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亳州方言区考生普通话水平为考察对象,调研分析了亳州地区考生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现状,探讨了普通话测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指出推广普通话和提高普通话测试成绩的策略,以帮助亳州方言区考生更好地学习普通话,提升普通话的运用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作为华北次方言的亳州方言与普通话有着一定的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尤其是语音方面。以《方言调查字表》为依据,对亳州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特征进行系统比较,分析二者在声韵调方面的语音差异和对应关系,为亳州方言区学生说好普通话提供帮助,并在此基础上以亳州方言为例,论述普-方语音差异研究在普通话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普通话中介语负迁移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言和普通话不是孤立存在的二元状态,它们之间还有许多中间状态,这些中问状态可能是静态的,也可能是动态的。普通话中介语就是由标准普通话、靠近普通话、方言普通话、方言这些相互连接而形成的连续体组成的。普通话中介语的迁移,一方面是方言逐渐向普通话靠拢的正迁移;另一方面是方言不断干扰向普通话靠拢的负迁移。而普通话中介语的负迁移主要来自于方言文化、方言态度以及方言语码转换等方面的影响。抑制普通话中介语负迁移可采取转变语言态度、限制方言使用域、改变学习普通话策略等应对策略,以最终达到向社会语码——普通话正迁移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地方普通话是介于地方方言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一种中介语,是一种带有地方方言色彩的不够标准的普通话,研究地方普通话能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普通话教学效果,能更有效地推广普通话.岑溪地方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运用方面有明显的地方色彩,与普通话分歧较大.  相似文献   

5.
贵州是多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情况复杂,普通话的学习是以汉语方言或民族语言为起点过渡到普通话的过程。了解和研究这种普通话中介语对民族地区普通话教学有重要作用,需要加强民族地区普通话中介语及其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方言腔普通话是方言区的人在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时,受方言影响而说出的与标准普通话有一定距离、带有方言色彩的普通话。对方言腔普通话的研究既有助于方言区人普通话的学习,也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补充。本文以榆林地区普通话过渡语为考察对象,借鉴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的相关理论,考察榆林地区普通话的语音偏误及其石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将方言在向普通话的过渡中所出现的中间状态,叫普通话中介语。运用普通话中介语理论,结合PSC,对闽方言区普通话中介语不同阶段的语音、词汇、语法层面的主要表征进行探讨,在语言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傣族说的不标准普通话是标准普通话在傣语、汉语方言等作用下的一种傣汉中介语.它以标准普通话为基础,同时又有许多项目与傣语和汉语方言相同或相似,而与标准普通话不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本文以云南盈江生长的傣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及录音为语料,运用中介语理论和比较法来解释盈江傣族学习普通话过程中一定阶段的、静态的韵母偏误现象.  相似文献   

9.
地方普通话是介于地方方言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一种中介语,是一种带有地方方言色彩的不够标准的普通话,研究地方普通话对提高方言区人们的普通话水平有很大帮助。铺门地方普通话在语音、词语和语法运用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自己创造的一种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语言系统,山东籍学生在学习普通话语音的过程中同样存在这种中介语现象。山东学生受其母语——山东方言的影响,在其普通话语音习得过程中,在声母、韵母、声调及语流音变诸环节中都会不同程度受到中介语的影响,产生一定的阻碍甚至偏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中介语理论中关于语言习得、对比分析及偏误分析的相关论述,帮助学生克服中介语影响,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