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空 《电子竞技》2011,(3):98-99
NBA是美国第一大职业篮球赛事.代表了世界篮球的最高水平.是所有篮球运动员的梦想舞台.也是无数照球爱好者最喜欢的赛事。在NBA里.我们能体会到篮球比赛给我们带来那种热血澎湃,激情四射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都是从孩童时期走过来的,NBA球星们也不例外。第一次接触陌生的篮球,第一次学着使篮球被拍打起来,第一次得到人生中的第一个篮球。或是喜欢,或是激动,或是不情愿的接受,这是NBA球星们与篮球的第一次经历,是他们的童年往事。  相似文献   

3.
在认识街头篮球之前,篮球对我而言 一直都是光明的。看看每个NBA球员,一夜 之间,平步青云,一生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终日都被包围在鲜花、美女和耀眼的镁光 灯下,与我们仿佛隔若两世,可在接触到丹 尼尔斯的故事后,我发生了些改变。其实还 有更多不幸的人,他们同样打篮球,甚至球 技不输于NBA球员,可因为身世、生活环境 的因素,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在所有有关街头篮球的报道中,几乎 所有的人都认为“山羊”是纽约有史以来最 伟大的街头篮球球员,但他的命运过于悲 惨,终其传奇生涯到头换来的只是“没有打 过NBA的最伟大的球员”的怨叹。但丹尼尔 斯不同,他同样经历过贫穷、毒品、犯罪和 黑道,可最后他挣脱而出,最终尝到了跨进 NBA殿堂的滋味,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相似文献   

4.
篮球选项教学的整体规划和教学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篮球运动是青少年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在每个学校最受学生欢迎和接受的课就是篮球课,学生对NBA里的每个明星都能了解得十分透彻,很多人的篮球知识非常丰富,甚至超过了老师的掌握水平。因此在高中阶段进行体育选修课时,很多学生都义无返顾地选择了篮球,所以如何进行篮球教学就成了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下这些消息都是NBA官方不愿让全球NBA迷知道的,但球迷有权力知道,这关系着我们每个人以NBA为核心的篮球生活方式将受到挑战,精彩程度将大打折扣。NBA美国在20年来首席裁员9%后,节约成本的动作还在继续……  相似文献   

6.
三井兽 《当代体育》2014,(21):78-81
仿佛一夜之间,日本的篮球元素就突然攻占了NBA领域——先是日本后卫富坚勇树与达拉斯小牛签约(已被裁),之后日本著名篮球漫画《SLAM DUNK》又与"飞人"合作推出全新版本AIR JORDAN 6球鞋,让全球的NBA球迷为之疯狂。日本篮球的春天又来了?当然不是。尽管他们早在九十年代就成为了北美区域之外首个举办NBA常规赛的国家,但是随着中国在NBA的份额越占越大,NBA抢滩亚洲的登陆点已经逐渐挪到了华夏大地,过往的繁华终难掩盖今日的冷清,当下的日本已经成为一个被NBA遗弃的国度,只能靠"边角废料"来博人眼球。  相似文献   

7.
隐藏与危险     
NBA400多位球员,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全明星,而有些人即使是全明星也不一定招人待见。话说回来,即使ALL-STAR GAME再好看,也只不过是一场自娱娱人的游戏。也许很多人天生没有讨人欢心的功夫,但是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比赛就是比赛,篮球就是篮球,NBA就是NBA。OK,全明星已经如过眼云烟,而季后赛已箭在弦上。以下的8位球员,或新或老,或锋或卫,他们并不是NBA中吸引眼球的卖点,但  相似文献   

8.
《篮球》2003,(1)
提起NBA(美国国家篮球协会),似乎空气中都弥漫着篮球的味道,这个当今世界篮球界最举足轻重的组织成立于1949年,现拥有29支世界最高水平的篮球队和数百名世界顶尖高手。成为NBA的一员是每个篮球选手一生最大的梦想。进入NBA就是进入了篮球最高殿堂。  相似文献   

9.
断翅鸟人     
在NBA中有许多天赋异禀,但却只能拿到相对少得多薪水的龙套球员,他们似乎早已习惯了在巨星们的庇护下打球的生活,甚至在自己的个人生活中,也要找一个庇护所,否则他们就会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价值,也许对巨星而言打好球才是最重要的,但对于龙套球员,篮球是梦想,也是一个养家糊口的生计,他们想打好球,也渴望得到更多的金钱。对金钱观、人生观他们有着独特的理解,克里斯·安德森就是这样一个游走于篮球与享乐之间的人。在因吸毒被禁赛两年之后,安德森回归联盟,与其说是其个人的幸事,不如说是联盟的不幸。  相似文献   

10.
球迷问答     
《当代体育》2011,(38):109
停摆遥遥无期,NBA不知何时才能开赛,我们会一直关注并为大家深入报导谈判进展。球迷们也可以来信与我们交流任何与篮球有关的事情,期待你的来信。商丘李健NBA比赛中,投篮后球卡在篮筐和篮板之间,经跳球后,对方得到球,那么之前的进攻方算不算失误?如果算的话,失误计在谁的身上?对方跳球后拿到球的那个人会增加什么技术统计?  相似文献   

11.
常在心 《当代体育》2009,(10):43-47
每个行业都有它们的权力排名,并存在一些具备影响力的人物。而在体育领域,篮球基本融合了其它运动的共性,因此关注篮球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甚至你可以因此临摹出明天的构架。2010年应该是NBA划时代的年份,在此我们列出了55位能够决定未来走势的决策人。  相似文献   

12.
失落的天才     
每个赛季,大约有450名球员能从NBA得到一份合同,其中大约有75个人的主要工作是消耗比赛的垃圾时间,但这份差事却可以让他们挣到百万左右的年薪;本赛季NBA球员的平均薪水可以达到536万美元,但是,60%的NBA球员在退役后的5年内会沦落到一文不名的悲惨境地!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能够进入NBA的球员都可以称为天才,他们能够在全世界200多万有资格打职业篮球的球员中脱颖而出,这本身就已经证明了他们的篮球天赋,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在NBA的舞台上竞争,你必须时刻让自己保持顽强的斗志,更要时刻提防自己堕落到纸醉金迷之中,失去锐气。  相似文献   

13.
篮球     
G841.1 20033879CBA联赛、欧洲俱乐部超级联赛和NBA联赛的比赛=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BA,the NBA league andthe Euiope club competitions super league[刊,中,A]/郭鼎文,刘炜浩//体育学刊.-2003.-10(2).-125-127表4参4(SJ)篮球//联赛//俱乐部//欧洲//比较 NBA联赛和欧洲俱乐部冠军联赛都是世界高水平的篮球赛事,也都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一向以篮下攻击为主的NBA联赛也开始增加了3分球远投的进攻;而以外围远投准确著称的欧洲篮球,其3分球的攻击效率己不是强队的标志。欧美风格  相似文献   

14.
如果你喜欢篮球,那就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可能喜欢NBA;而如果你喜欢NBA,那么就说明你至少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讨厌圣安东尼奥马刺队。除了圣安东尼奥当地的球迷和少数标榜自己真正懂球的人以外,几乎没有人支持马刺队,而那些极度憎恨马刺队的球迷,他们那样做的原因很单纯——这支球迷一直在阻止他们实现总冠军梦。  相似文献   

15.
CBA联赛、欧洲俱乐部超级联赛和NBA联赛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鼎文  刘炜浩 《体育学刊》2003,10(2):125-127
NBA联赛和欧洲俱乐部冠军联赛都是世界高水平的篮球赛事,也都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一向以篮下攻击为主的NBA联赛也开始增加了3分球远投的进攻,而以外围远投准确称的欧洲篮球,其3分球的攻击效率已不是强队的标志,欧美风格的相互融合是篮球比赛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中国CBA联赛应顺应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潮流,在强化提高防守水平的同时,努力提高外围远投的命中率。  相似文献   

16.
世家旧子     
迈克·邓利维从童年时就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开始了自己的篮球事业.他的爸爸老迈克·邓利维曾经在NBA打了十四年球,从小迈克十岁的时候起,老迈克又开始在NBA多支球队担  相似文献   

17.
越位天堂     
这可能是我们所谓资深的“NBA篮球人或球迷”们所犯过的最“专业”的错误了——把NBA五十大球星和“传说”中的NBA名人堂混为一谈了,并且以为当然。记得2001年在华盛顿举行的全明星赛上,“NBA五十大”为庆祝联盟五十周年纪念,身着华彩玉衣喜气洋洋地合影,盛况可谓空前,但这就是篮球精髓的全部吗?至少名人堂的存在带给我们很多清醒。换句话说,如果把NBA比作堆砌荣光的天堂,无疑我们的思想“越位”了,然后变成些许的狭小——或者一切远不尽然。  相似文献   

18.
篮球趣事     
你了解篮球吗? 或者说,你对有关篮球的各类珍闻有着充分的了解吗? 如果你只以张伯伦的单场100分沾沾自喜,那么你错了,因为肤浅,而且你还从未真正了解篮球这个世界。美国人有个篮球名人堂。不但有各类 NBA的传奇人物,而且还有其他国家的篮球名人。在这点来看,美国人做得好。至少他们明白,NBA绝不代表篮球的全部意义。但世界这么大,这里的奥妙,甚至远比NBA有趣得多。  相似文献   

19.
NBA的主教练们是一群普通人中的特殊人。他们不一定非要有“飞人”乔丹和“侠客”奥尼尔那样的体能上的篮球天赋,但是他们一定要有智力上的过人之处。而且不仅是篮球方面的才智,还是一种整体的综合智慧。特别是要强调团体协作精神,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美女与野兽     
NBA的"篮球宝贝"不仅是比赛的点缀,也是美国篮球文化的一部分。 早在19世纪70年代,第一个旨在激励气氛的拉拉队俱乐部成立于普林斯顿大学,专为本校篮球队加油助威,她们是NBA拉拉队文化的先驱。 但在那时,拉拉队无非是一些美女穿上校服在场边大声嚷嚷,根本无法和现在NBA拉拉队的专业程度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