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不同追氮时期对高产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产小麦追氮时期由冬前至返青,推迟到拔节至孕穗,尽管单位面积穗数有所减少,但穗粒数、千粒重均增加,抗倒性增强,表现出高产稳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粳稻新品种产量与产量性状的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常规粳稻的产量性状对产量的效应,为粳稻育种实践中选择相关性状提供信息.采用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方法,对2011年河南省粳稻新品种区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量的最终效应(绝对值)为:穗总粒数>千粒重>穗长>公顷穗数,穗总粒数、穗长均为正效应,千粒重、公顷穗数均为负效应,公顷穗数通过穗长、穗总粒数对产量的间接负效应较强.穗数每增加1万穗/hm2,增产31.03 kg/hm2;穗长每增加1 cm/穗,增产203.17 kg/hm2;穗总粒数每增加1粒/穗,增产20.46 kg/hm2;而千粒重每增(减)1g,产量减(增)71.55 kg/hm2.模拟得出稻谷产量8 265~10 125 kg/hm2的产量结构为:公顷穗数316.48~323.15万穗/hm2,穗长17.63~18.89 cm,穗总粒数119.21~147.07粒/穗,千粒重22.35~24.82 g.在高产育种实践中应以增穗总粒数和穗长、适控总穗数、保千粒重为主攻方向,各产量因素优化协调是实现粳稻高产目标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3.
摘要:用^60Co-γ射线诱变小麦扬麦14,对M,代290个穗行进行了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及多元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变异幅度是不同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穗粒重〉退化小穗数〉行粒重〉穗粒数〉穗数〉穗长〉千粒重〉小穗数〉株高;变异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行粒重=穗粒数〉穗数〉穗长〉株高=千粒重〉小穗数〉穗粒重〉退化小穗数。穗数、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与行粒重相关极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有6个主成分入选,分别为粒数、穗数、粒重、退化小穗、穗长、株高因子,其累计贡献率为91.78%。当遗传距离为39.60时,290个穗行分为各具特征的7类,高产类型应从类群Ⅵ的8份材料中进行筛选;矮秆、密穗类型应从类Ⅶ的1份材料中选择。  相似文献   

4.
超高产小麦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超高产小麦主要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10个性状的关联序依次为容重r10>穗粒数r7>有效穗r6>抽穗至成熟天数r2>千粒重r9>穗粒重r8>全生育期r3>株高r4>最高分蘖r5>出苗至抽穗天数r1,而且还明确了各个性状之间的关联程度,提出了超高产小麦的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5.
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与籽粒产量遗传相关密切程度为行粒数>轴粗>出籽率>穗行数>穗位>千粒重:直接通径系数为行粒数>千粒重>穗行数>轴粗>出籽宰>穗位.认为单株籽粒产量改良,应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着重提高行粒数;适当增加轴租,以利提高千粒重:协调好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三者关系.实现单株产量的较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6.
21个杂交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21个水稻杂交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生育期千粒重株高一次分枝数穗长有效穗数着粒密度穗粒数抗倒伏系数穗实粒数生物产量。因此,在选育水稻品种时,应注意选择生育期较长、粒重及株高较高、一次分枝数较多、穗长较长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播种量和氮肥用量对"绿旱一号" 旱直播栽培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水平相同的条件下,随着播种量的提高有效穗数增加,穗长、穗实粒数及分枝数下降;在播种量较低的条件下,增加氮肥用量可提高有效穗数和穗长度,但在高播量的情况下,增加氮肥用量对增加有效穗数及穗长度效果不明显;播种量和氮肥用量对穗粒数、粒重及着粒密度影响效果不明显;各个处理中,以A2B2处理产量最高,A2B3处理的产量次之,即播种量在40~60kg/hm2范围内,氮肥用量(纯氮)在270kg/hm2左右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8.
高产小麦基本苗与个体主要性状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麦的个体发育与基本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小麦株高呈线性朱的次生根数、分蘖数、结实小穗重呈指数函数减少,单株成穗闰重呈幂函数减少,穗粒数呈幂函数减少,穗粒数呈倒数函数减少。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密植对百玉393的单株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设计6个密植条件,以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单株产量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分析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升高,百玉393的单株产量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5 500株/667 m~2条件下的单株产量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百玉393在不同密植条件下的单株产量与穗长、行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穗粗与穗长、行粒数均呈显著正相关;穗长与行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方差分析表明,穗长和行粒数在各密度间的差异均显著,秃尖长、穗粗和穗行数在各密度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多重比较表明,种植密度在4000、4500株/667m~2的穗长与其它密植条件下的穗长有显著差异,5000、5500株/667 m~2的穗长与6000、6500株/667m~2的穗长有显著差异,其它密度下的穗长无显著差异;种植密度在4000、4500株/667m~2下的穗粗与6500株/667m~2的穗粗有显著差异,其它密植条件下的穗粗均无显著差异;种植密度在4000株/667 m~2的行粒数与5 500、6 000、6 500株/667 m~2的行粒数有显著差异,4 500株/667 m~2的行粒数与6 000、6 500株/667 m~2的行粒数有显著差异,其它密度下的行粒数均无显著差异;各密植条件下的秃尖长和穗行数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陈勇 《考试周刊》2012,(15):195-196
作者对玉米主要株型性状与产量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单株叶片数、穗上叶均长、株高、穗上叶均宽均达到相关显著,单株叶片数、穗上叶均长达到回归显著。因此,单株叶片数、穗上叶均长、株高、穗上叶均宽对产量都有影响.可以通过适当地改善株型性状来间接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10个玉米品系(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国家区域试验中10个玉米品系(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穗长﹥株高﹥穗粗﹥行粒数﹥穗位高﹥叶片数﹥雄穗分枝数﹥秃尖﹥粒行数﹥出籽率。因此,在选育普通玉米品种时,应选择穗长较长、株高适中、行粒数多、穗位较高、叶片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产量由穗数、粒数与粒重三因素构成,而其中穗数是指有效穗,即由基本苗与早生分蘖穗共同组成,在产量构成中起主导作用。实践证明:苗穗过多,个体生长弱,容易倒伏,不利高产稳产;反之,苗穗不足也不利于高产稳产。因此,只有个体发育与群体结构协调,才能夺得高产。为了寻找合理的苗穗结构,  相似文献   

13.
百农64小麦不同播量各处理群体消长规律生育前期基本一致,到生育后期,播量从3kg/mu~9kg/mu成穗数随播量增加而增加,播量从9kg/mu~13kg/mu成穗数增加甚微,但千粒重、穗粒数有明显下降。从不同播量对群体结构、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结果诸方面综合分析表明:正常情况下百农64小麦最适合的播量为7.5kg/mu左右,此时亩穗数42万/mu,穗粒数33粒,千粒重40克,产量为544kg/mu。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近年来河南省大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为河南省大麦生产和高产育种提供借鉴,以13个啤酒大麦品种(系)为材料,进行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有效穗﹥穗粒数﹥穗长﹥千粒质量﹥株高,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有效穗,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71 6),其次是穗粒数(r=0.254 1),株高与产量呈负相关(r=-0.094 8);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麦有效穗与产量偏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效穗对产量形成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982 1.增加有效穗数,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大麦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水稻分蘖成穗与产量组成数量关系的分析表明:提高成穗率即可提高产量及其组成因子;群体穗数与产量多呈负相关,单株穗数与产量多呈正相关;群体的苗、茎(蘖)、穗与成穗率多呈负相关,单株的茎(蘖)、穗与成穗率多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玉米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对14个玉米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14个玉米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穗粗﹥行粒数﹥穗位叶叶长﹥茎粗﹥穗长﹥穗位高﹥雄穗分枝数﹥穗位叶叶宽﹥雄穗主轴长﹥穗上叶叶夹角>株高>穗位叶叶面积>穗行数>秃尖长.对各玉米品系的主要...  相似文献   

17.
对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水稻的32个品系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的分蘖成穗率、单株有效穗数、主茎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7个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0.0,3.0,5.0g/L的NaCl胁迫下,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3个产量因素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偏回归关系均达到显著,而其它4个产量因素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偏回归关系则未达到显著.7个产量构成因素对单株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大小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种植密度对百玉9337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设五个种植密度,对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单株产量等性状进行研究.统计分析表明,百玉9337在不同密度下秃尖长的变异系数最大,而穗行数的变异系数最小.方差分析表明,穗长、秃尖长和穗粗在各密度间的差异显著,穗行数和行粒数在各密度间的差异不显著.多重比较表明,种植...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高肥地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得出两种肥地水平小麦高产栽培,均以增苗增穗为主攻方向,同时要使亩穗数与穗粒数协调发展,中,高肥地的最大基本苗分别为11.78万和17.50万,最佳穗数分别为17.26万/亩和30.78万/亩。  相似文献   

20.
超高产小麦NRA变化动态及其与氮肥施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两种类型品种进行了三种氮肥处理试验,对超高产小麦叶片NRA的变化动态,氮肥处理对NRA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阐述了NRA与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分蘖期始,小麦叶片NRA逐渐上升,至开花期达到最高,后又逐渐下降。不同氮肥处理的NRA在分蘖至穗差异不大,孕穗之后,氮肥一次底施的NRA明显低于药隔期重施和药隔期补施。药隔期追氮可明显促进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等产量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