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滇西反攻,打响抗日战争中国正面战场战略反攻第一枪,也是抗战中最惨烈的一役。和整个滇西反攻相同,腾冲的胜利是以惨重的伤亡为代价,敌我伤亡比例高达1:6。而整个腾;中城,也在血雨腥风中毁之殆尽。  相似文献   

2.
松山战役1944年6月4日至9月7日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腊孟乡松山发生,以中国攻占松山获胜结束,历时95天。松山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滇西缅北战役中的一部分,此役是武力的拼搏,更是民族精神和毅力的较量,是中国军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取得全胜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3.
(接上期)李嘉祜呈报《腾冲敌情报告书》代电(1944年4月20日)(前略)第二十二章敌人之暴行国际公法,凡两国交兵,攻城夺地,除战场上、火网内,采有效射击,减少对方火力,争取胜利外,于无武力之民众及俘获官兵,均应保护,并组织红十字队,救济伤亡,一视同仁,不分敌我。盖战争者,不过两国政见之不同而有之冲突,意在达到战争之目的,非以多所杀伤为快也。日本素号东亚之文明国家,当知国际间之人道主义。乃自“一·二八”以后,我国抗战军兴,所有报章杂志历述寇军种种暴行,惨无人道。我后方民众犹以为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及至腾冲沦陷,身亲目睹,敌军…  相似文献   

4.
<正>云南在全面抗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938年武汉会战后,大量企业、机关、学校、科研机构移滇,云南成为抗战大后方,并很快成为中国获取国外资源的核心枢纽。1941年底,日军占领越南,1942年5月至1944年底,日军占领缅甸和滇西怒江以外地区,云南成为抗战前线。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形成至抗战胜利,云南还是中国和东南亚战区盟军作战的主要基地,及获得美国援华物资的战略走廊。1938年9月底以后,云南成为日军空袭的  相似文献   

5.
年轻时在云南边防当兵,曾听过滇西抗战的传说。印象中,是那条奔腾于横断山脉的怒江天险,阻止了骄横的日寇长驱直入我西南腹地的铁蹄。40年后,有幸参与电视纪录片《腾冲腾冲》的创作,在实地踏访滇西抗日战场、采访幸存健在的一批抗战老兵后,我才真正明白,怒江只是一道天然屏障,最终收复失地,将侵略者赶出国门的,却是无数以血肉之躯保家卫国的军人和民众。正是他们,70年前在那片极边之地演绎了一场慷慨悲壮的全民抗战。  相似文献   

6.
爆发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滇西抗日战争(简称滇西抗战),是云南现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反帝爱国战争,这场战争从1942年3月爆发至1945年1月结束,前后历时近3年时间。这期间,经历了10万中国远征军出国抗日失利:缅甸全境和滇西大部分沦陷:中日军队隔怒江对峙:重组20万中国远征军,把侵略者驱出国门等阶段。经历了强渡怒江战役、收复龙陵县城战役、松山战役、腾冲战役、芒市战役、密支那战役、孟拱河谷战役、南坎战役等。  相似文献   

7.
七十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战火将中缅边境的滇西大地裹挟进了日寇的铁蹄之下,使得这片古老而蛮荒的土地蒙受了长达两年的耻辱和损伤. 为了找寻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的史迹,不久前,笔者一行走进了云南保山地区,一个特殊群体——日军慰安妇,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无论是腾冲,还是龙陵、松山,翻开尘封已久的档案,查阅饱浸岁月痕迹的老旧报刊,"军妓"(即"慰安妇")等刺目的字眼时常跃入眼帘.  相似文献   

8.
滇西抗战从1942年5月日军入侵我国滇西开始,到1945年1月中美盟军将敌人赶出国门结束,前后历时两年零八个月,敌我双方先后投入兵力总计达三十余万人,死伤人数超过十万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中、印、缅抗日战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战役,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9.
<正>缅甸密支那战役,连同发生在滇西的松山战役、腾冲战役,并称为二战期间日本在亚洲战场的三次"玉碎战"。当年,杨敬玉作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员,参加了惨烈的密支那战役。如今,生活在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东添浆村的97岁的杨敬玉老人,成为为数不多的依然健在的中国远征军老兵之一。70多年过去了,很多事情都已经淡忘,但是密支那战役却在老人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相似文献   

10.
纪嫣然 《大观周刊》2011,(12):27-27
3月20日,由云南人民出版社组织出版的“滇缅抗战三部曲”——《中国远征军》、《滇西1944》、《滇西往事》暨向中国远征军老兵赠书仪式在昆明新华书店隆重举行。这三部长篇历史纪实小说以滇缅抗战为背景,史诗般重现了中国远征军悲壮惨烈的征般历程。二战中印缅战友联谊会会长,  相似文献   

11.
<正>编者按: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民族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馆以抗战文艺为主题,举办了"抗战与文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该系列展由文艺与抗战展、延安电影团史料展、抗战木刻展、抗战摄影展、梁又铭抗战美术作品展五个展览组成,再现了抗战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文学艺术为武器,唤起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激励广大民众参加抗战的轰轰烈烈的抗战文艺  相似文献   

12.
王俊国 《兰台世界》2006,(19):65-67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折。西方希特勒法西斯侵略势力处在灭亡的前夕;东方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失利,呈现捉襟见肘之势。日军为了建立一条贯通中国大陆到印度支那的交通线,保证南洋日军的补给;消灭从中国机场起飞的美国第14航空大队对其在中国各据点及其本土的威胁;同时为了打击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摧毁中国军队继续抗战的意志,迫使国民政府投降,遂在1944年4月发动了“一号作战”,即豫湘桂战役。战役第一阶段在平汉线郑州至信阳间展开,因战场均在河南,所以当时报刊均称为“中原战役”。此次中原战役,日…  相似文献   

13.
1945年1月27日,中国远征军经过八个月的浴血奋战,把日本侵略者逐出了滇西,打通了国际援华物资进入中国的陆上运输线——滇缅公路,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活极端贫困的保山人民竭尽全力支援抗战,为支援远征军作战,献出了最后的口粮和劳力,甚至献出了生命,为这  相似文献   

14.
<正> 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滇西3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中国远征军和滇西人民与侵略者进行了近三年的战斗。经过重新装备和训练的中国远征军在滇西人民的支援下,集中14个师16万人,在美国空军的密切配合下,于1944年5月发起反攻,1945年1月27日与中国驻印军队在缅甸芒友胜利  相似文献   

15.
辰目 《传媒》2015,(18)
七七事变纪念日过去了, "9·3"大阅兵结束了,九一八的钟声也响过了 在此期间,媒体关于抗日战争的报道比比皆是,有纸媒、有网媒,有文字、有图片文字里面有整体上总结抗战经验的,也有个体回顾某一次战役、某一次战斗、某一次残杀、某一个英烈的稿件等.总结经验的文章中,既有正面的成功之道、胜利之道,又有反面的失败史实及教训思考 关于抗日战争,是媒体告诉了我们这诸多的方方面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传媒》编辑部本期组织了这个抗战宣传专题我们应该感谢媒体,让我们大致能够读懂抗战读懂抗战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中流砥柱的问题,二是正面战场的问题,三是民族觉醒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曾被徐霞客誉为"极边第一城"的腾冲古城在抗战期间被战火毁于一旦,战后如何建设腾冲新城成了人们最关心的事。于是以尹明德、谢树楷为首的有识之士集民众之意拟出《腾冲新城规划》。  相似文献   

17.
李恕 《军事记者》2005,(11):54-54
中国抗战胜利60周年了。岁月如流,斗转星移。我也从当年的八路军艺战士变成了年届八旬的老人。一起战斗过来的战友多已不在人世了。然而,当年冒着敌人炮火绘制的抗战宣传画虽久经风雨,却一直珍藏在身边。它们使我忆起山东抗日的峥嵘岁月,怀念逝去的首长、战友和英雄。1939年初,我投笔从戎,参加了我党胶东《大众报》抗日救亡工作。后入胶东鲁艺学习,1940年夏到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支队(后改番号为五旅)政治部搞新闻美术。1944年春参与创办由鲁萍任社长的《胶东画报》,时任记和编辑,直至抗战胜利。亲历胶东八路军的抗敌宣传鼓动。胶东画报社隶属胶东军区政治部,这时期领导宣传工作的首长是政治部副主任欧阳、  相似文献   

18.
罕见的阵地防御战 1951年夏秋季的防御作战,我军虽然取得了很大胜利,但在敌人密集的炮兵、坦克、航空兵火力的猛烈轰击下,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实践证明,仅仅依托一般野战工事,是很难有效地保存有生力量,进行持久防御的. 在夏秋季防御作战中,战士们为防炮、防炸弹,在山上挖了一些"猫耳洞".后来,又把这些"猫耳洞"挖深,把两个洞连结起来,形成一个"U"形地下坑道.敌人打炮时,战士们就进去隐藏;敌人步兵接近时,战士们便冲出来杀敌.这是朝鲜战场上坑道工事的雏形.  相似文献   

19.
抗战爆发前后,为了支持中国抗战,苏联率先向中国提供战略物资援助。德国入侵苏联和日本"南进"战略的实施,导致苏联援华物资输送的终止,国际对华援助受到严重威胁。由于云南特殊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盟国先后开辟了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中印油管和史迪威公路,云南承担起盟国援华物资输送由西北向西南转移的重任,成为正面战场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动脉和输入中心,支持了正面战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全过程。随着战争的发展,云南成为盟国空军在中国的主要基地,抗战兵源的输送和滇西反攻部队的粮草供应要地。滇南防御和滇西抗战的爆发,标志着云南成为中国抗战的又一重要战场。因此,云南是中国抗战正面战场的根据地和重要前线,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韩继伟 《云南档案》2012,(9):27-30,53
<正>滇缅战场又称中缅印战场和西南战场,它形成于太平洋战争之后,位于中国战场、东南亚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之间,是盟军"中国战区"和"东南亚战区"交叉的区域,具有一个独立的战略方向,它既是中日战争的直接产物——中国抗战的一个国际战场,又是英美对日作战——太平洋战争的一部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并产生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