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中,希克厉向来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却又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性格发展体现为一种人性和兽性的力量消长和激烈斗争。当对卡瑟琳的爱不能实现后,希克厉身上的兽性压倒了人性,他变成一个十足的暴君和虐待狂,对周围的人展开一系列疯狂得近乎变态的报复。但最终还是以爱情为代表的人性战胜了兽性,希克厉的人性得到复归。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异化角度分析<呼啸山庄>中典型人物希克厉人性的异化.在虚伪势利的社会里,希克厉受尽欺压和凌辱,随着卡瑟琳对爱情的背叛,他的人性走向扭曲,人格走向分裂,异化成了复仇的"吃人的恶魔".  相似文献   

3.
《呼啸山庄》中的希克厉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文章从金钱和地位的角度对希克厉的复仇进行了剖析,认为希克厉在为爱情而复仇的过程中,使用了金钱和地位这个曾深深迫害过他自己的武器,采用卑鄙手段夺取了仇人的财产.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逐渐被追求钱财的思想所控制,为了得到财产,丧失了人性,迷失了自己.  相似文献   

4.
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传世之作《呼啸山庄》描写了这样一个爱情与复仇的故事:弃儿希克厉遭受到呼啸山庄庄主亨德莱的歧视和虐待,可是亨德莱的妹妹卡瑟琳同情他,跟他亲热。随着年龄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在《呼啸山庄》这部作品里,希克厉与卡瑟琳的爱背后,是一种异乎寻常的占有欲。这种占有欲是造成他们之间的悲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呼啸山庄     
1801年,我去远离英国社会的呼啸山庄拜访希克厉先生,请求租下距之四英里处的画眉山庄,却遭到主仆粗暴无礼的对待和一群恶狗的袭击。但共同的话题──隐居,还是让我愿意走近希克厉。第二天,一个阴冷的日子,我从刚刚租下的画眉山庄又一次踏入这个由主人希克厉、其儿媳卡茜、年轻的哈里顿·欧肖和两个仆人组成的世界。 一顿茶点被冷漠的人性冻结了,我决定离开此地。走近窗口,北风呼呼地刮过,一排排枞树萎靡不振地倒向一边,路被猛雪和黑夜湮没,我不得不勉强在一间小小的密室过夜。 翻看一本又一本书,里面都签有“卡瑟琳”字样,…  相似文献   

7.
安淇 《中学生英语》2016,(6):119-120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兼诗人,《呼啸山庄》是其发表的唯一一部小说。小说围绕主人公希克利和卡瑟琳的爱情悲剧,展现了轰轰烈烈的爱、深入骨髓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残酷无情的报复。1.《呼啸山庄》国内外研究综述在国外,《呼啸山庄》付梓出版之后,批评声音此起彼伏。20世纪初,文学批评家才开始挖掘其文学价值。1926年Charles Percy Sanger发表论文《呼啸山庄的结构》,成为《呼啸山庄》研究的开山之作。英国批评家阿诺德·凯特尔甚至称其为"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作品。此后研究者运用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英国天才女作家艾米莉·博朗特创作的<呼啸山庄>被誉为"最奇特的小说",是一部关于爱情与复仇的故事,讲述了英国大工业动荡时代人性的冻结与复苏.文章结合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主人公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的性格特征,进而归纳出小说的主线--复仇的根源,从而有助于读者加深对这部杰作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希克厉替补恩肖亡儿死亡空位后形成的死亡意象对凯瑟琳生存本能的威胁,以及对林敦所代表的凯瑟琳人格双重自我中理想自我的心理认同,使凯瑟琳拒嫁希克厉。而凯瑟琳的死亡本能对希克厉死神意象的心理认同,以及其对真实自我的外在匹配物希克厉的潜意识心理认同,使凯瑟琳迷恋希克厉。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呼啸山庄》一直被当作经典爱情故事为广大读者所阅读与理解。然而用现代爱情学对爱情本质所作的阐释与理解来考察男女主人公关系,则会得出一个崭新而又令人吃惊的结论,希克厉与凯瑟琳之间根本没有爱情,有的只是激情与占有欲。  相似文献   

11.
姜艳 《考试周刊》2010,(30):34-35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是英国文学的一朵奇葩。"窗"这一意象在此小说中反复出现,把男女主人公之间的那种超自然力的神秘爱情、人性扭曲和复归主题不断推向高潮,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本文从隔离之窗、自由之窗、回归之窗三方面来分析窗的意象内涵,展现了小说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揭示了小说对人性扭曲和复归的深邃主题。  相似文献   

12.
<呼啸山庄>主人公希克厉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摒弃了一切尘世的俗念,以致彼此的灵魂挣脱肉体的桎梏达到互为灵魂、互为生命的高度.他们爱情之奇特,在于连爱意也是用恨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运用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从人性的一面———自私个性的角度出发 ,剖析主人公希克厉和凯瑟琳的自私性格 ,对《呼啸山庄》的主题提出一些不同以往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呼啸山庄》是一部奇书 ,通过塑造希克厉的形象 ,通过对风景、荒原等自然环境的描绘 ,反映了女性作者特有的审美取向———找寻完整的自我 ,弥补现实中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呼啸山庄>中的男主人公希克厉被认为是位扭曲了的魔鬼.本文试图从心理学及教育学的角度,探讨希克厉悲剧命运的家庭根源,从而给人们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从希克厉这个人物形象着手来分析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所揭示的人的内在本质,也就是人性在具有人物美好的同时却又在内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邪恶与狂暴,即所谓的撒旦式英雄.  相似文献   

17.
希刺克厉夫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的主人公。本文探讨了贯穿希刺克厉夫一生的人性与野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呼啸山庄》发表于1847年,被西方文学界誉为"最奇特的小说",整部作品以诠释希刺克厉夫人性为主线,并由此展开一场关于"人性的冻结""人性的堕落""人性的复苏"的故事。本文就《呼啸山庄》作品中人物希刺克厉夫的性格特征进行剖析,并结合小说所圈定的特殊社会环境,阐释这部经典著作中有关人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呼啸山庄》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直到20世纪以后,才逐渐被人们认可乃至称道。希克厉和卡瑟琳的爱是全书的灵魂,这是一种狂风暴雨般的感情,它给人慰藉,也可以毁灭一切。在分析人物时,我们只有摆脱了惯常的是非善恶的伦理标准,去挖掘产生和形成这种个性的原因,才有可能更客观更全面的评价他。  相似文献   

20.
<正>关于希克厉,读者或评论家给他的头衔,不是恶棍就是魔鬼,不是暴君就是豺狼…… 遭到这样的咒骂,原因在于希克厉。他不仅给小说中画眉田庄和呼啸山庄两户人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在《呼啸山庄》发表了近半个世纪内,给作品本身引来了一场大灾难。人们不能原凉,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怎么会创造了这个十恶不赦的怪物。 主人公是一个恶棍。十恶不赦,一无是处。奉劝诸君,阅读《简·爱》吧, 可是把《呼啸山庄》烧了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