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城市供水管网水质监测技术的水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居民对饮用水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供水管网水质稳定性与安全性逐渐受到高度重视。通过水质监测技术采集到数据后,运用数学模型模拟管网水质变化、预测、控制水质情况,已成为城市供水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因此,本文在对城市供水管网水质监测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对水质监测模型进行了总结概述。  相似文献   

2.
汪洪玉 《青海科技》2010,17(5):94-96
管网叠压供水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管网的水压,降低能耗,减少水质二次污染,但这种给水方式须建立一定的准用条件:管网的供应能力必须满足要求,须在批准限定的流量下运行,具有防止负压的措施等。本文介绍了管网叠压供水的适用条件,概述了采用管网叠压供水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不当使用对城市管网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科苑 《今日科苑》2013,(19):53-54
核心提示:数据显示,全国城市供水管网老旧、漏损率超标严重,年漏损水量达60亿立方米,水质在输送过程中下降。以屋顶水箱和地下水池为主的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不到位,部分设施不能及时清洗消毒,导致水质下降。专家指出,饮用水在末梢管网中受到污染很普遍,有必要进行改造更新,而居民的水龙头也存在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4.
银川市自来水总公司已经建立了供水管网GIS系统、供水管网动态水力模拟系统、生产运营实时数据远程采集系统及营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针对目前供水管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供水管网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完善生产运营实时数据远程采集系统,整合GIS资源和管网水力模拟系统,发展管网水质模拟系统及资产管理系统,健全各部门信息化资源共享制度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5.
东营市从2005年5月开始进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突出发挥现有地方自来水管网和油田自来水管网的作用,向乡村进行最大限度的延伸辐射,实现以城带乡、以矿带村。近5年间,东营市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开展的如火如荼,工程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获得了省内同行的认可,在全省农村供水领域开创了行业先锋。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供水企业的需求,结合东北某市供水管网数字化工程的实施,以底层自行开发软件为基础,在供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方面,研制开发了供水管网专用GIS系统,以便提高供水管网系统信息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供水企业的需求,结合某市供水管网数字化工程的实施,以底层自行开发软件为基础,在供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方面,研制开发了供水管网专用GIS系统,以便提高供水管网系统信息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无负压供水设备是以市政管网为水源,充分利用了市政管网原有的压力,形成密闭的连续接力增压供水方式,节能效果好,没有水质的二次污染,是变频恒压供水设备的发展与延伸。  相似文献   

9.
叶巧玲 《今日科苑》2007,(22):33-33
区域供水是指水源相对集中、供水范围覆盖多个区域、管网连成一片的供水系统。这种供水系统优势在于合理利用水资源,形成规模效益,提高了系统的专业性、合理性、可靠性与经济性。许多县或郊区供水普及率低,缺乏统一规划,把区域供水的概念延伸至县域,在县域范围内实现区域供水可以合理配置水资源,发挥大水厂规模效益,避免基础设施重复投资。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几点认识和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正式实施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城市供水水质,加强水质的控制与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增强水质的稳定性.优化管网运行管理,提高管材的质量,建立城市供水水质的安全监督体系,将是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水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科苑 《金秋科苑》2013,(19):53-54
核心提示:数据显示,全国城市供水管网老旧、漏损率超标严重,年漏损水量达60亿立方米,水质在输送过程中下降。以屋顶水箱和地下水池为主的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不到位,部分设施不能及时清洗消毒,导致水质下降。  相似文献   

12.
供水管网数学模型系统是真实供水管网系统的计算机模拟再现,与管网的真实运行情况相吻合。本文介绍了X市建立供水管网数学模型的具体方法以及校验过程。  相似文献   

13.
高效的城市供水水质管理系统对于保障人们的用水安全意义重大。通过对供水企业现有情况的分析,设计开发了一个城市供水水质管理系统,该系统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将来该系统还可和生产调度系统、供水管网GIS系统等集成,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供水管网是由阀门和管道等各种附件、配件及设施所组成的。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管网的水压、水量的调度和分配,维修抢修的停水需要,新老管线的连接,管道的冲洗等),每天都要进行阀门的开启和关闭等作业。阀门的使用寿命和质量决定着管网是否正常运行,在管网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由于管网是连接供水单位和用户之间的桥梁。因此,一个供水单位管理工作的好坏体现在管网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上。而供水管网的正常运行,又是与阀门的寿命和质量紧密相关的。如何选择好供水管网阀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是综合考虑了人体卫生安全与经济技术的可行性后制定的,应该是能够保证我国居民终生饮水安全的,即符合这样标准的水不会由于水质的影响而危害健康,而且也是应该可以生饮的。只是目前供水管网的状况和高压水箱等二次供水设施存有不同程度的隐患。还不能保证居民用户的水龙头出水水质都达到了这样的标准。搞好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使水源水质得到改善尚需一定的时间,同时供水管网改造也有一个过程,因此从健康角度考虑,目前居民要求对小区生活用水水质全面提高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介绍了目前我国城市实施分质供水的背景和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王磊  鲁宇闻 《科技风》2011,(14):242+244
提出了利用供水管网水力模型辅助评估供水管线拆除产生影响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实施步骤。在上水市南有限公司所属紫华路泵站拆除工程中,应用城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模拟技术,分析了供水泵站拆除对区域供水系统在现状及规划各工况下的产生的影响,实现在保障供水安全的前提下,减少设施运行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17.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自来水,而地下供水管网承担着将自来水从水厂输送到千家万户的重任,把供水管网称作“城市的生命线”一点也不为过。本文从加强供水管网档案管理、保障生产安全稳定运行;狠抓管网的检漏抢修工作;严格执行检查、监督制度,把好管网建设质量关;科学规划设计,确保城市供水管网合理布局等方面就如何加强供水管网管理来提高供水管网效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管网漏损率是考核供水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通过近年来对我市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维护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控制管网漏损率一些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管网漏损率是考核供水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通过近年来对我市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维护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控制管网漏损率一些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供水企业普遍存在管网漏损率、合理评价供水管网漏失水量是供水企业的重要价值指标,它和产销差率基本上是成正比的。同时也是企业经济运行的关键,要使供水企业管网漏失量控制在经济水平,需要有可以评定的指标。同时要加大对水损失的整治工作,提高供水管网的运营水平,从而提高企业节水的总体水平,向节水型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