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身高对跨栏项目选材的理论价值大量资料表明身高对于跨栏这一项目选材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1.前苏联学者和我国《运动员科学选材课题组》提出身高对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性。田麦久等在《项群训练理论》一书中明确提出,形态条件对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具有重要作用,并重点指出:“大个”——身材高大对于跨栏和跳高是非常重要的; 2.用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具有鲜明的项群特征,作为基础形态指标对选拔不同专项的田径运动员具有较高的区分度,短跨和跳跃项目对其要求较高,选材时必须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跨栏跑是一项技术较高的田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全面素质要求较高,要达到高水平运动能力和成绩,必须有具备较好素质的运动员从事此项运动。本以少年跨栏运动员的选材入手,从身体形态、专项素质、专项成绩指标等几个方面简要论述少年跨栏运动员的选材:  相似文献   

3.
跨栏跑在田径运动中是一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项目,对运动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要达到高水平的竞技能力,抓好青少年运动员的初级选材十分重要。本文以青少年跨栏运动员的选材入手,从身体形态、专项素质、专项成绩指标、机能测试等几个方面简要论述少年跨栏运动员的选材。  相似文献   

4.
1·成绩动态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成绩是专项技术水平、专项素质水平和专项能力的综合表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专项成绩优劣和提高的幅度,直接反映运动员的专项可训练性和发展潜力,是跨栏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指标。要注意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成绩的跟踪观察,并对其专项成绩进展速度与专项素质提高速度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对比。有些起点低,但提高速度快,并处于继续提高阶段的运动员,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选手。而起点较高,但提高速度慢,甚至停滞不前的运动员,其发展潜力较小。2·技术特征(1)良好的专项意识是跨栏运动员的技术前提。它包括运动员栏…  相似文献   

5.
射击运动员的选材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是一次就能成功和一劳永逸的。选材工作应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初选阶段(选拔对象是未经射击训练的青少年)。二、训练及比赛观察阶段(选拔对象是业余体校学生)。三、精选阶段(对象是参加系统训练的集训队员)。下面具体论述。一、初选阶段: 1、身体形态和机能: ①身高和体型: 我国优秀射手大部分身高在1.60-1.76米之间,身材比较匀称。选材时,可以选肩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中跑运动员的选材和运动定向是一项细致复杂、长期的过程。它可分为四个时期:选招青少年业余体校初级训练班;选拔田径专项教学训练班;决定专项的提高阶段和选筹代表队。选材时要确定经科学检验和运动实践效果的标准。它包括形态机能指标(人体测量的标志、生物学的年龄分期);身体素质水平(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性);协调能力和复杂练习的接受能力;道德意志品质(心理上)水平;机能系统状态以及社会和遗传的因素。每个选材期应该和多年训练的有关阶段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一个优秀铅球运动员是经过多年科学系统性训练而获得的,这种训练可分为基础训练阶段(12至15岁),初级专项训练阶段(16-17),专项提高训练阶段(18-20岁),以及高级专项化训练阶段(21岁以后)。其中,基础阶段训练是运动员成才的基础。它对运动员以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学校是人材辈出的地方。从选材和培养的战略任务讲,深入中、小学,把那些富有天才的少年选培好,解决关键在少年时期形成的基本功、基本姿势和基本技术问题、速度和速度耐力问题、发展前景问题,中国体育世界明星就会光闪世界体坛。实现本世纪跃居世界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就指日在望。二、筛选的设计我把选拔少年运动员分成两个阶段,各阶段采取两步走的办法进行。第一阶段,挑选那些在天资和才能上符合专项要求的少年参加训练。第二阶段,选拔那些顺利完成训练计  相似文献   

9.
田径运动员要想达到较高水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具备较好的、全面的身体素质。因此,要把科学选材作为打造精英的战略措施 1.传统选材 在我国,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一般分为初选(13岁)、复选(15岁)和优选(17岁)三个阶段。各阶段的任务、指标及评选要求各不相同。 1.1 初选阶段: 13岁的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这个阶段选材的重点是体能,主要看身体形态和素质。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某些形  相似文献   

10.
1 问题的提出当前世界篮球运动是朝着高度、速度、技巧方向发展,选拔高个运动员已成为明显的趋势。作为体育运动学校的篮球教练员,肩负着为专业队选拔和培养高个运动员的任务,如何及早发现和选拔高个运动员呢?本文着重谈谈运用骨龄预测身高选拔少年高个运动员。 2 分析方法、对象以自己掌握的基础理论和专项理论知识,结合多年的少年篮球专项训练经验,运用统计数据统计学检验方法、统计数据对比进行分析讨论。分析对象为少年运动员。 3 材料分析与讨论对儿童少年进行科学选材,是培养和造  相似文献   

11.
郑军 《体育科技》2006,27(2):56-60
本文选取了从1999年~2005年参加全国14、15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的跳高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就其测评中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专项跳高成绩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大纲》比较,对近7年我国14、15岁跳高运动员的选材进行了总体评价,对其重点选拔阶段进行了理论论证,并对我国14、15岁跳高运动员未来的竞技能力做出预测,希望可以为青少年选材和育才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浅议跨栏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跨栏项目成绩的因素有栏上技术、栏间技术、专项素质、心理素质、恢复等几个方面,其中专项素质是重要方面。通过查阅文献.从跨栏跑项目的专项素质出发,指出了跨栏跑的专项素质特征及评定方法和生理学依据.为合理训练跨栏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选拔有发展前途的青少年运动员,对培养竞技后备力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重视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拔工作。作者认为,运动学校的选才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基本任务是,第一阶段:为运动学校早期选拔儿童和少年;第二阶段:深入检验早期选拔的人员是符合于某一运动项目中出色专项化的要求,录取儿童、少年到运动学校;第三阶段:多年系统地研究运动学校每个学生,从而最终确定他们个人的运动专项。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了从1999年~2005年参加全国14、15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的跳高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就其测评中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专项跳高成绩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大纲》比较,对近7年我国14、15岁跳高运动员的选材进行了总体评价,对其重点选拔阶段进行了理论论证,并对我国14、1  相似文献   

15.
选择天才的少年运动员在多年的系统训练中对于取得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具有特殊意义。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材和运动定向是一个复杂的长期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选入少儿体校初级训练组; 选入教学训练组:短跑组,跨栏组,中长跑组,竞走组,跳跃组,投掷组和全能组; 在选定的田径项目中“深入专项化的选材;  相似文献   

16.
跨栏跑教学应注意心理练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跨栏技术教学中的“两个阶段”、“两个为主”、“两个强化”与心理训练1.“两个阶段”与心理表现实践表明,学生掌握跨栏技术具有阶段性,跨栏技术教学也可分两个阶段,这也是跨栏心理训练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掌握跨栏步的“雏型阶段”,建立跨栏概念,初步掌握跨栏单步技术,  相似文献   

17.
1、少年击剑运动员选材年龄的确定 击剑是一项对抗性强、竞争激烈的格斗项目,它需要速度、灵敏、爆发力、耐力等一般和专项素质来匹配。从科学选材的角度来看,少年击剑运动员选材年龄的确定必须符合其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规律。这样有利于打好身体素质的基础。此外,江苏、上海、广东、天津等一些击剑开展普及、发展水平高的省市,将少年运动员选材的年龄基本确定为9-11岁。选拔这一年龄的少年运动员进行启蒙训练,有利于今后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女子100米栏的成绩,除了决定于运动员平跑速度与专项速度素质之外,还决定于用高速跑过尽可能多的栏架(栏周期)的能力,即最快周期速度能力。根据国内外优秀女子100米栏运动员分段成绩资料统计,一般在第二、三个跨栏周期里(下第二栏至下第三栏或下第三栏至下第四栏),即可达到最快跑速,亦称最快周期速度。专项速度水平高的女跨栏选手,保持最快周期速度的能力都比较强,一般都能维持4-5个跨栏周期的最高跑速(±0.005″),有的甚至在全程跑中几乎都保持了最快周期速度。如1981  相似文献   

19.
<正>一、跨栏技术教学步骤与练习手段目的任务:掌握直道栏跑的正确的有节奏栏间跑及过栏技术。教学步骤:跨栏跑是人体在有节奏地快速跑进中连续越过10个栏架的短距离跑项目。不同项目的跨栏跑在田径竞赛规则中对栏高、栏间距离都有明确的规定。栏间跑的速度和过栏速度直接决定了跨栏跑成绩,平跑速度是取得优异的跨栏成绩的基础。现代跨栏技术的"跑栏"技术发展方向要求我们在学习跨栏跑技术的初  相似文献   

20.
击剑项目是技能类项目,运动员参加专项训练年龄一般都在十二、十三岁就开始学习基本动作。搞好选材,把那些适合击剑专项要求、有发展潜力的运动员选拔出来,对于提高成材率和训练是十分重要的。笔者长期从事击剑教练工作,在运动员选材和初级训练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各方面的条件的限制,目前尚未进入科学选材的高层次,只能靠观察和简单测试进行选材。现提出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