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沈元勤 《中国出版》2012,(19):31-33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正在改变着包括科技出版在内的中国出版产业格局,数字出版已经成为与传统纸质出版并存的出版业态,并呈现出潜力巨大的发展趋势。如何选择数字化转型途径,确定未来数字出版发展的方向,是中国科技出  相似文献   

2.
数字博物馆概念、特征及其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20世纪末开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数字化媒体相结合,给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数字技术手段构造数字空间(cyberspace)之上的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已经成为现实,与此同时,围绕数字博物馆展开的理论研  相似文献   

3.
各出版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尽快促进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现阶段各出版企业讨论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对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现阶段出版社数字化转型思路加以阐述,提出构建数字出版业务推进机制、打造数字品牌提供知识服务新功能,以及结合现代技术提升竞争力等实践途径,希望能为进一步加快出版社数字化转型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数字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的"虚实相生"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博物馆信息化和数字化不断发展,数字博物馆在文博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数字博物馆日益成为公众享受博物馆公益服务、接受文博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博物馆信息化和数字化不断发展,数字博物馆在文博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数字博物馆日益成为公众享受博物馆公益服务、接受文博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管理数字出版的工具——数字对象识别系统(DO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OI的全称为Digital Objects Identifier System,意为数字对象识别符系统.所谓的数字对象,是指任何形式的数字化内容产品(如:机器可读的文档、数字化音频、数字图像或视频,或其他数字化资料).  相似文献   

7.
辰目 《传媒》2006,(11):1-1
所谓数字报纸或日报纸的数字化,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传统报纸生产、流通手段的数字化改造,从选题、采访、编辑到录入、印制、发行乃至订户管理都尽最大可能地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加以处理;一是产生了全新的、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数字报纸媒体,如手机报、电子报、网络报等等.  相似文献   

8.
加快数字化发展,推动政府治理数字化,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基础。本文在梳理和总结政府数字治理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对政府数字治理研究的历史进程与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数字治理研究经历了“概念引入—实质探究—路径探索—实践深化”的研究阶段;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分别是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及公民参与对政府数字治理的硬作用与软作用分析、城市治理和智慧城市(政府)研究、政府数字治理的实践研究以及制约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9.
关瑶 《北京档案》2023,(3):30-32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企业数字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论文分析了当前企业数字档案管理的新特点,阐述了数字档案室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节能降本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数字档案室助力企业治理能力提升存在的难点,并提出了若干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智能化媒体时代,数字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颠覆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数字化生存成为社会生存的全新状态。而中国社会人口的深度老龄化与过快发展的数字媒体技术并行,生存门槛的提高带来了老年群体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使其陷入了数字困境,让老年群体成为了智能媒体时代的“数字难民”。本文从智能媒体时代“数字难民”的生存现状出发,思考“数字难民”在新媒体使用中心理、生活以及主体性方面的困境,借助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UTAUT)分析智能媒体助力“数字难民”群体适应数字化生存的途径和破局之道。本研究提出坚持积极老龄化理念,尊重老年群体的数字权力与数字需求,为其更好数字化生存、融入智能媒体社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徐航 《新闻采编》2009,(5):45-46
自20世纪90年代数字化技术推广以来,传媒手段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传媒逐渐成为传媒主流。纸质媒体数字化,声像媒体数字化,以及后继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等。随着传播技术手段以数字制式全面替代传统模拟制式的变化,适应数字传媒的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朱琪 《中国档案》2015,(2):50-51
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络的无限延伸,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已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社会已进入到数字时代、大数据时代,未来档案馆将朝着成为数字化档案馆的方向发展。馆藏档案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档案工作融入社会主流生活的客观要求和深度利用档案资源服务社会的必然选择。而如何解决好馆藏  相似文献   

13.
惠广亮 《新闻窗》2013,(5):30-3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也不断完善,人们逐渐进入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数字化充满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然也包括摄影的数字化,新闻摄影作为摄影的一部分,也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建设数字化档案馆意义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数字技术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的每个角落放射出前所未有的魅力。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档案馆建设已经提到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15.
余庆  彭文波 《出版科学》2012,20(5):10-12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数字化学习的进程。数字技术打破了原有的版权作品创造者、使用者以及传播者之间的利益结构。本文对数字化学习平台的版权归属、合理使用和UGC运营模式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版权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吴鹏 《新闻战线》2022,(4):87-88
信息化和数字化有一定的区别,信息化是把物理世界符号化,强调的是形式和结果;数字化更加偏向于过程,效率的提升是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媒体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在每一阶段交付一个完整可用的产品,实现从信息化到数字化逐步过渡。要成为数字文化的引领者,帮助社会建立起与数字经济匹配的数字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不管是实体博物馆还是作为实体博物馆一部分的数字博物馆都存在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数字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课题,有利于促进实体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数字博物馆承担社会教育和服务的窗口功能。数字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既受国家政策导向、信息技术发展、社会需求等外部因素的制约,也受母体博物馆对数字博物馆的定位、数字化建设人才、建设项目效益成本比等内部因素的影响。数字博物馆建设者需整合影响数字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各种要素。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最具有增长活力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作为信息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数字化建设就成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档案数字化是随着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多媒体技术、OCR技术、数据库技术、数字摄影技术(录音、录像)、存储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它把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网络化的形式互相连接,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形成一个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可及时提供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9.
科技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媒体化转型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途径有2种:原生数字期刊和传统期刊的数字化媒体化转型。我们认为后者更能发挥传统期刊内容的优势,将成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主力军。分析了学术期刊数字化媒体化转型的特征和必然性,并以中国知网数字出版为例,介绍优先数字出版、独家出版等数字化、媒体化转型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蔡珩 《贵图学刊》2004,(3):40-41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已成为馆藏文献数字化的重点。本文对贵州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