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江科技》1997,18(1):11-12,31
农村经济如何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怎样才能坚持稳产、高产、高效?乐至县委、县政府找准了一条路子,就是大力开拓农村技术市场,送科技下乡入户,坚持开展农业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乐至县政府从一九八九年开始就把此项工作列为政府工作内容,县科委更是将其作为重要工作任务,突出抓  相似文献   

2.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统一战线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深刻把握当前农村改革战略的主旨、思路,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统战部门作为统一战线的工作部门,必须立足本地实践,创新工作,积极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3.
张德峰  吴隆僖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1,(9):I022-I022,I032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消费者对粮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利用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这一现代化的粮食储备技术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传统粮食仓储管理的现状,基于RFID技术对粮食仓储管理进行改善。以SZ粮食公司仓储管理为例,分析了RFID技术在其仓储管理各个环节的具体应用,改善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为我国粮食仓储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榆树市粮食总产从2000年的162万多吨,到2006年的239.5万多吨,呈逐年递增趋势。2008年达到了222万多吨,再创历史新高.一跃成为全国产粮大县之一。真正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这些年我们在技术上重点抓了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7.
8.
中国粮食的短缺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与发展》1996,(1):24-27
一、粮食短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1.全球粮食产量下降,世界粮食储备减少。粮食是世界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料,由于自然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世界粮食产量增长情况很不稳定。目前全球气候正在变暖,耕作条件正在恶化,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正在迅速减少,造成粮食产量不断下降,短期还难以看到扭转这种局面的前景。进入90年代,全球平均每年增加1亿人口,对粮食的需求逐  相似文献   

9.
粮食是世界上储藏量最大的食品,粮食上带有种类繁多的微生物,一旦条件合适,粮食中的微生物就会活动,严重影响人类食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11.
12.
广西粮食储备库绿色储粮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波  梅禹 《大众科技》2009,(5):178-179
绿色储粮是采用有效的生态控制手段,最大限度的应用粮食储藏理论,避免化学药剂污染,保持粮食品质新鲜、延缓粮食陈化过程,确保粮食安全、卫生的综合性防治方法。以储粮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科技为手段的储粮技术。  相似文献   

13.
《金秋科苑》2012,(4):8-8
国务院法制办于2012年2月21日在其官方网站全文公布?《粮食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时代土地短缺,如何提高现有耕地的粮食生产效率已成为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在以1998-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来度量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变化的基础上,研究了政府对农业财政支出、人力资本、自然灾害以及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变动等因素对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三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财政支出、产业结构变动显著地促进了中国粮食生产率的增长、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率提高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人力资本并不直接影响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而是通过影响技术效率进而影响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16.
21世纪中国粮食再上新台阶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粮食产供面临的新矛盾及其对策湖北省秭归县粮食局周桂林,王功斌随着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兴建,库区两岸及溪河沿线的耕地良田、多经林带、工矿企业等将被淹占。库区移民、建设占地将给三峡库区的粮食平衡带来新的矛盾。笔者根据地处坝区库首的秭归县情况,对...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我国1978—2011年粮食生产与消费的相关数据,在对粮食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估计的基础上,运用Akino和Hayami提出的技术变动福利效应模型考察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福利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促进了社会整体福利的改善;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并没有促进农户福利的改善,消费者分享了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绝大多数福利,反映出技术进步导致经济剩余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分配是非均衡的,技术进步的分配效应具有非均衡性。最后提出保障农户福利、实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通过增加竞争者的模仿难度、防止农业踏车效应的产生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粮食产业问题不能脱离我国的基础资源条件,在资源趋于紧张之时,粮食产业集约化转型,采用新的科学技术,进行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方式成为我国粮食产业的必然选择。技术进步不是从天而降的,技术应用于粮食产业、服务于粮食产业是有条件的,必要的技术推动机制也是我国粮食产业集约化转型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粮食总产量"八连增",我国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这个消息让2011的冬天透着一股热乎劲儿。但除了喜悦,在"大丰歌"里,我们还要唱些什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指出,中国已做出中长期战略规划,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确保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