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的说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思路、教学流程三个方面展开。一、教材分析《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因此,根据单元主题和本课特点,我设定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2.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  相似文献   

2.
《同样是学习》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内容。这一课将学生的学习由学校里的学习、书本知识的学习拓展到生活中的学习。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区域是广阔的,学习内容是广泛的,学习方式是多元的。在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作为教学的  相似文献   

3.
【教材简析】《自选商场》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二)》单元里的第二课。教材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自选商场的情境插图及图下的三组词语,插图有助于学生了解自选商场,三组词语分属食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三类商品;第二部分是与情境图相匹配的一篇短文,短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在自选商场购物的情形与感受;第三部分是1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和4个会写的字。本课内容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教材简析与设计理念】《蒙娜丽莎之约》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教材的编排主题是感受艺术的魅力,即让学生感受音乐、绘画、  相似文献   

5.
一、《新目标》教材话题分析 《新目标》教材的特色是以话题为主线,任务贯穿始终。《新目标》每单元设计一个话题,并以此为中心,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英语。该套教材共设计了60个话题。这些话题涵盖了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生活、家庭生活等四大方面。以七年级的话题为例,七年级上册共涉及14个话题:认识新朋友、教室里的物品、  相似文献   

6.
《家》是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是在学完《我的家》一课后,在充分感受亲情、体会亲人的爱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验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愉快的生活,激发学生爱祖国、爱集体、爱动物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精心做好课前准备,巧妙设计教学各环节,使学生知道了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了解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初步培养了学生自主、…  相似文献   

7.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1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要求有感情朗读课文及背诵精彩的句、段,以更好地理解课文主旨,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操.这是一篇名人名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因此,这是一篇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想篇目.  相似文献   

8.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1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要求有感情朗读课文及背诵精彩的句、段,以更好地理解课文主旨,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操。这是一篇名人名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因此,这是一篇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想篇目。  相似文献   

9.
<正>【教材分析】《我爱广东》这一课是选自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校本教材生活语文课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爱广东》第三课《我爱广东》的第二课时。本课通过认识欣赏广东省几个城市的旅游景点来学习生字词:环境优美,并用我爱____造句,让学生知道广东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广东的情感。【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中度智障六年级学生,他们通过低年级学习,能认读简单的词语,可以表达简单的句子,但词汇量贫乏,对词语的理解还是依靠图文对照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教材简析】《自选商场》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的第二课。课文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自选商场的情境插图及图下的三组词语,插图有助于学生了解自选商场,三组词语分属食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三类商品;第二部分是与情境图相匹配的一篇短文,短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在自选商场购物的情形与感受;第三部分是要求会认的14个生字和会写的4个字。本课内容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春到梅花山》(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描写了梅花山的梅花迎春开放的动人景象,展示了人们前往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抒发了作者爱梅、赞梅的思想感情。教学本课,重在带领学生入境入情,真切地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数为两  相似文献   

12.
杨帆 《科学课》2009,(10):36-37
教学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动物运动》单元的第一课。从整个单元来看,教材从认识“运动着的世界”开始,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感受动物的运动。本课以组织动物运动会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多样性及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同时,也为下一课深入了解运动作铺垫。  相似文献   

13.
教学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动物运动》单元的第一课。从整个单元来看,教材从认识“运动着的世界”开始,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感受动物的运动。本课以组织动物运动会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多样性及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同时,也为下一课深入了解运动作铺垫。  相似文献   

14.
赵水灵 《科学课》2009,(11):36-38
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课,该册教材主要训练学生“计划与组织”的探究能力,本单元是该册教材综合探究活动的第一个单元,二级目标是“能组成小组,做好观察、实验的准备”。本单元围绕“吃”的话题设计了《我们吃什么》、《食物中的营养》、《一次奇妙的旅行》、《祝你胃口好》四个步步深入的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内容。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能力,尝试探究“雨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的第1课,本单元是由《植物的身体》、《植物的根》、《植物的叶》(一)、《植物的叶》(二)、《植物的茎》五课组成,主要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7.
《第八次》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述了苏格兰王子布鲁斯抗击外国侵略屡战屡败,后来受到蜘蛛结网的启发,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本课教学尝试以阅读理解为主线,以表达运用为重点,意在以教材为依托,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锁钥”。  相似文献   

18.
一、集束型活动作文教学的提出 现实的作文教学现状并不容人乐观。现用教材中虽有作文训练安排,但是,有的训练内容与本单元阅读教学内容没有丝毫关联,如四年级上册习作七《记一件打动我们心灵的事》、五年级上册习作五《记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有的训练内容情感、兴趣指向单一,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学生不感兴趣,无话可说,有的甚至会使儿童受伤的情感雪上加霜,如六年级上册习作二的“写一篇习作,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以及习作四的“写一篇描绘剪纸作品的习作”等等。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3年级上册中主题单元"爱的奉献"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金吉娅用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可能性》这一课是人教实验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