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任声策  马军杰  许晖 《科研管理》2020,41(9):151-159
本文通过案例研究方法,对战略性知识披露的影响因素和效应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通过对案例企业华大基因公司的战略性知识披露现状、效应及其原因进行系统探索,本文提出了一个战略性知识披露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的理论框架。该框架认为影响企业战略性知识披露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产业知识特征、产业发展阶段特征、高级管理团队特征以及可能的风险因素,战略性知识披露的效应包括展示能力、塑造声誉、构建合法性和培育产业。本文为进一步研究企业创新管理中的战略性知识披露行为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探索式与利用式创新对企业战略性知识披露的影响,以110家医药类和通信设备类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探索式与利用式创新都促进企业战略性知识披露,但探索式创新的作用更加显著;探索式创新对企业战略性知识披露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行业差异,而利用式创新对企业的战略性知识披露不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技术多元化正向调节探索式创新对企业战略性知识披露的影响.结论 拓展战略性知识披露的适用边界,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运用战略性知识披露保护成果和获得优势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的传统定性范式,遵循产业生命周期的基本规律,构建了"发展阶段—特征—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框架,将产业生命周期阶段性特征标志转化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市场动力因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完全处在同一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并且都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各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中对技术和市场的需求侧重点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不能完全沿用产业生命周期阶段性发展动力规律,并针对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给出了"量体裁衣"的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4.
从产业发展史来看,各时代都有各自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由理论分析可知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战略产业演化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内外因素的推动下逐渐演化为主导产业。结合产业演化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对英国汽车产业、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回溯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战略产业的初级阶段,其生命周期因受产业内外不同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表现出"增长─放缓─增长"、"增长─停滞─增长"或"增长─下滑─增长"的震荡期。研究结果还表明产业外部环境、政府扶持、产业创新、产业平台、风险控制以及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培育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功演化发展的关键要素,这些要素通过相互协同共同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主导产业的成功演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5.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获利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动态有效的创新获利策略将有助于创新价值占有和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获利的主要因素包括独占性机制、互补性资产、网络外部性及主导设计、动态能力和相关公共政策.上述因素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生产、规模化以及专业化4个阶段起到不同的作用,创新企业应该根据产业所处生命周期动态选择创新获利策略.制定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不仅要考虑自主创新能力,也要考虑创新获利能力.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开放式创新范式下,战略性知识披露作为一种战略手段备受创新企业重视,开放与共融时代也为深入探索战略性知识披露效应提供全新视角。[研究方法]结合知识流动视角,基于知识溢出和知识取回双向渠道,以华大基因为研究对象,对企业间引文数据所构建的知识流动网络进行过程化解构,以此开展战略性知识披露效应的单案例研究。[研究结论]从知识流动全过程来看,华大基因通过知识取回来提高未来所创造的知识质量难度较大,但早期高质量的知识披露为后期知识取回阶段形成知识效益提供前提。从知识取回过程来看,三种知识取回路径的有效实施促进了源企业知识效益的形成。具体而言,整合利用路径下加速了源企业对外溢知识的吸收重组,联合研发路径下增加了源企业与外界的创新协作,观察学习路径下源企业实现了未来知识流动方向的细化与突破。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的演变规律,考察了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经济特征及其对企业竞争力的特定含义。并由此提出了几点与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相适应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如:根据产业生命周期变动规律适时调整竞争策略、谋求早期进入和领先一步的战略优势、顺应产业生命周期的特点调整创新的路径和内容、在现有核心产业衰退之前就要确立和培育接替产业等。  相似文献   

8.
面向制造过程的知识管理运行模式与应用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地实现制造过程的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在分析制造企业对制造过程知识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生命周期的制造过程知识管理运行模式,并分别从知识发现与荻取阶段、知识组织与存储阶段、知识共享与应用阶段和知识评价与创新阶段等知识生命周期各阶段分析进行知识管理运行模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从知识管理平台构建策略、制造企业知识管理企业文化构建策略和制造过程知识运营策略等方面对制造过程应用知识管理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上述的知识管理运行模式和应用策略,在重庆某汽车空调制造企业的车间制造过程进行了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朱桂龙  杨小婉 《科学学研究》2019,37(6):1062-1070
在产学合作过程中,合作双方目标属性的不同使得知识披露策略的选择上有所差异,追求独占的企业和追求开放的高校如何寻求一个平衡是本文的关注点。本文采用负二项分布模型和泊松分布模型研究企业的四种不同知识披露策略对产学研合作的影响。以专利策略为参照组,研究发现论文策略和专利-论文组合策略更能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的提升,而专利策略比保密策略则更能促进产学研合作深度的提升。同时还发现,在同一类型的知识披露策略下,研发强度越大的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广度越大,但产学研合作的深度越小,而处于同一研发强度水平的企业,选择趋于开放的知识披露策略比选择趋于独占的知识披露策略更有助于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本文对于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权衡独占和开放的关系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郭润萍  蔡莉  王玲 《科研管理》2019,40(2):97-105
如何战略性地整合专业化知识是高技术创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尽管一些学者在研究中提到“战略知识整合”,然而对其具体模式及影响尚缺乏深入的探讨。本文以中国4家高技术创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采取探索性多案例研究的方法挖掘战略知识整合的模式类型及其与高技术创业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战略知识整合模式包含计划式知识整合和应急式知识整合,上述两种战略知识整合模式及其交互作用对高技术创业企业竞争优势具有积极影响。本研究有助于从战略形成的视角打开“战略知识整合”的黑箱,丰富和拓展战略知识管理视角和知识基础理论。此外,本文为转型经济情境下高技术创业企业如何获取知识的战略价值以获取竞争优势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采用系统动态学的反馈环路分析方法,给出产业集群企业层面和整体层面的系统结构模型,分别描述了集群内企业的竞合机制和整个集群与需求、资源之间的关系.模型中的反馈环路反映了集群的主要系统结构,并分析了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导反馈关系.依据各阶段主导反馈关系的分析,给出欠发达地区在集群发展各阶段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产品创新是科创企业实现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及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然而,如何激发科创企业产品创新却尚未明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构型观与权变观为这一问题解决提供了思路。本文以400余家科创企业为案例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动机、能力、机会三个层面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构件为条件,从生命周期视角构建了产品创新的实现过程模型。研究发现:(1)初创期科创企业存在驱动高产品创新的一种路径;发展期科创企业存在五种路径,并分布于三类科创企业中;成熟期科创企业存在四种路径,并分布于两类科创企业中。(2)机会层构件是成熟期科创企业实现高产品创新的必要条件;而在初创期与发展期,任何构件均不能成为实现高产品创新的必要条件。(3)在初创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构件并不能对高产品创新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发展期与成熟期,机会层与动机层的交互效应对驱动高产品创新更加重要。(4)从企业生命周期纵向对比来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构件的核心作用发挥主要遵循着从无到有、从动机层到机会层的发展逻辑。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科创企业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构件组合的重要性认识,并为寻求多种更佳乃至最佳的产品创新驱动路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对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调整具有重要示范意义。通过构建先进制造能力评价体系,并对粤港澳大湾区9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9市整体上具有良好产业基础,但仍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优化等问题,且具有产业发展动力不足、核心技术和人才匮乏、发展氛围欠佳和行业标准缺失等瓶颈。故此,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度量9市先进制造业所处阶段,按照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产业协同、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和基础发展模式,从政府、企业和高校三方面提出应重视科研创新、产业结构优化、高新技术等问题解决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试析高科技企业的品牌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季玉群 《软科学》2004,18(2):76-78
由于科技的飞速进步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大幅缩短,在高科技行业,建立起高信誉、高品质、高知名度的科技品牌就成为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符合其行业特性的品牌策略的探讨,将有助于高科技企业创造品牌优势。  相似文献   

15.
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企业重塑价值创造、交付和获取方式而实施的变革,在数字经济时代备受政府和业界关注,但既有研究对此却鲜有涉及。基于2013--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数字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机制差异以及情境调节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能够显著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第二,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作用。第三,战略激进度在企业数字化与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对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却并不显著。本文丰富了关于企业数字化后果的文献,亦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新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意义]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国家战略前沿新材料的专利情报的系统研究,基于PEST模型的专利情报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专利技术演化过程,有助于企业进行前沿技术定位和战略方向的把控.同时对目前的科技成果转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方法/过程]笔者将PEST模型与技术生命周期相结合,构建基于PEST模型的专利情报分析模型,并...  相似文献   

17.
刘娟  俞培果 《现代情报》2010,30(1):174-177
本文以企业战略联盟及其发展的生命周期为背景,探讨这一过程中对竞争情报的需求及其重要作用,并以竞争情报理论和企业战略联盟发展过程中竞争情报的应用现状分析为基础,提出战略联盟形成的过程模型,并对战略联盟生命周期中竞争情报获取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我国企业在战略联盟结成与联盟关系发展中,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傅明华  郭敏 《软科学》2016,(7):74-77
探讨了企业生命周期与创业战略导向之间的中介因素——两职合一。通过对创业板281家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企业生命周期与创业战略导向呈显著负相关;企业生命周期与两职合一呈显著负相关;两职合一在企业生命周期与创业战略导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在稳定的产业环境下,两职合一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IPO定价、增资扩股以及企业之间的价值投资、并购等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对企业价值评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价值驱动因素不同,使得企业价值与企业的生命周期息息相关。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较为明显,为了使其价值评估的结果更加准确,根据其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选择相应的评估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方法,并针对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研究合适的价值评估方法,为如何界定高新技术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更加合理准确的评估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沈克慧 《科技广场》2012,(7):183-187
企业为了建立长期竞争优势,必须经常迅速调整自己的资源部署,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这种动态能力理论为现代企业价值创造与获取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动态能力研究已经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试图从知识管理视角来研究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动态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