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主持人寄语:“六一”国际儿童节就要到了!当我们欢庆自己的节日时,你应该高兴地知道“天上的星星也过节”,“昆虫乐队也加入狂欢的行列”,就连非洲的“角马、斑马和羚羊,也开始欢乐大游行”,“海洋世界也一片欢腾”……呵!“六月的欢乐有多大!”——主持人尹世霖  相似文献   

2.
快乐第五季     
日期:快乐第五季天气:心情:快乐无限“亲爱的太阳公公,您好!我们是地球上的一群小学生,我们有一个烦恼要向您倾诉。如今,学校虽已减负了,但家长却把我们抓得更紧了,我们没有了周末,也不再有幻想,更没有了欢乐。太阳公公,您一定要救救我们!”这是我们这群失去欢笑的小学生,请风姐姐帮忙递送给太阳公公的信。没想到,几天后,我们收到了太阳公公的回信:孩子们,太阳公公送给你们独有的第五个季节———玩耍季。在这个季节里,你们不用再上任何补习班,不再有沉溺于作业的痛苦,不再有大人的管教与唠叨……在这个季节里,全世界的孩子都可以在一起狂欢…  相似文献   

3.
《堂吉诃德》无论是在人物的外型、行为、语言上,在文体上,还是在叙述时空上都充满了强烈的狂欢化色彩。在全书欢乐而平等的气氛中,读者们被深深的吸引了,骑士小说失去了最后一批爱好者,终于无奈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4.
狂欢虽然是巴赫金狂欢理论的核心概念,却一直有不同理解.最具影响力的俄国学者的颠覆说也并非尽善尽美,因为狂欢节对颠覆的强调是为了重建.狂欢节的更新精神与自由浅层次上的解放精神不谋而合;狂欢节将外界"人化"是自由深层次上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的精神体现;狂欢节的欢乐与笑是使人达到自由的途径.因此狂欢是自由生命的张显;狂欢的深层意义是人的自由.  相似文献   

5.
葛晓芳 《考试周刊》2013,(54):24-26
《送冰的人来了》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后期剧作之一。虽然剧本描述的是一群处于人生末路、依靠酒和白日梦度日的边缘人,但充满了插科打诨、嬉笑谐谑的狂欢色彩。本文以巴赫金的狂欢诗学为理论基础,从狂欢化的世界感受、狂欢化的时空体、狂欢化的人物形象和狂欢化的语言四个方面阐释该剧的狂欢化色彩及其深刻蕴意。  相似文献   

6.
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课间十分钟。课间十分钟是短暂的,但对我们是不可或缺的。它为我们增添了不少色彩和欢乐,当然有时也会增添几分伤心与无奈。但不管怎样,这些课间十分钟都值得回忆,它令我们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巴赫金狂欢理论与陈白尘喜剧的内在关系,探究陈白尘喜剧蕴含的狂欢化的诸多因素,提出陈白尘喜剧的狂欢化色彩是审美主体在特定的社会政治语境中,对中外狂欢体民间文学与文人喜剧创作的狂欢性的继承与创新,它蕴涵着鲜明的现代性与民族性。  相似文献   

8.
<正>很快,我们的春节又要到来。对我们来说,春节是我们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狂欢。一年的疲惫与辛劳都在这一个节日里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欢乐与梦寐的团聚。我们都想找个节日来让自己放松,那么,国外的狂欢节又是怎样的呢?跟着小编一起去探索吧!探索地::巴西巴西狂欢节——桑巴舞大赛巴西狂欢节最早是从里约热内卢开始的,始于19世纪中叶。起初规模不大,仅限于贵族的室内化妆舞会。参加者戴着从巴黎购买来的面具,尽情欢乐。1852年  相似文献   

9.
解脱狂欢昨夜狂欢的人群尚未醒来,挂在枯枝上的彩灯依然闪亮。我穿着昨日的戏服,睡眼惺忪地穿过清冷的公园,买了一份报纸和早餐。节日过后的早晨,总是有一种压力解脱的快乐。圣诞快乐幸运的我,勾到一条救命的电线。昨天我们还在兴高采烈地准备礼物,今天却落到这般凄惨的下场。圣诞老人掉入万丈深渊时,欢乐的盛宴正要开始。决定开始跳舞了吗?幸运的我,勾到一条救命的电线,下雪了……我听到寂寞的哭声,也听到狂欢的笑声……几米作品精选  相似文献   

10.
花季心语     
花季,是人生美好的季节。花季的我们追求流行的节奏和色彩,追求生命的潇洒和成熟。我们幸福,我们拥有美好的时光;我们欢乐,我们拥有人类的辉煌。为了我们的未来,从现在开始孕育神奇美丽的色彩。张玉  相似文献   

11.
当冬季的第一片雪花缓缓飘落,降临到我们身边的不止是冰洁晶莹,还有圣诞将至的欢乐气息。有人尽情狂欢,有人安静地守候着平安夜,来吧!配合你的星座,选择一种适合的方式,让你开心度过这快乐圣诞夜……  相似文献   

12.
博览     
当童年草草终结童年意味着什么?天真烂漫,无忧无虑,阳光,泥巴,猴皮筋,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成年之后我们所感受的所有欢乐,都无法与童年的欢乐相比!童年是我们生命中回味无穷的一段美好时光,而不是生理意义上一段必经的“时间”。有人这样比喻童年:人生精神的第一个境界就像是冰。童年,是冰融的过程:幸福和快乐,就伴随着自由自在的融化过程。人生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就这样被我们真实地体验着;人的能力,也是在融化的过程中逐渐地增长。不过我们现在容不得这块“冰”慢慢解冻了。我们对它的期望太殷切了,目标太功利了,恨不得一下子就变成我们…  相似文献   

13.
歌德的《浮士德》产生在欧洲狂欢文化的沃土上,具有强烈的狂欢化色彩,是一部狂欢化的悲剧史诗。文本的狂欢化因素既参与了文本的建构,又增强了文本的文学性,从而使文本具有无穷的文学意蕴。本文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对歌德的《浮士德》进行了尝试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新作文》2006,(12)
授奖辞《未知地》集欢乐和痛苦于一体,对校园生活最细致的关怀。它不是对生活表象以注目,而是透过这些现实表达这一群体内心里那些既天真又沧桑的性格,既理想主义又无奈于现实的矛盾心理。这样,所书写的事物就穿上了华彩的外衣,有朴素的真实生活,有绚丽的内心涌动。这些压抑和狂欢的品质,一方面证明了小说本身的复杂和广阔,另一方面,又浇灌了那些迷惘少年的颓败的精神之花。  相似文献   

15.
<正>2012年的秋季,学校举办了首届"校园游行节"。对我校学生来说,这是一次欢乐的节日,同时也了却了我多年的心愿。这一天,整个校园都沸腾了。长长的、欢乐的游行队伍一路巡游,一路狂欢,校园内的广场和主干道成了欢乐大舞台。不仅全体学生参与其中,部分老师也上阵跟学生们一起互动。省市媒体都做了专题报道,媒体朋友发表了积极的评价,认为学校将学生活动搞得很有创意,富有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6.
《今日中学生》2004,(12):9-12
有人说,愚人节是一场建立在别人痛苦上的狂欢。有人快乐地挖陷阱,就意味着有人痛苦地掉进去。对我们而言,这更是一段狂想时光,我们可以放松心情,把那警“疯狂”的想法付诸行动,给单调的校园生活调进一抹亮色。对老师来说,这一天多滋多味,担心和惊喜同在,忧虑与欢乐共存。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初,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在西方理论学界引起重大反响,为广大读者品评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是一部优秀的讽刺小说,其中的狂欢化色彩值得深入探讨。本文试分析《格列佛游记》中"全民狂欢"状态的特有逻辑,探讨"狂欢式"设定的双重性,挖掘"狂欢色彩"背后展现的乌托邦理想世界,旨在帮助读者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小说的文学意蕴,帮助读者理解斯威夫特关心国家、社会的心情,同时也帮助读者体会作者追求自由、平等的愿望。  相似文献   

18.
文艺界近年来对文艺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了较充分的讨论。但我们觉得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却探讨得不够。这个问题就是艺术真实等于本质真实吗?在不少的文章和专著中,对艺术真实经常采取这样的表述方式:艺术真实不是现象真实而是本质真实;不是生活真实而是本质真实;不是自然主义的真实而是理想的真实。或采取这样的表述方式:我们所说的真实(指文学艺术的真实性)不是生活的原样,而是艺术真实、本质真实。对艺术真实的这种表述方式也被作家、艺术家、理论家、教授们较为普遍地接受与运用。一般地说这种表述方式已成为艺术真实的一条不明文的定义。本文就此提出质疑,以求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校队和社团是高中校园活力的象征,是莘莘学子青春的注解。校队和社团舞台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自我、锻炼自我、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从篮球队、足球队到合唱队、舞蹈队,从动漫社、戏剧社到文学社、辩论社,等等,这里有思想的碰撞,有智慧的交锋,有社会的责任,有指点江山的豪迈。在这里,我们放飞着青春的梦想,感受着忙碌的欢乐;在这里,我们涂鸦最浓烈的色彩,释放最肆意的情绪,演绎最真实的青春。踏着轻盈的舞步放飞梦想为青春演奏激昂的乐曲他重重地摔倒之后用歌声为花季留香在COSPLAY中演绎另一个自我你是我们手心的太阳在社团的…  相似文献   

20.
有一篇题目为《残雪断想》的散文(见《初中语文名家名作课外阅读》,作者岑桑),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那时候,朔风凛冽,周天寒彻。我们这个世界埋在坚冰底下,气息奄奄。人间是喑哑的,欢乐和树林一样凋零了。希望蜷伏在冻土的深处冬眠;生活的色彩都已褪尽,歌声都已隐没,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