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专利数据的中国产学研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学研合作是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通过对专利数据的分析发现:过去20年间我国产学研合作申请的专利数量从1985-1998年变化很小,从1998年后开始呈现上升的趋势;产学研的发明专利比例高于一般专利中发明专利比例.进一步对北京等8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和产学研发展情况进行的比较研究显示,区域创新能力强的省份,其产学研合作也相应较为活跃.  相似文献   

2.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界定跨区域产学研合作的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并以网络检索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跨区域产学研合作现状和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和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合作数据对我国跨区域产学研整体合作成果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将官方和自发跨区域产学研合作情况进行系统研究。得出目前我国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已经日益频繁,但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和地理位置远近的影响;未来的产学研合作网络构建更应充分考虑不同省市对外产学研合作联系的紧密度;政府要积极发挥区域之间间接连接的"桥梁"作用,引导自发的跨区域产学研合作标准化,进而实现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0-2009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首先运用基尼系数、σ收敛和β收敛方法对中国区域产学研合作活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动趋势进行客观描述,然后采用多元阶层回归方法,从区域社会资本、技术能力和经济环境等角度分析区域产学研合作活跃度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产学研合作活跃度存在空间分布的集聚特征,东部产学研合作比较活跃,中部次之,西部不太活跃;从变动趋势来看,全国和东西部地区产学研合作活跃度的非均衡性总体呈发散趋势,中部则存在收敛效应。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学研合作活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动趋势受区域社会资本(信任、规范和社会网络)、技术能力(RD存量和RD人员数量)和经济环境(高技术产业规模和出口经济规模)以及企业所有权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ICT领域产学研联合申请的SIPO授权专利为样本,按照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的组织类型区分产学研合作模式,首先从宏观上分析比较我国ICT产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演进路径;然后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微观上研究产学研合作网络整体结构及其时空演化,进而对产学研合作深度、广度及效率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ICT产业的创新主体已由大学转变为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经历了由以大学、研究所为核心的合作模式到以企业为主导的合作模式的转变。产学研合作网络呈逐渐增大趋势,且整体上表现出较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网络集聚程度较低,但网络连接效率较高。说明我国ICT产业中参与合作研发的大学、研究所、企业数量日益增多,知识转移效率较高的产学研合作网络已形成,这为充分调动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开展更加广泛、紧密、深入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经济地理研究的"演化转向",定量揭示中关村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时空演化,对中关村制定产学研合作政策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本研究在定性分析中关村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与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企业视角揭示中关村产学研内部、外部合作创新网络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中关村园区规模的快速扩张,中关村产学研合作范围快速扩大、合作规模显著提高、合作网络越加复杂;(2)海淀园与朝阳园是中关村产学研合作最集聚的区域,中关村产学研内部合作创新网络形成显著的"中心—边缘"网络模式;(3)中关村产学研外部合作创新网络外向演化趋势明显,2013年对中国东、中、西部都产生了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复杂自适应系统的角度出发,建立描述科研合作申请有效专利这个复杂网络的双粒子图演化发展模型,用1993—2012年期间授权的5 470项产学研合作有效专利建立合作网络,探讨产学研合作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我国产学研合作网络具有由他组织向系统自组织和无标度演化的特性,显示较好的幂律分布,但整个产学研合作网络具有明显的外力驱动性;从网络的整体状况来看,产学研合作关系不够紧密,子网络单位化趋势明显,网络中知识流动性低。  相似文献   

7.
合作创新网络结构演化特征的复杂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霞  陈凯华 《科研管理》2015,36(6):28-36
"大科学"时代,创新网络结构逐渐成为创新能力的关键决定因素,其演化特征的测度与评价也成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新方向。本文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选择我国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为研究对象,以广泛用来研究合作创新的代理指标——专利联合申请为切入点,借助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我国ICT领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和结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ICT领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规模呈增大趋势,复杂网络特征显著,具有明显的小世界性和无标度特征。本文的发现对改善我国ICT产业产学研合作的管理与政策发展以适应这一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演化趋势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通过了解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以及世界范围内产学研合作发展的趋势,为我国产学研合作提供参考。文章运用历史法、文献法等定性研究方法,总结了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相对比较成熟,政府重视、合作环境优越、合作各方积极性高等现状,得出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的合作对象向官产学研合作方向发展,合作规模向大规模、聚集的方向发展,合作范围向跨国、跨领域方向发展,鼓励研究人员自由流动等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分析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给出了培育网络组织意识、完善产学研合作服务系统、加速完善产学研投融资机制及联合各方资源促进企业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997—2011年的授权发明专利数据,运用科学计量方法,分析探讨了我国城市间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基本特征,并对城市间产学研合作专利的知识辐射距离、知识流动方向及其演化趋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间产学研合作专利数量整体保持增长趋势,但随着城市间地理距离的增长,产学研合作专利数量出现先增后减的现象。受科教资源和经济资源地理分布不平衡的影响,各城市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分别担当了知识流入方、知识流出方以及知识流入与流出双向互动的节点作用。此外,城市间产学研合作专利的地理空间分布与知识辐射距离也存在较大的行业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1998-2008年中国29个省市高校与企业的面板数据,以产学联合申请专利数为产出变量,通过构建随机前沿知识生产函数,探究了“模式Ⅱ”情境下应用导向、跨学科研究、参与者异质性、组织多样性对知识生产效率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区域间知识生产的平均效率及影响因素的边际效应。研究表明:我国区域知识生产效率水平的格局为:东部>中部>西部;“模式Ⅱ”情境下企业的人才与资金投入对知识生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高校知识存量对产学合作中的知识生产贡献度更高,并且该过程具有规模报酬递减的属性;应用导向等影响因素对知识生产效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存在区域与时效上的差异性,应用导向与参与者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边际影响较大,东部地区企业参与知识生产的边际效果高于中西部地区,政府介入产学合作对中西部地区知识生产具有长效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樊霞  黄妍  朱桂龙 《科研管理》2018,39(1):34-44
以生物技术领域为例,在运用平均技术共现率(MTCR)和平均技术共类指数(MTCI)对生物技术领域专利技术进行共性特征的分析基础上,引入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相同基本特征下的产学研合作专利、企业-企业合作专利、企业单独申请专利的技术共性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检验了产学研合作对生物技术领域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效用。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对生物技术领域共性技术研发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不同技术领域以及不同国别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在发挥产学研合作积极作用的同时,应考虑不同技术领域特点和区域政策的情景差异,从而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突破,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朱桂龙  杨小婉 《科学学研究》2019,37(6):1062-1070
在产学合作过程中,合作双方目标属性的不同使得知识披露策略的选择上有所差异,追求独占的企业和追求开放的高校如何寻求一个平衡是本文的关注点。本文采用负二项分布模型和泊松分布模型研究企业的四种不同知识披露策略对产学研合作的影响。以专利策略为参照组,研究发现论文策略和专利-论文组合策略更能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的提升,而专利策略比保密策略则更能促进产学研合作深度的提升。同时还发现,在同一类型的知识披露策略下,研发强度越大的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广度越大,但产学研合作的深度越小,而处于同一研发强度水平的企业,选择趋于开放的知识披露策略比选择趋于独占的知识披露策略更有助于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本文对于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权衡独占和开放的关系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广东省省部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为例,实证检验了地理距离对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地理距离对专利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理距离对新产品产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产学研合作促进政策应根据不同创新目标而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5.
张亚峰  李成龙  肖利 《科研管理》2021,42(5):133-142
国际科技合作是促进国内技术创新的重要路径,而国际专利合作申请是国 际科技合作的重要体现。本文选择瑞典的优势产业技术领域,基于 1988年至2017 年瑞典、中国申请及合作申请的 PCT 专利和 EPO 专利,对专利申请及合作趋势 进行分析。剖析了我国企业与瑞典在专利技术创新方面的差距及在专利合作中存 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开展对瑞典科技与经济合作提供参考。尤其是 在中美经贸关系紧张背景下,探讨与关键性小国的合作对我国深化对外科技合作 战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产学合作提升专利质量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萧萧  朱桂龙 《科学学研究》2019,37(8):1461-1470
企业自主研发和产学合作之间的关系一直得到广泛关注,但是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研究尝试基于专利引文结构视角,以专利质量为切入点,运用中国2006-2010年在PATSTAT上的专利数据,考察高校、企业、产学合作对专利质量的影响。并根据专利前向引用和后向引用中位数,将专利质量分为技术独特者、技术先驱者、技术模仿者和技术促进者四种类型。研究发现:总体而言,高校独立研发对专利质量的提升无显著的正向影响,更趋向于技术先驱者;大企业独立研发对专利质量的提升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更趋向于技术独特者及技术促成者;产学合作对专利质量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尤其是对中小企业专利质量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本研究对有效实施专利分类管理及识别潜在产学合作伙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专利地图的我国汽车产业区域合作与专利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利用我国2007—2016年汽车产业专利申请数据和2016—2017年汽车产业最新申请的发明专利数据,基于文献计量和文本挖掘法,绘制相应专利地图,分析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现状,区域分布与合作情况,技术研发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指出我国汽车产业在过去十年技术研发水平显著提升,但区域合作仍显不足,应以区域发展政策为契机,围绕优势技术和龙头企业,构建共性技术平台推动汽车产业的区域性合作。并围绕自动化、智能化、环保性和安全性在汽车产业相关领域进行专利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8.
促成衍生公司产生的因素:产学合作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力  聂鸣 《科研管理》2009,30(3):146-153
摘要:产业和学术界之间的知识转移促进了学术方拥有知识的商业化进程,有助于增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成为技术管理研究中较为关注的方面。衍生公司正是技术转移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一种令人满意的结果,而“产学合作”这一组织机构正是衍生行为的温床。本文从产学合作机构的视角,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便利于技术转移和衍生公司产生的各种动因研究,提炼了影响产学合作机构创建衍生公司的关键因素,选用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估计结果进行了讨论,为创造优化的“衍生环境”提供了依据,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武兰芬  姜军 《科研管理》2006,41(2):142-151
本文以2002-2016年间的学术文献和专利两种数据源为基础,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论文作者所属机构与专利权人、作者与发明人、学科与技术领域等多维视角,对全球云计算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创新合作网络进行数据挖掘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云计算论文作者及所属机构间的合作更普遍;专利权人合作网络呈现分散的小网络特点,专利发明人合作关系更密切且群体性更强;云计算的基础学科是计算机理论与方法、电气与电子工程和计算机信息系统,而核心技术是数字计算机和电话与数据传输系统。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建立基础创新与应用创新的对接和融合,利用合作网络分析发掘重要的创新竞合对象,精准定位领军人才和创新群体,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等促进中国云计算协同创新与产教融合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晓红  张奔 《科研管理》2018,39(2):135-142
本文利用2007-2014年我国88所高校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Sys-GMM)模型方法,实证研究了校企合作活动对我国高校科研绩效的影响,以及高校类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校企合作对高校科研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2)高校类型对校企合作与高校科研绩效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产学研合作理论,同时对高校制定及完善校企合作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