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生物质发电燃料收集成本测算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质发电成本过高是制约生物质发电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秸秆燃料的收集成本是生物质发电燃料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应用微积分法建立秸秆燃料收集成本模型,以25MW生物质电厂为例测算秸秆收集成本,并分析了秸秆收集成本的构成。实证研究表明,运输成本是秸秆收集成本的关键组成部分。敏感性分析表明,秸秆收集半径是影响秸秆收集成本的最敏感的因素。同时模拟分析表明秸秆收集成本、秸秆运输成本与经纪人数量呈U型关系,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经纪人数量有利于降低秸秆收集成本。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上料系统包括燃料的破碎、输送、给料,是生物质发电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质发电中技术最不成熟技术之一。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山东京能生物质电厂的上料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改造实现上料系统的稳定、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3.
岳恒飞  乔海祥  董爽 《中国科技纵横》2011,(11):373-373,381
生物质上料系统包括燃料的破碎、输送、给料,是生物质发电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质发电中技术最不成熟技术之一。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山东京能生物质电厂的上料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改造实现上料系统的稳定、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07,(12):126-126
11月12日,科技部与国家发改委共同举行新闻发布会,联合启动了“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该计划将推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及天然气水合物等领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通过建立一批合作研发中心和产业化示范基地,降低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使用成本,推进规模化发展。该计划主要包括5个优先领域和6项重点内容。优先领域是太阳能发电与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生物质燃料与生物质发电、风力发电、氢能及燃料电池、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等。重点内容分别是开展基础研究,建立产业化示范,面向规模应用,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国际交流和对话,培养高层次人才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某生物质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实际燃料工况和设计燃料工况之间的对比计算和分析,总结了燃料含水量与发热量变化对锅炉及整个机组的运行工况的影响,明确了因燃料原因造成锅炉乃至机组不能长期连续稳定满负荷运行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燃料乃是电厂发电的动力来源。为节约供电成本,提高供电水平,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电厂需要规范燃料采购行为,以此确保采购燃料活动顺利推进。本文主要研究了电厂燃料采购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新形势下电厂燃料采购管理方式,希望电厂吸收与借鉴燃料采购管理经验,提高燃料采购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基于当前传统能源匮乏的问题,探讨了生物质能源潜在开发利用价值及相关生产设备的现状,阐述了现有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的相关工艺特征;展望了生物质能源在未来能源系统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以及可能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发电的主要方式是火力发电,而火力发电需要煤炭等燃料。因此,燃料采购的价格、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厂的发展。文章分析了电厂燃料采购管理的重要性和实际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以应对电厂燃料采购管理。  相似文献   

9.
《青海科技》2015,(1):56-58
<正>目前国际上将生物能源分为三大类,第一代生物燃料是以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生产乙醇,采用发酵工艺。第二代主要用玉米的茎叶根和木质等纤维素原料,生产酒精等。而第三代则是以原料海藻、地沟油制造出生物柴油等燃料。目前,世界上技术较为成熟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主要包括生物质发电、液体燃料和生物质燃气等。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缓解能源短缺和促进循环经济至关重要。论文运用 修正的 模型,对2018年21家从事生物质发电业务的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发电企业经 调整的 效率显著低于初始 效率值;生物质发电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不同企业存在显著差异;专业化程度,产业链完善程度,废弃物处理量和运营能力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企业治理制度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基于能源区块链环境建立风储联合系统,并以其为研究对象进行风储联合系统的经济效应价值分析模型研究。首先,根据区块链条中的能源主节点建立系统运行模型,从风电输出、储能系统运行和外部电网运行三个层面分析系统运行过程。其次,考虑系统的经济性,引入储能电池损耗成本,构建经济效应价值分析模型。再次,利用BAS-PSO算法优化系统运行效果,计算系统在考虑和未考虑电池损耗成本情况下的收益和损耗成本。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验证上述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储能电池损耗对储能系统收益产生的影响,应计入经济效应考量指标;BAS-PSO算法有效优化了系统运行效益,可以实现经济效应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电厂秸秆资源采购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的起步过程中,秸秆资源的有效供应成为我国秸秆能源化亟待解决的重要"瓶颈"。论文在山东枣庄十里泉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十里泉发电厂三种可行的秸秆资源采购模式——自行采购、外包采购、产业化采购——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较,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找出了适合该电厂实际情况的最佳秸秆采购方式。本文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可为我国的秸秆发电厂建立经济合理的原料采购模式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知识势差角度,按集群知识共享主体间知识流动方向的不同,将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共享模式划分为三种类型学研助产推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链联盟互动型,并对三种知识共享模式进行比较分析;随后明确集群知识共享模式选择的思路,并提出集群知识共享模式选择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最后以临朐铝型材制造产业集群为例,对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共享选择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电网侧储能项目是一类刚刚兴起的工程项目,其最佳建设管理模式的选择对于实现项目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电网储能产业发展阶段及项目具体特点构建了电网侧储能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TOPSIS、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矢量投影法三种理论建立了TOPSIS灰色关联投影法的电网侧储能项目管理模式选择模型。为了避免传统专家评分法确定指标权重引起的客观性欠缺问题,引入直觉模糊集( IFS)对每个评价指标进行赋权。以某电力消费大省进行实例验证,计算结果与工程实践相符。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科技智库评价是世界各国促进科技智库发展的重要方式。发达国家结合本国科技智库发展情况形成了不同的科技智库评价模式,主要包括以市场为主导的评价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的评价模式和以第三方为主导的评价模式。研究美国、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科技智库的评价模式、评价流程、评价特征及评价机构体系,研究分析各国开展科技智库评价的经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科技智库评价体系建设的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提出,传统能源系统本质上的缺陷如各能源间协调性及其建设性质等问题可得到有效的解决。而储能作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效果分析和投资决策是支撑能源互联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对储能电站选择的合理建设投资决策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运用文献阅读与专家讨论方法,建立储能性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考虑标准值的模糊性和评价环境的不确定性,建立一个高效的储能运行效果评价模型,并对能源互联网中的潜在储能设备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实现面向互联网的储能建设决策。  相似文献   

17.
组织知识存量的模糊多目标分析评价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秀红 《情报科学》2005,23(8):1147-1152
组织知识存量的准确测度与合理评价是进行有效知识管理的基础。本文从组织知识管理的价值目标出发,将组织知识分为核心能力层、组织结构层、团队与员工内隐层,建立了评价各层次知识存量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多目标分析法对组织的知识存量进行评价;最后,通过调查的案例对该指标体系和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在创新环境转向开放创新的新时代,基础研究创新特征发生变化,传统的基础研究评估模式已无法适应创新环境与创新模式变化对基础研究评估实践提出的新要求,探索面向开放创新的基础研究评估模式已成为新形势下激发基础研究潜能、推动创新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命题。通过分析传统创新环境下基础研究评估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开放创新时代基础研究的创新特征变化,创新性提出面向开放创新的基础研究评估新模式即知识创新效应评估,并从基础研究创新过程及产出成果流向的角度出发,构建了知识创新效应评估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包含三个要素维度即知识创造、知识交流和知识扩散,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构建面向开放创新的国家基础研究评估指标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问题主要涉及能源和电源结构、储能技术发展方向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3个方面。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文章对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电源结构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合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及发展需求,提出了重点发展物理储能特别是地下储能工程以满足电网规模化储能需求的观点和思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广域虚拟电厂(即源侧电网)和构造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20.
基于熵的多阶段非参实物期权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本文在Copeland等人提出的多项式期权定价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最小相对熵原理,建立了多阶段风险投资非参实物期权决策模型,解决了多阶段风险投资估值决策的问题。实证表明,该模型能够使风险项目决策建立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参数假设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