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培育高水平创新团队 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教育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管理》2007,27(6):1-1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到2020年,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要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是新时期党中央提出  相似文献   

3.
基于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下的我国大学技术转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实现技术转移的生力军,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创新型国家的内涵,介绍了大学技术转移的基本概念以及我国大学技术转移状况,阐述了大学技术转移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系统研究了大学转移的模式,提出了促进大学技术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党的十八大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特别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对于实现这些目标、实现中国梦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使我国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国家创新体系到创新型国家转变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建立创新型国家,坚持自主创新的核心地位。我国的科技创新工作正在出现由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向创建创新型国家转变,这一转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有重要的哲学基础,实现了由重视创新客体的建设向创新主客体综合发展的转变,明确了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6.
九大问题挑战"创新型国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到2005年底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目标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再次提出:到2020年,中国力争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0-2014年全球创新指数的基础数据和指标体系,运用SPSS软件中的聚类分析功能,对历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全部国家就其各项指标的得分情况逐年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国际划分,监测4个统计期里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情况;将中国与创新领先型国家和其他金砖国家的创新情况进行比较,找出各自的创新差异,进一步分析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情况;运用优劣势分析,选取5年中中国排名最前和排名最后的10项指标,具体分析中国的创新优势和创新不足.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增强综合国力、改变世界竞争格局的决定性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重大战略。比如,2002年欧盟明确提出,欧共体工业振兴的出路在于创建各国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各自国家内部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2004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出台《创新美国》的报告,提出要从人才、投资、基础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使美国成为创新型国家;2005年12月,美国几个参议员联合提出了“2005国家创新法案”。  相似文献   

9.
动力与障碍——从制度环境角度看科技社团创新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确定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未来15年的经济技术发展纲领,在全国迅速激起了新一轮的建设发展热潮。中国科协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要求各级科协和所属科技社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其中,《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学会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对科技社团定位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并提出了建设目标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科技社团”。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这个宏伟目标是中国人民的百年夙愿,也是前贤先烈的血染宏图。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将是中华民族永垂青史的百年伟业,也将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历史性贡献,让久远的后代分享和铭记这个伟大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FONT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军 《科研管理》2011,32(1):79-88
    摘要:我国于2006年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对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越来越大,金融支持已经成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基于我国自主创新金融安排体系建设的要求,对我国金融支持自主创新的功能、存在问题、实现途径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2006年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宏伟目标以来,全国大部分省份(除新疆、西藏外)都把建设创新省份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本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当前,新疆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提出建设创新型新疆的战略任务,对于增强新疆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保持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未来10年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本文基于欧盟创新指数报告2006至2010年的年度报告,定量分析了1995年、2004年及2005年中国创新能力在主要R&D支出国中的排名情况,比较分析了2006至2010年中国创新能力与美国、日本及欧盟的差距,比较分析了2006至2010年中国创新能力与俄罗斯、印度及巴西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创新能力在主要R&D支出国中排名靠后,与美国、日本和欧盟有非常大的差距,在金砖四国中明显低于俄罗斯,与巴西和印度比较接近。本文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现状,推进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我国科技创新现状的科技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并深刻蕴含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是当代中国主动把握全球化创新国际化规律和机遇、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自觉战略选择。在全面审视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科技创新成果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科技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策略,以期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科技人才对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吸收国外发达创新型国家的经验,以完善我国的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机制和提升国家的技术创新水平,本研究首先回顾了管理学与心理学中激励理论对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的启示;然后,总结与梳理了国外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机制对我国的经验借鉴;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制造业基于自主创新的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造业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对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战略地位进行阐释,通过分析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现状辨明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制造业基于自主创新的发展思路,这对我国制造业创新方向的战略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我国创新能力的建设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问题。以金融的视角,参考高端制造业的行业特点,选取集群创新能力的标记指标,进而提出了影响技术创新集群的资本分布、支出结构、金融支撑力度等五大关键因素。通过实证分析,论证这些影响因素与集群创新能力的相关关系,从而从金融支撑的角度解释了我国创新能力落后的主要原因。结合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根据对比分析,提出了高端制造业创新集群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60年科技创新“痛并快乐着”,我们应在快乐中总结成功经验,在困境中迎难而上。从科技成果、科技投入、科技人力资源、创新环境、科技潜在生产力五个方面分析建国60年科技创新的演进特点,指出了我国科技创新的未来战略重点在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  相似文献   

19.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作了"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重要讲话,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之后,引起社会各界热烈讨论,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企业必须把技术创新放在长远发展的头等重要位置。在发展过程中,腾讯公司始终把技术创新放在第一位,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文章最后从企业角度提出了加快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杨文娟  袁鹤馨 《科研管理》2020,41(1):285-288
 深圳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位居全国前列,在科技研发方面投入巨大,有效地提升了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校科研能力和水平。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对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做出重要部署,高等院校基础研究是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单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科技计划实施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加强基础研究战略部署以及高校尖端人才引进和发展的需求,所以深圳亟需优化科技计划支持体系,科学布局基础前沿科学研究领域,进一步促进高校科学研究的发展,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作为一所深圳市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创新型大学,它肩负着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的使命,并致力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本文作者将以它为样本作为深圳市高校典型展开分析。通过研究高校申请深圳科技计划,分析高校项目获批情况,为深圳强化基础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出几点建议:1)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2)孔雀团队引进增加应用基础和产业化分类。3)强化对市重点实验室的定期评估考核和调整。持续增强高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科技计划,支持深圳市高等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