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伦斯在《恋爱中的女人》这部作品中对自然环境的恶化,男女婚姻的不幸以及人类精神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在生态批评理论框架下,借助它的三个维度: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生态对《恋爱中的女人》进行解读;旨在挖掘小说中的自然、社会、精神生态蕴含即人类只有回归自然,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其内心精神世界的和谐关系;才能摆脱生态失衡。以期更好地帮助读者深刻理解这部作品和劳伦斯深谋远虑的生态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劳伦斯具有争议性的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以揭示其深刻的社会、文化和生态内涵,帮助读者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理解这部作品,借此凸显劳伦斯自然观及女性观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3.
《虹》以内涵丰富的彩虹意象贯穿始终,奠定了小说具有彩虹般和谐之关的基调。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读此作,能够从中解读出劳伦斯深刻而独特的生态哲学思想:《虹》对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及精神生态等方面的描写,反映了劳伦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深恶痛绝;对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向往;对构建和谐的两性关系的积极探讨.以及对人如何真正实现自我所进行的深入思考。“虹”始终衬托着劳伦斯对和谐之关的不懈追求,因而使其成为一部充分展示劳伦斯敏锐生态意识和深邃生态智慧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工业时代初期,出现了英国最优秀的小说作家劳伦斯。在当今时代的世界文学领域中,劳伦斯的作品具有着世界文坛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虽然英年早逝,让世人惋惜,但他所创作的几十部作品中,每一部小说都是艺术,成为现代文学的无价之宝,产生了深远影响。《恋爱中的女人》是劳伦斯一生中的巅峰之作,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他将自己的思想借助文中人物进行转述表达,表面是在描写两对情侣之间的情爱纠葛,但潜在的却强烈的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自己的对生态的观点与思想。因此,对劳伦斯小说《恋爱中的女人》的生态美学进行全方面深入的解读,以期准确把握劳伦斯的自然价值观与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D·H·劳伦斯小说《虹》中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内涵,认为小说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父权制统治对自然与女性的迫害,呼吁消除文明与自然及男女两性的二元对立,体现了其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指出在探索人类自然、男女两性的关系方面,劳伦斯的思想与20世纪末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相契合,研究劳伦斯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劳伦斯作品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伦斯是具有鲜明创作个性和独特艺术构思的英国著名作家,他厌恶二十世纪英国工业社会的虚伪性、衰弱性,对充满活力的大自然无比热爱,同时又关注女性心声,对处于压迫中的女性有着深深的同情。劳伦斯在其作品中不仅批评了工具理性和机械主义对自然的破坏、对人性的异化,也告诫我们应该珍惜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表达了作者希望建立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和谐相处的生态社会的美好理想。  相似文献   

7.
劳伦斯作品对现代工业化的批判已是学界的共识,但学界较少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探讨劳伦斯的批判精神中所包含的深刻内涵。文章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劳伦斯的早期名篇《菊香》所蕴含的生态学意义,指出人类社会的工业化不仅破坏了自然界的物理生态,更破坏了劳伦斯心目中人的天真善良的本性生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生态。  相似文献   

8.
《恋爱中的女人》是劳伦斯小说作品中的杰出代表,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当时的工业革命社会进行审视,批判了工业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精神世界造成的伤害,以及工业化的发展以破坏和掠夺自然资源为基础,导致人们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基于此,以《恋爱中的女人》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切入,依据生态整体论原则,研究生态美学视角下的"自然之子"劳伦斯作品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挖掘其中蕴含的解决自然生态危机的办法及哲理,阐述人类精神生态危机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戴.赫.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最具独创性,也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所蕴含的生态哲思为探寻一条自然、人类、社会和谐共存共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帮助。2010上海世博会在和谐的环境中进行沟通与交流,表达了人类应对未来城市化挑战的和谐整体生态智慧,也彰显了人类文明的终极追求——"和谐城市,宜居生活"。劳伦斯的生态哲思与上海世博园生态智慧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契合。  相似文献   

10.
劳伦斯的三篇短篇小说《太阳》、《菊馨》和《玫瑰园中的影子》中既有对环境恶化的描写,又有对女性困境的刻画,体现了在工业文明和父权制社会对自然和女性双重压迫,因而使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同时他在作品中还加入了亲近自然的男性形象,展示了拓展的、进化的生态女性主义视角  相似文献   

11.
劳伦斯生活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他认为那个时代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人们灵魂的空虚与死亡。他蔑视礼教习俗,痛恨工业文明社会的传统。通读他的作品,可以领悟到不论是对完美性关系的探索,还是建立理想世界的努力,劳伦斯都在竭力弘扬生命的力量。他本人的生活轨迹也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及探寻。本文通过对生命概念的分析,探讨了生命在劳伦斯作品中的表现,从而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劳伦斯的作品及其人生观。  相似文献   

12.
从“美是整生”的生态美学理论视角对劳伦斯的小说《袋鼠》进行探析.《袋鼠》记录了其旅居澳大利亚时期的心路历程,小说对澳大利亚美丽而原始的自然生态、动荡纷争的社会生态和漠然、从众与迷惘的精神生态的真实书写,体现了劳伦斯对生态文明社会的探索与反思;揭示了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应该是自然生态美丽、社会生态和谐、精神生态平衡从而达到整生之美的“生态大和”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作为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戴.赫.劳伦斯在英国文坛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如今,他在世界文坛中的地位已经不容置疑。《儿子与情人》为劳伦斯第一次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它通过主人公保罗的成长反映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该论文试图采用生态批评相关理论,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等几个维度对《儿子与情人》进行重新审视,发掘其中蕴涵的生态思想和劳伦斯对人类生存前景的终极关怀。在当前我们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形势下,劳伦斯的生态哲思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是结合女性主义批评和生态批评的一种方法.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斯坦贝克的《菊花》和劳伦斯的《菊花的清香》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解读两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相似心路历程,旨在体现男权社会下女性和自然的困境以及男权统治在女性压迫和自然压迫两者中所起到的类似作用,旨在加深人们对这两部作品的理解,发掘并解读那些蕴含生态意识的经典文学作品对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构建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虹》是英国20世纪著名文学家劳伦斯文学生涯重要的作品之一,劳伦斯通过这部作品全面而清晰地表达了他的生态主义思想,本文即通过分析他对于圣经基督教的批判和反人类中心主义意识来展现他的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16.
在《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重点关注的是现代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精神生态失衡这一内在的生态危机问题。小说所揭示的精神生态失衡主要表现在莫莱尔、格特鲁德、保罗、米丽亚姆、克莱拉这五个人物身上,他们在作品中皆以精神悲剧性角色出现。劳伦斯认为,文化修养的差异、支配与占有欲望、健全人格的缺失以及自然生态的破坏和社会生态的变异是造成精神生态失衡的根源所在,人必须与自然融为一体,协调好社会人际关系,抛弃占有和支配欲望,保持人格的独立与完整性、灵与肉的统一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精神悲剧的发生,从而达到精神生态的平稳。  相似文献   

17.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女性与自然的双重角度研究文学,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自然观,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可解读出D.H.劳伦斯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女性与自然的统一"和"女性对男性的抗争"两大主题。在当今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丰富的文化和生态内涵对构建两性和谐、天人和谐的社会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劳伦斯在诗歌中宣扬生态中心主义的思想,提倡人在自然面前的谦恭,批判了极端理性主义和过度技术化的现代社会。因此,劳伦斯的诗歌蕴含着自觉的、系统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9.
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在20世纪的世界文坛享有盛名,他在小说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工业化的憎恶,并致力于人类心理的探索.在其经典作品<儿子与情人>中,他笔下的月亮、花和动物意象与人物相契合更为其作品增加了韵味与生态内涵.从生态批评角度重读小说,有益于理解劳伦斯的生态意识从而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劳伦斯是20世纪早期最受争议的和最具创造性的文学家之一.利用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可揭示出劳伦斯在其代表作《虹》中所具有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作品揭露了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困境,同时也歌颂了女主人公的反抗精神,并提出理想的生活方式,即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