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课堂参与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时候,他要学会用他人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当他提出问题的时候,他必须学会如何获得信息,使自己理解这个问题。课堂参与对教师教学也很有意义,因为通过学生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据此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活动。许多成年人要在众人面前把一件事情表达清楚有时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学生感到在课堂上自如地提出问题或清晰地回答问题是一件难事,这是可以理解的。这种状况在课堂上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学生不愿意回答问题,有的学…  相似文献   

2.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活动。一直以来,人们寻求的是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和标准,对课堂提问本身的公正性缺乏思考。然而,教师课堂提问的不公正现象显然存在于课堂提问之中,表现在学生获得问题回答的次数、问题的类型以及对学生问题回答的反馈等方面。要做到课堂提问的公正性,必须从探究不公正行为的原因着手,以此提出相关策略,力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能够做到合理、公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教师的课堂提问并进行差异互动。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有差异的,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滔滔不绝,有的结结巴巴;有的乐于表现,有的不愛表达;有的性格内向,有的心中暂有疙瘩……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利用个体的差异创造性地融合,促进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化学课堂提问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主要途径,同时有利于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节奏,对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课堂提问问法不当,质量不高的情况. 1.模糊型.教师提出的问题目的不明确、没有层次性或漫无边际,学生没法回答.如"酸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时,提问:"盐酸是一种怎样的物质?"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回答盐酸由氯化氢和水组成,有的回答浓盐酸有挥发性,有的回答盐酸有酸性……许多回答不是教师的预期答案,课堂也比较混乱.  相似文献   

5.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化学课堂提问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主要途径,同时有利于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节奏,对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课堂提问问法不当,质量不高的情况。1.模糊型。教师提出的问题目的不明确、没有层次性或漫无边际,学生没法回答。如"酸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时,提问:"盐酸是一种怎样的物质?"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回答盐酸由氯化氢和水组成,有的回答浓盐酸有挥发性,有的回  相似文献   

6.
<正>动态的课堂点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课堂点评,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点拨和评价,广义上也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恰如其分的点评增力课堂效果、落实教学目标,在激发学习积极  相似文献   

7.
课堂提问及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提问是支持教学过程的工具。提问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新课程改革中教学问题逐渐聚焦于真实的课堂,提问受到许多研究者关注。研究发现课堂提问中存在诸多问题,必须优化提问策略。重视学生回答后教师的有效追问、学生答问前要有等待时间、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提问尊重学生差异四个方面的提问优化策略,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生物课的课堂设问是生物教师常用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设问后教师对学生的应答如何作出评价呢?这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一个恰当的设问与中肯的评价相结合,才能使课堂设问这一教学环节达到完美。设问后的课堂评价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一、肯定性评价在课堂设问中,由于教师设问的层次不同、涉及教材的内容和知识点不同、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学生所作出的应答是有差异的。有的能正确回答,有的回答不够准确甚至出现错误。无论何种情况,教师所做的评价都应是肯定性的。对回答正确的…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课堂点评?通俗地说,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根据教材的知识、教师的提问会作出各种回答,甚至会出现与课堂内容无关的各种稀奇古怪的说法。作为教师对此不能听之任之,或者一笑了之,必须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教师的简要点评。可以使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或者从中获得启示,达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启迪思想的目的。教师的这种评价其实就是课堂点评。  相似文献   

10.
陈涛 《贵州教育》2011,(15):35-38
纵观目前的课堂,有的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滔滔不绝地讲着,学生"若有所思"的听着,偶尔被提问才能说上几句;有的老师最喜欢听到学生回答"我没问题了"、"我都会了","掩耳盗铃"的认为学生没有问题了就说明自己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有的课堂被"权威学生"统治着,这些学生发言积极、回答正确率高。但他们无形地剥夺了其他学生深入思考和...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引答,是指教师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目瞪口呆、反应迟钝、表述残缺片面甚至错误,做出的巧妙应对和科学处理,它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教学信息的传输与反馈。一般来说,教师提问后,最希望学生有正确甚至创新的解答,但是经常碰到应者寥寥,甚至无动于衷的情况。有的学生东拉西扯,答非所问;有的学生支支吾吾,只言片语,只答出问题的一个方面;有的学生回答肤浅,未能由表及里触及问题的本质。此时,政治教师要合理利用引答策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师的提问会做出各种回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所做的评价就是课堂点评。恰当的课堂点评能体现教员的自身素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使课堂教学走向深入。所以在进行课堂点评的过程中要重视情感沟通、要注重“引导”、语言要有趣味性、要蕴涵暗示教育.要把握好“度”。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法用得比较多,一直需要我们关注的是有效性问题。在问题的设计、提出的时机以及对学生回答的点评总结等方面,都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设计,才能有效地发挥提问的作用。要把课堂提问作为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高效地掌握知识,促进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和内容的重要方法。高中语文教师要加强问题的有效设计,促进学生在语文方面有更多的收获。  相似文献   

14.
课堂点评应注重鼓励性、情感性、全面性、多样性。一、注重点评的鼓励性由于问题本身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学生的答案也会参差不齐,有的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这种情况下教师点评一定要慎重,应坚持鼓励的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努力探索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有效因素。适当满足学生的“虚荣心”,多鼓励他们,会提高他们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兴趣。如果一个人的优点、进步、成就得不到及时的赞美和恰如其分的评价,就会丧失信心。对回答得好的同学当然要毫不吝啬地鼓励表扬,让他们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对即使答案有偏…  相似文献   

15.
田甜  王苹 《现代语文》2009,(9):79-80
口头表达能力是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学生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因此,许多学校都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还有许多学校专门为学生开设了口语课程。应该说,这些做法都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但是,我们也遗憾地看到,许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差。有的学生往往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有的在课堂发言中常常张口结舌,面红耳赤,有的学生在课堂发言中颠三倒四,辞不达意,有的学生在生活中表达流畅,  相似文献   

16.
<正>在进行课堂提问时,问题的设计和运用如果恰到好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质量和学生回答的质量,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效率。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像抛绣球,学生群起响应,对答如流;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如泥牛入海,学生面面相觑、默默无言。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固然有学生个体素质方面的客观原因,但教师对课堂问题设置的难易程度、问题的指向性是否明确却是关键因素。所以,必须科学设计课堂提问。一、注意问题难易程度,紧密联系学生实际  相似文献   

17.
刘琼 《成才之路》2013,(17):75-75
高中阶段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严抓课堂教学过程,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温故知新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试卷点评课就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教学条件。我们要注重语文试卷点评这一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语文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效的问题导学课堂必须关注学生回答问题前后的反应,也就是"理答策略"。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参与问题导学前后的反应,它更多关注学生的思维变化,是教学调整的重要技巧。问题导学课堂如何更好地运用理答策略?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教育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应成为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切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课堂的主体。当前,各学科课堂教学依然存在教学关系的偏向问题。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视为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如果一名学生回答不出或答不对,便叫下一位,直到回答正确为止。其实,学生回答不正确,正是需要我们教师引导点拨的时候。而有的教师只顾执行教学设计,不考虑教学效果,其结果是千篇一律,满堂问的教…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语教学尤其是中小学语教学,教师还是习惯把阅读教学变成一个由教师提几个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回答的过程。这些问题有的是唱答式,由学生集体回答“对”与“错”;有的是猜谜式,学生必须答出教师已准备好的答案方算对,而且大多数问题缺乏启发性。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实际上是表演,学生是配合,有的学生甚至一直是听众。这种课堂教学看起来气氛活跃,学生活动积极,其实,学生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