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陆茗芬 《广东第二课堂》2008,(10):F0003-F0003
“每位家长都是孩子的榜样,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榜样。”——题记小朋友,你知道吗?爸爸妈妈和你一样都在“成长”的路上。爸妈扶着你走过多少路,可你曾想过,当他们蒙上眼睛、你无声地搀扶他们走过一段坎坷的路时,他们是多么感动!  相似文献   

2.
教学中,教师点头、挥手、微笑、皱眉、凝思,甚至瞬间的眼神闪动,无不是其心迹的显露、感情的外化。这就是教学中的“无声语言”即“体态语言”。教师的无声语言一般是伴随着有声语言发出的,它对有声语言起着辅助作用,有时无声语言可以单独传递信息,代替有声语言。 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进行教学的同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无声语言”来补充,来表达有声语言的未尽之意,帮助学生准确完整地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前毛泽东同志在他的“教授法”中,把“以姿势助说话”单列为一项。姿势其实就是一种无声的体态语。可见无声…  相似文献   

3.
听障学生从小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中,很难与人进行语言的顺畅沟通,这就让他们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从小就能获得许多看来很简单的知识,只有当他们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时,他们才能通过文字真正的了解这个世界。而阅读是他们获得知识,了解社会的极其重要的途径。在聋校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更多的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整齐划一,是当下中国教育的常态.统一的教材,单一的教学程序,不变的教学行为,一样的作业,相同的评价,使得教育死气沉沉.每个学生生下来都是“原创”,经过学校教育后,一个个变成了“赝品”.我们的教育必须走出这个樊篱,让每个学生都成长为他应该成为的那个人. “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只有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朱永新教育小语》)确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们必须拥有发现的眼睛,走入孩子心灵的深处,去发现其美,展现其美,光大其美,成就其美.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幅公益广告图片,黑白两色的强烈对比震撼人心。它用无声的语言警示着我们:在5月的最后一天请戒烟,因为明天是即将到来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们有责任为全天下的孩子维护一片明净的天空。又是一年"六一"时,我们衷心地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快乐地度过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然而,作为老师或家长的您是否曾经意识到,孩子的节日也是每个成年人的责任。其实,我们的责任不仅限于公益广告中的戒烟提示,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快乐。当我们为孩子们过节时,考虑过多少他们的意愿和感受?他们"六一"时快乐吗?他们记忆中最难忘的"六一"是哪次?他们今年想怎么过"六一"?让我们先来听听孩子们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本意是“为了让下一代热爱并掌握祖国语文,即热爱并掌握母语,包括母语的知识系统——语言.和母语的实际运用——言语,这一阶段的教育重点则是提高下一代的言语能力”.语文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言语训练中把握语言规律.从而发展他们做人所必需的言语能力”。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智育也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核心和本质。这段话,是王松泉先生语文智育观的典型表述.它至少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们将发现我们的学校正在努力地适应着他们,而不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去适应学校。学生在校园里将变得轻松和愉快。原因是我们的课程变了,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把所有的孩子都送到最好的大学,而是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都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他们每个人的潜能。所以,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群体,而且要关注个体;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知识技能,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当前,还要关注他们的未来,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正在为学生营造着新的生活。下面是一堂课的案例:语文课,我提前几分…  相似文献   

8.
如何增强自己对班级的影响力,提高自己的威信,更好地树立“大朋友”和“小朋友”和谐相处的集体关系,这是每个班主任自“上任”后必须考虑和做好的工作。对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以“爱”生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要有热爱学生的慈母心,要有为孩子未来负责的高度责任心,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班主任心里必须“装”着学生,尤其是关心爱护后进生。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催化剂。班主任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厚望,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爱是无声的语言,…  相似文献   

9.
我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我的教育很传统。虽然从来没有给我施加过压力,家里也很自由民主,但他们和当时大多数的中国父母一样含蓄而内敛,不喜欢用语言来表达对子女的爱,从不说“你真棒”或者“你真了不起”,也不会主动在外人面前夸奖自己的孩子。他们对子女的言行规范得最多,责  相似文献   

10.
听说读写,是学生学习语文需要达成的基本能力,而“说”尤为重要。我认为,要让学生说得精彩,还必须从“导”入手。情境是语言的发源地,它以生动形象的可感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情感的共鸣,产生言语的动机,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情境,无疑能为学生的言语表达打开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篇让人心灵震撼的文章,一个典型的留学生成长案例。它讲述的是中国老师和美国老师在不同时间段对同一个孩子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在这些评价后面家长的心理状态及孩子的成长状态。我在这里推荐给大家。 作为一个母亲,我能感受学生和家长的感受,能理解学生和家长的心。虽然我的孩子在学校是老师一致公认的“好学生”,从未被老师骂过过火的话或有过对孩子伤害的评价。 作为一个编辑,我热切地希望“美国老师说,我以性命担保她行”能被更多的学生、家长和老师看一看,读一读,希望它能感动更多的人和引起更多的人思索。 我要说:我们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但愿我们的老师将这一理念深藏于心中,并时时用不同的言语反馈给我们的孩子,多给他们予肯定、多呵护他们成长中的那颗自尊心;但愿我们的孩子坚信自己,不要被外来的言语摧毁自信,如果有条件,出国走一走,感受一下异国他乡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邓蕊 《学前教育》2011,(1):43-45
对于0~3岁的婴幼儿,“音乐”意味着他们能够听见的各种声音,既包括一般意义的音乐,还包括一些其他的声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哼一些旋律或者演唱熟悉的歌曲,都是在向我们展现各自的音乐才能,这些都是婴幼儿对旋律、节奏、音高的探索和表达。如同言语一样,音乐潜能是每个孩子都具备的,只不过有的被很早识别并悉心培养。  相似文献   

13.
齐春芹 《甘肃教育》2014,(16):93-93
正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有声语言就是用言语来表达的语言;无声语言就是用动作、表情等来表达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正确使用语言,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励学生追求上进,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学生的一生。为什么好多老师反映学生在上语文课时毫无兴趣、毫无激情,甚至"谈语文而色变"?我认为这跟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有很大的关系。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青少年的注意力常为兴趣所左右。在教学过程中,如教师授课没有意思,学生势必苦于听讲,注意力分散。上课有了兴趣,就能使学生  相似文献   

14.
“沉默”教育昌黎县大蒲河镇中学赵继文沉默是金,沉默是银,沉默是无声的语言。班主任在工作中,适当地运用沉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次自习课上,同桌的两个男生大声逗笑。我走进教室,他们立刻停了下来,低头抓起笔。我无声地走到他们的桌位旁,默默立了足有三分钟...  相似文献   

15.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语言的艺术。在次艺术中,教师精练准确的讲述确实是使学生认知、明理和增才必不可少的措施,同时“无声语言”的巧用也是不可缺少的手段。所谓“无声语言”就是教师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动作和语调等。教学中巧妙的运用这些“无声语言”,能使所教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更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提高教学效果。我认为教师应注重下列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袁静华 《小学生》2013,(5):61-61
作为老师,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这是每个教师的心愿,也是我们必须要这样努力的,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每个学生都有差异,在每个班中总有一些称之为"学困生"的孩子,他们或是考试不及格,或是上课无心听讲,或是拖拉作业等。总之在父母、同学、老师眼里被视为"笨蛋",然而他们自己更是缺乏自信、学习被动,平时不会主动学习,像算盘一样,拨一拨动一动。他们这种学习态度一度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难点和障碍。下面谈谈对于学困生我的一些做法:一、重视感情投资,激发学习欲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之爱是儿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讨论式教学”,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作文教学中正是力求实现这些目标。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点收获,我称之为“轻松作文‘三步曲’”。第一步曲:说我想说“说”即“口头语言”。口头语言的训练程度关系到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否收集到真实丰富的写作材料,是否对书面语言的组织做了充分的准备,关系到一节作文指导课的成功与否。因为“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要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必须搭好从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这座桥梁,即想让学生“下笔成文”,首先得“出口成章”。通过口头语言训练可以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这些感受使写作材料更丰富,使他们的内心体验更真  相似文献   

18.
语用分析,是指对课文中语言运用情况的分析,它是实现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选作教材的课文,是一定的言语内容和相应的言语形式有机结合的产物,其实质是一种语言综合运用的范例。语文教学既要理解“内容”,更要研究“形式”,即抓好语用分析。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受到教育感染,发展认识能力,而且懂得应该怎样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真正掌握语言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适应言语环境(语境)是运用语言的最高原则,也是进行语用分析的重要依据。构成“语境”的主要因素有:表达的话语中心(即篇章或语段的主旨)、言语主体的思想情感、言语对象的本质特征以及一定的上下文等。就一篇课文而言,篇章是一个大语境,组成篇章的语段又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语境;语言的各种成分(语音、词汇、语法等)的综合运用,都要受到语境诸因  相似文献   

19.
每个孩子都是语言天才,我们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找到打开他们言语之门的钥匙,而模仿就是打开儿童言语之门的钥匙。一、词语积累——"模仿"的根基不论是阅读中还是生活中,如果不是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词语,词语运用就无从谈起。理解词语的意思必须结合课文语境,对接儿童的生活经验。在教学《这儿真好》中的成语"绿树成阴"时,我让学生想象:为什么小动物说小岛上"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小岛上到底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20.
减法减掉了什么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力。对于教育,对于孩子,不能简单地使用减法。学校组织的有美国人参加的英语夏令营结束以后,每个孩子手里都赢得了不少卡片等小礼物,美滋滋地给家长看。外教的课,孩子们得到老师的奖励,几乎体现在整个课堂。一个同样的句子每个学生都要说一遍,谁说得好,谁就能得到小礼物。更多的是老外夸张的手势,“OK!Verynice!Youareveryclever!”等等,虽然孩子还有些听不懂,但从孩子脸上自豪的表情可以看出:我答对了,老师表扬了我。美国同行告诉我,对于低年级的孩子,犯错误是他们的权利,所以他们测验学生的时候,单词写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