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可见问题是知之始。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问,是思维的开始,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知识是从“认识”理解“有问题”到解决问题开始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帮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意识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当个体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时,思维才算真正发动,否则,思维就难以展开和深入。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森堡深有体会地说:“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其次才是问题的解答”。李政道也说过:“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科学进步的历程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提出问题对创造思维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问读——以“问”(发现问题、质疑辨难)的形式带动课文的阅读: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只有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敢于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问读教学设计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丁晓峰 《中学生物学》2006,22(10):17-18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以说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探索的开端,创造的源泉,是激发思想火花的导火线,没有问题,思维是静止的,有了问题,才能激活思维,一石可以激起千重浪。学生的思维闸门一旦被打开,他们探究问题的热情就会象火山一样爆发出来。遗憾的是我们过去的教育往往习惯于教育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创造能力更无从谈起。陶行知先生质朴而富有哲理的诗文,对照先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究的一生,我们一定能从中得到启迪和力量。  相似文献   

5.
学生有了创新兴趣,我们就可以因势利导,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更要求学生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创新思维是从分析问题开始的。因此: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能解惑,问能知新,问能达识,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好问、敢问、善问中学好数学知识。一、在新知讲授中,培养学生好问实践证明,在科学研究中,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学中应多鼓励教师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求学生多问、好问,需要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想像力,特别是创造性想像力和善于发现问题或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后,有的学生就发问:梯形的面积S…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心理学的研究也证明,人的思维往往是在实践中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产生的,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只重视问题的解决而忽视问题的发现.其实,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是思维的两个互逆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有解决问题,缺少发现问题的环节,思维元就不能形成“群”状结构.在许多著名学者看来,“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甚至更为重要.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发现问题的过程是启动创造思维的过程,集中体现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思维的开放性,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特别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一位伟人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巳,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教学中努力达成的目标。但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长期训练,长时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一般要经历“敢问——会问一善问一好问”这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王成 《江西教育》2001,(9):42-42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就会在试图精确地提出问题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思想时,积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就会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为培养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发现创新精神、发展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  相似文献   

11.
唐惠芝 《中学文科》2009,(17):91-91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发明于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往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理论与实践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一切思维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然而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它也需要培养和激发.以下是笔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瑛 《成才之路》2009,(18):28-28
华罗庚说过:“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意识能动性的最高表现。而提出问题是判断思维是否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一个重要依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重要。”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科学进步的历程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提出问题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而提出问题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在大力提倡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提出问题已经不仅仅指教师问学生,还包括学生问教师。教师问学生,无疑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但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要激发学生深思善问,即由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诱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要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逐步形成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意识。而且,当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又可以进一步…  相似文献   

14.
钱斌 《教育艺术》2004,(3):26-27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也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求知识的生动表现,是教师导读的重要依据。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取之所需,求知欲强,是教师导读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学贵质疑方始为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求知识的生动表现,是教师导学的重要的依据。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求知欲强,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兴  相似文献   

16.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求知识的生动表现,是教师导学的重要依据。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求知欲强,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兴趣高,学习效率高。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问题教学中注重学生养成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使他们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的思维,才能促进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对此做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8.
赵英洁 《天津教育》2014,(11):51-52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一点,对于教师的课堂而言,更是如此。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不知如何回答,那样问,学生却茅塞顿开;这样问,引来大多数人的积极参与,那样问,却没有几个人思维活跃。原因何在呢?回顾多年从事毕业班化学课教学工作的经历,我理解,设计出科学、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问题,诱发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探究行为,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王志龙 《考试周刊》2009,(23):199-200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一个人善于动脑,善于思考,就会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纵规科学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科学进步的历程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提出问题对创造思维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南宋大学问家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这里,三位都说到了学习者贵在有“问题意识”。“问题”起于“疑”、解于“问”和“答”、终于“获”。教学中的“问”有学生的自问、学生间的互问,更多时候是老师的提问。问题教学法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即从课程的丰富内涵中找到聚焦点或突破口,以老师提问题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并分步骤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促成学生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和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