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间艺术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用来反映人民大众生活、思想情感与愿望的一种艺术形式。让民间艺术走进幼儿园,有利于幼儿了解民间艺术,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我们要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在感受民间艺术,体验、创造民间艺术的同时,激发孩子内心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2.
开发和运用民间艺术,使其走进儿童美术教学中,具有改革性的意义。但是现阶段儿童美术教学对民间艺术的应用不容乐观,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民间艺术在儿童美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来探索民间艺术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更好地肯定了民间艺术日后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胡菲 《现代教学》2010,(11):5-6
民间艺术承载着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的审美特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折射出不同时代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艺术精神,并与当今社会的创新要求相一致。让优秀的民间艺术走进中学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对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慧 《成才之路》2011,(27):82-82
随着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开展的逐渐深入,我们在活动中发现中学生对民间艺术有着浓厚兴趣,对本地的民间文化艺术更有一种深入了解的迫切感,这样就让我们把下一步的活动计划指向了本土民间艺术。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5,(73):177-178
流行歌曲具有认识、审美、消遣、娱乐、交流、肯定自我的功能与价值,在经济、文化多元时代,中学生需要导向、分忧、交流、解决。通过多种途径让流行歌曲走进中学生的心里,走进校园,因为这里有它们滋生发展的土壤。  相似文献   

6.
符文莲 《教师》2011,(25):99-100
《新课程标准》指出: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和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当务之急。艺术教育应该扎根于丰厚的民间艺术,从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让乡土艺术走进我们的课堂,丰富学校艺术生活。  相似文献   

7.
剪纸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题材广泛,深受国内外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当代中学生可以说是在迪斯尼卡通、日本漫画的熏陶下长大的,对日本和美国的动漫文化知之甚多,而对于本民族的传统艺术却知之甚少。因此,如何承传和发展民间艺术,上好美术课,让学生认识并初  相似文献   

8.
剪纸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学生社团活动中引进剪纸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鉴于此,文章在简要介绍中国剪纸艺术的基础上就如何做好中学生社团活动中的剪纸教学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抒写率真     
亲爱的中学生朋友,在春节的爆竹声中,“小作家杯全国中学生非常作文甲级联赛”第二轮比赛又和你见面了。第一轮联赛伊始,我们就宣示: “全国中学生作文甲级联赛”走进你的生活,走进你的心灵,倾听你的心声! “全国中学生作文甲级联赛”呼唤个性、呼唤真情、呼唤怀疑和批判精神! “全国中学生作文甲级联赛”给你提供多元思维的平台、开放的写作空间,使你获得思考和表达的自由。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开发这些宝贵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源远流长的陕北民间艺术,根须深扎于陕北民间的农耕、放牧、贸易、迁徙、爱情、打工、行船赶脚等日常经济社会生活之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走进陕西省,感受民间艺术的奇特风趣.  相似文献   

11.
潘彩凤 《文教资料》2014,(33):27-28
随着快餐文化的流行,现在中学生越来越不爱阅读经典,如何让他们接触经典,走进经典就成了语文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从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引领中学生走进经典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艺术教育越来越重视。地域民间艺术是具有一定地域特色,是一定范围内人们创造出来的艺术文化概括,通过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洗礼而逐渐被大众所熟知热爱。民间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地域文化,很多中学生接触比较少,因此逐渐远离,比如对于安溪的铁观音茶文化,藤铁工艺、闽南南音等等。国家大力提倡将民间艺术教学融入普通教学发展中,通过特色民间艺术丰富课堂内容。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中学艺术课堂更加注重民间艺术的学习。如何在中学艺术课堂中大力开展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弘扬并构建具有安溪特色的中学地域文化艺术课程体系,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地域民间艺术在中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见解。  相似文献   

13.
林志卿 《黑河教育》2011,(11):48-48
"三句半"是我们民间一种比较有民族特色的文学语言,具有风趣、幽默、诙谐、滑稽等特点,是一种隐语的文学游戏,也是一种说话的技艺。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有责任做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让幼儿从小浸润在民间艺术的海洋中吸取养料,并把民间艺术发扬光大。如何让"三句半"走进幼儿生活,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亲爱的中学生朋友,“小作家杯全国中学生非常作文甲级联赛”的哨音在新年的钟声里吹响了!欢迎你以关注足球般的热情关注这项赛事,并参与到这项赛事中来!“全国中学生非常作文甲级联赛”走进你的生活,走进你的心灵,倾听你的心声!  相似文献   

15.
从中学图书馆员的视角对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做出理性思考.求得对策,让中学生走进图书馆,让读好书成为学生志存高远、奋发有为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人们越来越重视即将失传的传统民间艺术,所以皮影戏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中,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皮影艺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当引入皮影元素,有利于弘扬传统民间艺术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有利于激发其民族自豪感。本论文在感知皮影的历史发展、造型特征和色彩魅力的基础上,结合教育理论,阐述皮影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和弘扬。  相似文献   

17.
扎染艺术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将民间扎染艺术引入初中美术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与审美情趣,让初中生得以了解优秀的民间艺术,并将其传承发扬。民间扎染艺术走进初中美术课堂,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在中学教育阶段发掘和激发中学生自主能力的过程,并通过自主能力的发掘和激发来塑造和养成中学生自信、自强、自立、自尊等优良品质,为未来走进社会奠定坚实的人生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翠珍 《学周刊C版》2019,(9):187-187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作为方便、快捷的通信工具,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进入了与我们中学生成长的校园,并逐渐成为中学生的最爱,手机给中学生的成长带来了许多障碍。本文就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弊端进行分析,并提出几条浅显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走进青春期的中学生,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随着性生理、性心理的发展,许多中学生由于对性的好奇,大胆摸索、尝试,结果导致一部分学生失足。家庭、学校、社会如何针对这一现象为中学生搭建一个健康合理的成长平台,通过渗透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中学生顺利度过这一关键时期,促进中学生性心理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