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式     
乐曲的结构形式。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乐曲的曲式结构是研究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研究它们的类型、特点以及句、段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曲式分(1)复调  相似文献   

2.
我们接着上期继续答复有关曲式的一些问题。在曲式(即乐曲形式)中,除上述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和复二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外,常用的还有“变奏曲式”、“回旋曲式”、“自由体曲式”、“奏鸣曲式”、“回旋奏鸣曲式”等。我们分别简要略述于下。  相似文献   

3.
肖邦《f小调叙事曲(Op.52)》是其作品中曲式最为复杂和特殊的乐曲之一,文中通过对乐曲中不同程度体现的奏鸣、循环、变奏、套曲原则的分析,得出此曲是以奏鸣原则为主导,并兼具循环、变奏、套曲原则的多曲式结构原则相结合的边缘曲式这一结论,展现了作曲家为适应叙事曲体裁而在曲式方面所作的创造性构思。  相似文献   

4.
蔡梦 《儿童音乐》2023,(4):41-50+75
<正>一、创作背景1934年贺绿汀为俄国钢琴家、作曲家亚历山大·齐尔品在上海举办“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活动而创作,获得头奖。二、音乐分析乐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三两部分为变化重复关系的二声部复调段落,第二部分为主调段落,与其前后部分构成对比,作品整体结构为再现单三部曲式。  相似文献   

5.
对于《卡门》序曲曲式结构的判断,音乐学界主要的观点有两类:一类认为是"回旋曲式",另一类认为是"复三部曲式"。文章在对这两类曲式结构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后参考《卡门》序曲的结构图式得出:《卡门》序曲应为缩减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结构。  相似文献   

6.
对于《卡门》序曲曲式结构的判断,音乐学界主要的观点有两类:一类认为是"回旋曲式",另一类认为是"复三部曲式"。文章在对这两类曲式结构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后参考《卡门》序曲的结构图式得出:《卡门》序曲应为缩减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结构。  相似文献   

7.
音乐小词典     
【单三部曲式】Ternary form,Threepart form(英) 三个乐段组成的曲式结构称“单三部曲式”,用A+B+A图式表示。单三部曲式从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扩充、发展而来。其中A段是主题的陈述,B段称“中部”,属对比性展开,再现的A段是第一部分的完全再现或变化再现。由于内容要求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复三部曲式根据中间部分的性质,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三声中部,中间部分为单三部曲式、单二部曲式或乐段,句读划分清晰,形成完整、独立的曲式结构;一类是插部,无法划分内部曲式结构的音乐片段,音乐采用自由展开的写法。  相似文献   

9.
复三部曲式、回旋曲式和奏鸣曲式是常见的三种大型曲式。音乐院校的学生在分析大型音乐作品时有可能会把这三种曲式弄混淆。文章结合笔者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着重探讨这三种曲式易混淆的方面和排除干扰、正确辨识音乐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再现二段式是曲式学习中较早接触的一种小型曲式,对于这种曲式的再现部分、中句和从属部分(即引子、连接、尾声)的认识和把握,将对以后学习其他曲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本文通过对再现二段式结构特点的介绍,同时结合实例,探讨其对于学习三段式、三部曲式、回旋曲式和奏鸣曲式的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肖邦夜曲的创作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邦在夜曲中创造了完美的音乐语言、曲式结构、和声及调性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多采用三部曲式。肖邦通过各种手段来丰富作品的织体形式和伴奏手法。在旋律的创作上,常用“加花变奏”的手法。在和声及调性手法上大量应用色彩性和声,善于运用以大调结束小调乐曲的手法,通过音响效果的转变及功能来加强乐曲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2.
音乐小词典     
【回旋奏鸣曲式】Rondo sonataform(英) 乐曲形式之一。属于奏鸣曲式的一种变体,主要用于大型器乐套曲(奏鸣曲、重奏曲、交响曲、协奏曲)的最后乐章,有时也用于独立的器乐作品。基本创作原则是:将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的结构特性相结合为基础。如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大多数奏鸣曲的末乐章都采用回旋奏鸣曲曲式。  相似文献   

13.
音乐小常识     
【奏鸣曲式】西欧古典曲式结构之一,主要用于器乐曲。是大型器乐套曲(奏鸣曲、重奏曲、交响曲、协奏曲)的主要乐章(通常是第一乐章)的特征,也是“单乐章式的”歌剧序曲与  相似文献   

14.
一部曲式     
乐曲基本形式之一。由一个乐段构成的乐曲曲式。也称“一段体”、“一段式”。一般较短小、精炼,但完整而独立,能表达出完整的思想内容。它的结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由下列各种形式组成一部曲式,也即一首完整的乐曲。  相似文献   

15.
作为音乐作品中最常见的结构之一,单三部曲式常见于中西方的传统音乐中。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中西方的单三部曲式在音乐发展形式、核心段落布局、对比材料构成、段落再现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从整体上看,则表现为中国传统的单三部曲式注重展衍,西方的单三部曲式注重对比。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的区别是中西传统单三部曲式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七月―刈者之歌》是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中的第七首作品,以俄罗斯民歌为主题、歌颂劳动人民为背景创作而成。其结构采用单三部曲式,是柴可夫斯基富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本文从作家背景、作品简介出发,进而对曲式结构和对钢琴演奏技巧进行探究,挖掘音乐审美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宁坤 《文教资料》2008,(25):95-96
复三部曲式(复合再现三部曲式)是复杂化的三部曲式,包含三部分.典型复三部曲式的两端与中间部分存在着对比,复三部曲式与单三部曲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它至少有一个部分是大于乐段的结构(单二部或单三部).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小品<四季>继承了古典音乐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运用了复三部曲式与单三部曲式结构,同时也大胆运用了和声与转调技法,把音乐的戏剧性和抒情性完美结合起来.本文主要对<一月——壁炉边>的复三部曲式结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钢琴曲《台斯特庄园的喷泉》是李斯特的钢琴套曲《旅行岁月——第三年》之第四首乐曲。本文从和声、曲式结构、织体三方面,分析了这部作品的风格和创作手法上的特点。揭示了李斯特晚期创作中对色彩性和声的探索,如增六和弦、属变和弦、九和弦及平行和弦的运用等;乐曲结构的组织,如段落间抹去终止式等;织体的运用,如琶音分解、双震音、双音断奏等;乐曲形象的描绘,如水的描绘等方面突破传统,开拓创新,影响了后来的印象派创作。  相似文献   

19.
单三部曲式可以看作是由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变化而来。当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的中间部分扩展为乐段规模,再现乐句也扩展为乐段规模的时候,曲式结构就演变为单三部曲式。  相似文献   

20.
交响曲,即交响音乐。“交响曲”一词源于古希腊文“Syvrphonoia”,原意为“和声”,是同时发响的意思。人们经常把它喻为音乐之国的神圣殿堂。它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奏鸣——交响套曲),其曲式结构不一,典型的交响曲含有四个乐章,除此之外也有三个乐章、五个乐章、两个乐章甚至一个乐章等形式的交响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