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文汉读法》是梁启超在戊戌政变失败之后,流亡日本期间所著的一本日语学习教材.在晚清"借途日本,学习西方"的浪潮中,这本日语学习书强调颠倒日文的顺序,只阅读日文中出现的汉字即可,这一简单的日语学习书曾风靡一时.数年来学界对于这本日语学习教材《和文汉读法》的评价褒贬不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本日语书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了重要...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学高年级日语专业学生所开设的日语课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重视无声阅读和对日文文章内容的理解,而往往忽视有声阅读在日语教学中的作用。本文基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与体会,探讨在大学日语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3.
社会对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职院校日语专业的日文计算机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特色教材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就如何改进高职院校日语专业的日文计算机教学做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我校的商务日语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在本文中,提出了将教学分成基础日语知识、专业日语知识、专业日语实践三个阶段,形成商务日语专业育人新模式,并将育人模式进一步完善,达到培养商务日语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日语教育研究领域,日文写作能力一直备受关注,培养周期相对较长。另外,"学习者多样化"同样备受关注,随着"难民及家属"、"中国归国者"、"日裔人及家属"、"日本配偶及其家属"等各式各样的日语学习者的出现,令日语学习者的人员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将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学习效果。而且日语教育的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早期的"学校型"逐渐向"社会型"转型。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制定全新的教学策略,协助学习者重新调整学习计划,提高学习者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文化渊源不同,思维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影响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作者从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出发,结合对大学生英语写作文本的分析,探讨了思维差异对英语写作中语篇组织的影响,并指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思维模式的敏感性、帮助他们用英语语篇模式来安排自己的文章结构使他们写出地道英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学习好一门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这门语言的词汇、文法结构,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了解了文化才能正确运应用语言。本文以日文授受关系动词为例试论在日语教学中怎样融入日本文化,以及日本文化对语言运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们认为翻译谚语难,是因为谚语语言精练、寓意深刻、感情充沛、联想丰富。可以说,离开了文化背景,对日语谚语的正确理解与应用便无从谈起,要翻译成地道的中文也就更加困难。本文对日语谚语的翻译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翻译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影子跟读训练法是指边听音频边跟读的语言训练方法。语言认知的相关理论从认知视角解释了影子跟读训练在日语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认知心理学中的记忆理论印证了影子跟读训练法的认知过程符合人类的思维记忆模式,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向学习者解释了语言听解的路径,认知模式理论提示了学习者应注重人类认知模式的文化性。同时影子跟读训练的实证研究也验证了其对日语学习所起到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日商务关系的不断发展,对商务日语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较大改变,对中日商务人才素质的要求变得更高、更迫切。社会的需求必然成为人才培养的导向,目前高校的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也必然要进行改革。本文旨在探讨,在满足高素质中日商务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商务日语人才培养做定位研究。商务日语人才的培养应该是日语和商务并行,即"日语强+商务强"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文章旨在运用“产出导向法”基本理论构建日语会话混合式教学模式。经过两轮的教学实践,选取教学案例进行实验,收集教学实践周期前后的测成绩进行考核分析,验证该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口语产出能力的有效性,辅之以随机抽选研究对象的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学生个体在该教学模式下的体验与感受。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日语会话能力,激发学生日语交流动机与兴趣,增加学生“用日语说”的时间与机会,增强学生使用日语表达的积极性与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日经济交流的不断深入发展,近年来,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很多高校开设了商务日语课程,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明确,就是培养日本企业需要的商务日语人才。其侧重于培养在日企工作必备的职业技能,让学生毕业后更快、更好地适应日本企业运行模式。那么,除了语言教学以外,将日本企业文化引入商务日语课堂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3.
完成"立德树人"目标,在日语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是当前日语专业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以旅游日语为改革目标,分析了旅游日语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历史背景以及改革的研究现状,并以韶关特色文化为改革支撑素材,提出了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将思政内容融入教学环节、思政内容充分结合教学设计,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旅游日语课程思政改革内容的具体方法。籍此研究抛砖引玉,对进一步推动日语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改革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生需求、技术条件等软、硬件两个方面论证了翻转课堂运用于日语课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在日语课程中构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出在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反思翻转课堂对日语课程的作用和影响,使其在教学改革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外语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翻译类工作,逐渐与各行业产生更多元的专业融合,这对外语专业的人才也产生了更为多元的行业需求。传统的日语人才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于人才能力多元化的需求,日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面临转型和创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跨专业的结合、掌握移动互联网的思维与技能,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创新驱动的创新型、复合型、综合型日语专业人才,已经成为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教育部提倡职业教育体系分层设计的背景下,培养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应用型日语人才是摆在本科职业教育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人才质量高低依托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性。因此本文拟从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前提出发,分析应用技术大学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特征,重点探讨面向日语专业"零"起点学生的应用技术大学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体系以及完成该体系教学任务的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日语语音教学指导现状入手,分析了该现状产生的原因及日语与汉语声调的差异,提出在日语声调指导中运用语调听觉法,并具体说明语调听觉法的应用方法,通过测试探析语调听觉法在指导过程中的有效性,为日语声调教学提出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科技的日益发展,多媒体技术被更多的高校教学应用,很多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被提出和使用。作为语言类专业学习的日语听力教学,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处安心学习思维,提升学习质量。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日语听力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并针对性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日语听力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探究了如何在高校日语听力教学中加强多媒体技术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语言学家R.Lado曾说过,"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在进行日语教学时,教师不能仅仅重视学习者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需要渗透日本文化、日本人的习惯、思维方式等,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以达到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初级日语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日本文化因素导入的重要性以及导入的方式与内容。  相似文献   

20.
汉语在日语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而日语在词汇和语法等方面也极大地影响了汉语,促进了汉语的现代化发展。两者相互交融,彼此渗透,形成"糖茶交融"的现象。汉字在中日语言传播与交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日语与汉语"糖茶交融"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