增进陶行知研究国际交流,推进中国教育向优质、均衡方向发展,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将举办"陶行知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