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赫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数量繁多,他从规律中创造了无限的音乐世界。人们为他精湛的复调技艺所折服,为他热爱音乐并为音乐所做出的努力而感到钦佩。更被他所创造的美妙乐音而感动。其作品中的节奏美也伴随音符,感染着每个热爱巴赫音乐的人。他的钢琴作品节奏规整、严谨细致、异彩纷呈尽显节奏美。  相似文献   

2.
巴赫有极多的钢琴复调作品,文章从正确把握巴赫作品的风格、音乐的表达以及巴赫作品的触键三个方面探讨了巴赫作品的演奏技巧。文中对巴赫作品所蕴涵的宗教似的风格进行了阐述,研究探讨了巴赫音乐的复调性、层次性,并以笔者自身演奏巴赫作品的心得体会,对巴赫作品的演奏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对巴赫复调音乐作品的风格与其音乐的表达作为切入点,把巴赫作品的触键和音色的变化作为分析和探讨的对象,力图从更广的技术角度出发,为手风琴演奏者提供更多的掌握巴赫复调音乐作品的演奏技术。  相似文献   

4.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是德国巴洛克时代的音乐巨匠,是对人类音乐发展影响最为具大的德国音乐大师。被称为“音乐之父”。巴赫的创作包罗万象,涉及除歌剧之外的一切音乐体裁,他一生写了大量键盘音乐作品。如何演奏巴赫的钢琴作品,我们将进行以下实际探讨。一、复调性复调性是巴洛克钢琴音乐的重要特点。而巴赫的复调音乐充满了音乐内部结构的平衡与美感,是复调性最高的。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调音乐由旋律与和声背景构成,有主、次之分。而复调音乐则由几个并行不悖的线条构成,一般不分主次。即使…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协奏曲》三个乐章中的旋律都具有自己突出的个性。这与巴赫大多数作品中那种浑厚复杂的特点有着相当大的区别。这是由于主、复调音乐的不同创作手法造成的,复调创作技法将各声部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得巴赫的多数作品厚重有余,灵巧不足,而主调音乐将大部分注意力置于旋律之中,所以灵活自如。巴赫在创作《意大利协奏曲》时尝试插入复调形式,不是为了与主调形式形成对比,而是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复调因素编织在主调音乐的背景中,更好地突出作品的主调性,统一作品的风格。  相似文献   

6.
巴赫 (J·S·Bach 16 85 - 175 0 )的音乐艺术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他有效地继承和概括了 17世纪以前欧洲各国的 ,包括音乐体裁、形式、具体写作技巧和各国音乐风格倾向等音乐形象 ,因而创造了永恒的艺术 ,被后人称为“古典音乐大师”“欧洲音乐之父”。特别是他的作品对键盘学习者演奏者来说更是必修课本 ,在各类比赛和很多考试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巴赫的作品具有均衡性的特点 ,结构严谨 ,并有着极高的艺术性。表现巴赫作品与演奏者的演奏风格紧密相关。对巴赫作品的解释首先应立足于尊重原作 ,使用原谱或接近原谱的版…  相似文献   

7.
J.S巴赫一生创作了浩如烟海的作品。他的音乐承袭了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形式,不仅使复调音乐达到最崇高,精致的境界,同时开启了后人对复调音乐,平均律和赋格曲等音乐技巧的篇章。而《二部创意曲》又是巴赫最为重要的入门级的一部作品,是所有钢琴爱好者必学的一套教材。本文就通过全面分析巴赫二部创意曲的部分作品以及学习重难点,让每位弹奏者都能更好的理解和演奏巴赫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复调作品作为重要的音乐体裁是音乐学习中的必修课。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巴赫是复调音乐的灵魂人物,他的复调作品是长久以来发展出的复调音乐的概括和生还,并将其推向成熟和繁荣。巴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复调音乐作品,其中《巴赫创意曲集》作为钢琴复调作品的丰碑,展现了丰富的声部组织技法和高超的对位技法。本文以《巴赫创意曲集》三部创意曲中的降B大调创意曲为例,来分析其所运用的复调作曲技法,从而更深入的感受巴赫作品的音乐魅力。  相似文献   

9.
巴赫的器乐作品涵盖了众多音乐体裁,本文主要对巴赫部分器乐作品中外来音乐因素表现形式的融合性创作手法进行探究,包括外来音乐艺术在德国的传播情况、巴赫个人因素方面的影响以及融合性创作手法的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学习西方古典音乐,特别是在复调音乐方面的作品,需要从巴赫的音乐尤其是钢琴作品入手,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才能正确诠释巴赫钢琴音乐的精神内涵,从而启发学习者更好地学习、理解欧州古典音乐乃至世界传统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1.
作为巴洛克音乐时期的杰出代表,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的钢琴曲始终是各种程度的钢琴学生必修的复调作品。用瓦格纳的话来说:“巴赫的作品是一切音乐中最惊人的奇迹!”但由于这些作品不易被理解,学生往往弹得敷衍了事且演奏效果不佳,故如何把握巴赫作品的音乐思想及内涵,准确地弹奏出这些作品已成为钢琴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J·S·巴赫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他是巴氏家庭最出色的一位音乐家.他一生平淡,但创作了大量音乐财富流传至今,他对世界人民的音乐贡献很大.巴赫是一个宗教徒,但他的音乐却世俗化.他的音乐不是抽象的为宗教服务,而是扎根于人民为人民服务的音乐.他的作品浩如烟海,都是"以人为本"人性化的表现.现代人要学习巴赫、认识巴赫,"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让巴赫古典音乐永世不朽.  相似文献   

13.
在巴赫的一生中.贫困和死亡像一对可怕的魔影紧紧相随。他不仅从未富裕舒适地生活过.而且从9岁起就因父母相继去世而开始感受到死的阴郁。长大成人做父亲后.又眼睁睁地将自己孩子中的11个送进坟墓(他先后两次结婚.共生有20个孩子)。巴赫晚年为医治眼睛曾两次做了手术.结果不仅未能重见光明.反而摧垮了身体.于1750年去世,享年65岁。巴赫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伟人.巴罗克音乐最杰出的代表。巴罗克时代的作曲家。他们往往在限定的题材中创作.恰恰也反映了欧洲音乐的风向。巴赫的键盘作品也遵循了每种题材的规则.比如用两段体舞曲乐章组成组曲.同时也扩大了传统的结构,吸纳其他题材的元素。例如《英国组曲》,巴赫就加入了一些对位.显得非常新颖。然而组曲都是法国风格.在六首《英国组曲》中,五首都是序曲开头。非常像协奏曲的写法.就是吸收了意大利弦乐风格。巴赫重要的作品大多数创作于晚年.他的风格发展变化也不大.比如听他的赋格。众赞歌,好像没有随着他的人生历程、经历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巴赫在音乐史上被誉为"音乐之父",作品《哥德堡变奏曲》代表了巴赫晚期的艺术成就,极具美感。这一代表作展现了音乐整体结构的平衡,从咏叹调的和声到变奏旋律的绚烂,无一不体现出作品卓越的创作特色,从中可以感知巴赫对于音乐完美的驾驭能力。本文分析了《哥德堡变奏曲》的内部结构之平衡美,并从全曲和变奏部分分析其创作特点,为人们分析和感受巴赫作品提供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巴赫不但对音乐作品、音乐体裁上有所创作,在钢琴的作品和复调演奏上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被称为“音乐之父”。我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必须去了解巴赫的音乐思维方式,去了解他的作品的结构、作品的演奏技法、作品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的风格等多个方面,才能更好地演奏好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小提琴的学习过程是漫长的,循序渐进的,是音乐领域中比较难驾驭的一项乐器。当学习程度进行到到一定阶段时,在诸多乐曲中,会选择"巴赫"的作品来练习,并且成为音乐院校专业课程中的必练曲目,以及国内外各项小提琴赛事的规定演奏曲目。本文就巴赫的作品和创作风格作一个概述,其中以小提琴某一作品作为例证,简单分析在其演奏方面的一些相关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巴赫在音乐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巴赫不但对音乐作品、音乐体裁上有所创作,在钢琴的作品和复调演奏上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被称为"音乐之父".我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必须去了解巴赫的音乐思维方式,去了解他的作品的结构、作品的演奏技法、作品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的风格等多个方面,才能更好地演奏好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巴赫所写的无伴奏小提琴变奏曲《恰空》是小提琴文献中不可比拟的杰作,这首乐曲不仅体现出巴赫炉火纯青的作曲技法,更蕴含了博大宽广的思想,反射出巴赫超凡的人格力量,就如贝多芬的称赞:"巴赫是大海"。因而对这首作品的诠释,不仅是分析其中的音乐结构与写作手法,也应注意其中体现出的美学思想。音乐美学是以研究音乐的本质与音乐美的原则为目标,  相似文献   

19.
J.S.巴赫代表着键盘复调音乐长期演进的终点。他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音乐家。这首乐曲是巴赫所有作品中特有的理性与热情并存又富有戏剧感的一个作品。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感受这首作品,本文将从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结构和演奏风格三个方面来阐述介绍,加以总结使之更好的感悟这首作品的美妙与内涵。  相似文献   

20.
钢琴作品充满复调结构,复调音乐是每位钢琴学习者的必修课.复调大师巴赫的钢琴作品《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和《巴赫创意曲集》是学习复调音乐的最佳教材,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在音乐理论上掌握复调音乐的创作特点,还应着重训练大脑多层次思维能力、多声部听辨能力及手指控制能力,如均衡、力度、色彩、声音等的准确表现和音乐性质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