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曾国藩故居先后被国家和湖南省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术界对曾国藩的研究不断深入,也引起了档案界对曾国藩档案思想的研究。最近,笔者来到曾国藩故居——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富厚堂,考察了曾府藏书楼,采访了曾国藩故居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拜访了在曾府管理书楼20多年的老人王席珍,  相似文献   

2.
在湖南省双峰县,有一座晚清时代建筑,这就是近几年才被人们关注的曾国藩故居"富厚堂藏书楼".经确认,富厚堂藏书楼总计藏书达39万册,以藏书数量之多,内容之精博,成为清朝最负盛名的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江南最大的藏书楼.从对曾国藩家藏书籍史料的研究中,可以看到曾国藩在治军、治学、治家的同时终生致力于收藏的另面人生,可见曾国藩藏书思想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3.
本人有嗜书之癖.因此,一直对古今藏书家敬而羡之,对历代藏书楼心向往之.近日,在书店忽见架上同时陈列着装帧极雅致的由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藏书楼>和由傅璇琮、谢灼华先生主编的<中国藏书通史>,不禁狂喜.一经翻阅,更爱不释手,立即掏出三四百元一举买下.对"工薪阶层"来说,这也可算是豪快之举了吧.  相似文献   

4.
刘承斡与嘉业堂藏书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嘉业堂藏书楼以古朴庄严的面貌,矗立在一湾溪流环绕的静谧的江南私家园林之中.它是解放江南之初,被周恩来指名要求南下部队加以保护的两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它以多藏宋元善本而名噪一时,尤以镇库之宝宋版刻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著名,使嘉业堂成为藏书楼绝世典范.  相似文献   

5.
明代中期,学校藏书楼建设极为活跃,成为地方官员追捧的基建对象.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文章拟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学校藏书楼储藏的书籍种类;二是藏书楼的建造地点;三是藏书楼的形制;四是藏书楼的建造者;五是藏书楼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初期,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我国旧式的藏书楼开始向新式的近代公共图书馆转型。很多学者认为中国近代藏书楼孕育出近代图书馆,但他们中的大部分并不认为皖省藏书楼是中国第一个公共藏书楼。文章以皖省藏书楼成立之初颁布的《皖省藏书楼开办大略章程十二条》为据,从办馆宗旨、藏书建设、经费及人员等方面来验证皖省藏书楼的公有性质,并得出皖省藏书楼是我国较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公共藏书楼之结论。  相似文献   

7.
藏书的最大厄运是火灾.中国古代皇家藏书楼有不少就毁于大火.比如北宋真宗大中祥符时王宫失火,延烧藏书楼崇文秘阁,书多焚毁.明代皇宫内有文渊阁藏书楼,曾分别于正统、正德、嘉靖、万历年间四次遇火被毁.但也有一些皇家藏书楼虽历时数百年之久,却绝无火患,至今依然保存完好,比如明代的皇史宬、清代的文渊阁等藏书楼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些藏书楼之所以能够保存至今,是与其建造者强烈的防火意识和得当的防火措施密不可分的.因此,探究皇家藏书楼建筑的防火之道,以史为鉴,对于提高现代图书馆的火灾防范意识,优化图书馆的结构布局,促进图书馆消防设施的改善和消防管理措施的到位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1902年徐树兰先生所创建的古越藏书楼,实现了从封闭的封建藏书楼向近代公共图书馆过渡的重大文化创新。本文以绍兴图书馆现存古越藏书楼藏书为例,分析了现存藏书之特色,介绍了其中部分珍稀本。  相似文献   

9.
青州归来堂是两宋之交一座颇负盛名的私人藏书楼。本文详述了它的致毁过程,指出靖康之变、金人人侵是归来堂焚毁的主要原因,而他人觊觎却是这座藏书楼致毁的最终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认为他人之觊觎是私家藏书书厄的一种重要因由,可补历代书厄论之不足。  相似文献   

10.
海源阁藏书楼是清道光年间的进士、江南河道总督杨以增在道光二十年于故乡山东聊城修建的一座私人藏书楼.海源阁藏书楼的规模建置、藏书的价值影响及汇集散佚,已有众多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了阐述.笔者现就海源阁藏书楼的一对楹联作以解释,让读者对海源阁有一个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1.
安庆藏书楼,原址在安庆市孝肃路拐角头(现安庆电视台),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76年.当时,安徽布政使孙衣言对省垣--安庆敬敷书院大加修建,"倡捐经史子集书籍数百种藏之院内,以供住院诸生诵习之用",这便是安庆藏书楼的前身.1901年,清廷下诏改全国书院为学堂,省为大学堂,府厅直隶州为中学堂,县为小学堂,敬敷书院亦被废止.为保存该书院藏书,安徽官绅于次年在其原址设立藏书楼,安庆藏书楼即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学会藏书楼的建立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一股重要潮流,也是中国早期图书馆的雏形.本文记述湖南学政江标改革校经书院、创办校经书院藏书楼的过程,探讨了校经书院藏书楼对促进湖南的图书馆事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白夜 《湖北档案》2006,(1):73-75
亚洲最古老的私人被书楼 位于宁波城月湖之滨的天一阁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典籍浩瀚,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素负"南国书城"之盛誉,成为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个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的存在是盛产中国著名商人--宁波帮的甬城所以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4.
白夜 《湖北档案》2006,(2):73-75
亚洲最古老的私人被书楼   位于宁波城月湖之滨的天一阁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典籍浩瀚,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素负“南国书城“之盛誉,成为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个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的存在是盛产中国著名商人--宁波帮的甬城所以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标志之一.   ……  相似文献   

15.
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楼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它与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浙江吴兴陆心源的皕宋楼合称中国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其中,又以瞿、杨两家宋元刻本和名人抄本为最多,因此又有南瞿北杨之称.北杨海源阁创始于杨以增,盛于杨绍和,守于杨保彝,而败于杨敬夫.杨氏一家四代藏书聚散,历时百余年,在我国近代藏书史上有较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藏书是一种雅好,文风鼎盛,鸿儒硕彦荟萃的苏州,留下了数量可观的藏书楼.自两宋以至明清,藏书最盛的地方首推苏州,藏书家之多,庋藏数量之大,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世世代代的苏州人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吴地文化,先辈们在这里留下了丰厚的书楼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中国藏书楼,就其规模、历史和功绩而言,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在为数千年绵延辉煌的藏书事业自豪的同时,常又伴生出深深的遗憾--迄今为止,尚无一部系统全面反映中国历代藏书楼、藏书家的著作可供读鉴.如今,这一空白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最新推出的<中国藏书楼>一书填补,不再缺憾.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中国古代藏书楼与藏书的发展历史,从四个方面对中国古代藏书楼的封闭性进行了剖析,最后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古代藏书楼和藏书发展历程中资源共享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金坛段玉裁以经学小学著名于世,其藏书楼"经韵楼",广为人知.然经韵楼刻书,虽多为世人所重,向无专文论述.笔者研习段氏之学,凡经韵楼所著所刻书均经目验,成此一文,以补学术研究之缺,并订诸家著录之误.其七叶衍祥堂刻书及未标段氏堂号者,一并附之.  相似文献   

20.
古代藏书楼不仅给无数的读书人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料,而且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广泛传播;藏书楼也起到了收藏和保护古代典籍的重要作用,为古文献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藏书楼还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