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党兴华  肖瑶 《科学学研究》2015,33(12):1894-1908
技术创新网络治理是维持网络稳定及促进网络中知识信息流畅运行的核心问题,但现有文献在研究其构成及影响路径方面相对缺乏。文章基于非契约治理中核心要素并从跨层级视角出发,将创新网络分为网络层级、二元合作层级及企业层级,并运用HLM分析方法研究位于不同层级的结构机制、关系机制及学习机制自上而下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二元关系机制互惠规范在宏观文化和信息共享间存在中介作用更强,共同信任在伙伴声誉和知识转移共生间存在中介作用更强;同时,二元学习机制在二元关系机制与企业学习机制间也存在类似中介作用。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网络成员利用不同机制通过更有效的治理路径促进治理目标的实现,为创新网络中存在于不同层级的治理机制选择,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及竞争优势的获得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政策的实施,探索出较成熟水环境网络治理模式。以墨累——达令流域水环境治理实践为例,剖析了澳大利亚流域水环境网络治理中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企业及公众等利益主体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网络结构关系,探讨了流域水环境网络治理的信任机制、学习机制、协调机制等机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赵鹏飞  文金艳 《科技风》2012,(18):21+25
网络治理作为一种以协调与维护为目的的新型治理已成为治理技术创新网络的有效模式。不同的网络结构特征,其治理机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从而产生有差异的网络治理效率,强连接、高密度、高中心度的技术创新网络更易于产生信任机制、约束机制、互动机制和权力机制,有效防范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提升网络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PPP模式共生网络的构建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项目建设与运营中的各种波动将会威胁共生合作网络的正常运行,在此过程中共生网络弹性体现出来的正向能力对PPP项目发展具有极大影响,本文认为有必要对共生网络弹性能力进行评价与管理。通过建立网络弹性能力评价框架,对已有PPP智慧生态治理项目利用改进的熵值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结果显示有25%的人认为PPP智慧生态治理项目共生网络弹性能力很高,31.7%的人则认为共生网络弹性能力较高。本文认为将此结果推广至PPP智慧生态治理体制中,一方面能够丰富共生网络弹性能力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能够深化生态治理供给体制改革,建立多维的现代化弹性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网络治理以及核心企业在技术创新网络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随着更广泛、更复杂的合作研发活动的深入开展,网络中的知识权力开始受到关注。在技术创新网络的背景下,从理论上分析了技术创新网络知识权力及其分布、核心企业运用知识权力进行网络治理的主要方式以及创新网络稳定性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理论模型及相关假设。实证结果表明:知识权力集中度与网络稳定呈倒U型关系,与强制式治理正相关,与协商式治理负相关;强制式治理与网络稳定呈倒U型关系,而协商式治理与网络稳定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治理机制、组织学习与创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企业治理机制与创新关系研究中引入探索型学习与应用型学习,重点分析了不同治理机制通过探索型学习与应用型学习影响突变创新、渐进创新选择的过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治理机制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理论框架,揭示了治理机制影响创新活动的路径和机理。  相似文献   

7.
西宝  陈瑜  姜照华 《科学学研究》2016,34(11):1615-1624
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治理是满足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然而技术治理缺乏一个清晰的概念框架。以协同治理为理论基础,基于技术治理问题"结构-过程-关系"研究框架,认为该框架隐含"价值"要素的后置情境,特别在中国背景下,价值后置给技术政策过程实施产生冲击和扭曲。因此,提出"价值-结构-过程-关系"技术协同治理框架与机制,以解释协同治理主体结构间如何调节、塑造治理技术的形式以及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网络的角色与关系,以期提高技术政策可接受度。研究结果认为技术协同治理框架应包括科技人员、科协、政府、企业、高校、金融部门、中介等社会组织及公众、国外部门八个主体;技术协同治理机制应包括问责机制、参与机制、评价机制、交流机制以及共享机制。研究结果建议技术协同治理框架与机制可以应用、复制类似的政府治理问题,以供例如我国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城市化协同治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创业能力不足是我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深层原因。积极推进资源型企业群落创业,提高创业扩散能力,是实现资源型群落产业转型的关键。基于资源型企业群落内在的知识网络、商业网络、社会网络的具体特点,深入分析了政府、市场、社会网络治理对于提高资源型企业群落创业绩效的适用范围,提出了建立政府、市场、社会网络治理相结合的动态相机综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网络环境中的舆论极化与语言腐败存在共生现象,会破坏网络信息内容生态,引发网络安全风险。分析其共生关系,掌握二者相互作用机制,是对其进行有效治理的前提。[方法/过程]对舆论极化与语言腐败的现实表征划分层面进行梳理和案例调研及分析,划分出两类共生现象并归纳出四条作用链路,总结出各链路的运行规律,阐明了二者共生现象对网络信息内容生态造成的具体影响。[结果/结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下舆论极化与语言腐败存在“啮合传动”的共生关系,会形成互为因果、彼此促进的正反馈调节。治理时要国家、平台、用户协同参与,依据其规律从预防、应对、善后方面进行全流程管理,打造纵横交错的治理体系以保护网络安全、清朗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0.
探讨网络组织结构及其治理机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通过调查问卷,对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网络密度、联系强度、稳定性、居间性和资源丰富程度等网络组织结构特征变量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信任机制、声誉机制、学习机制、协调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对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正向影响。最后,进一步对如何有效治理网络组织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环境下,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开发利用"等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科技园区发展"四众"新模式逐步兴起。当前科技园区存在运营模式混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尚未形成风险投资网络、科技与对应科技产业发展结合度不紧以及产业转型升级难等问题。可以通过探索科技园区运营模式、创新园区发展空间、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和壮大优势主导产业与"四众"新模式的紧密融合,寻找科技园区发展动力转换机制,提出有效应对策略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中外企业孵化器研究的不同特点,以"孵化器"为主题词,对2 311篇CSSCI论文和1 897篇SSCI论文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发现:中国企业孵化器的研究热点聚焦于生态工业园研究、大学科技园创新研究、园区发展模式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国外孵化器研究热点则在于创新创业研究、工业共生研究、自然保护研究和技术转移研究。中外企业孵化器研究均比较重视可持续发展;但国外更加关注以技术这一创业要素为中心的实质研究,研究主题独立清晰,而国内研究侧重于对创业主体不同层面的表象研究,研究主题相互交叉。我国的研究应从表象研究向实质研究过渡,形成清晰的研究脉络。  相似文献   

13.
在探讨价值网络形成及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价值网络共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Bootstrap方法对所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价值网络共生对企业能力和企业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地,价值网络共生通过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网络位势不仅显著调节价值网络共生与企业能力、价值网络共生与企业绩效的直接效应,而且对企业能力在价值网络共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具有显著调节作用。据此,结合当前产业发展背景,为促进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安建设国家硬科技之都,不仅具有优势的科技智力资源和发达的科技园区支撑,而且发展硬科技产业的政策环境良好。西安要紧紧抓住我国创新驱动的机遇,以制定硬科技产业发展规划为引导,科学确定市内硬科技产业发展的重点,以提高硬科技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硬功夫为重点,正确选择西安硬科技产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图,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提高硬科技成果的本地转化率,以科技园区和西咸新区为依托,加快建设硬科技小镇和硬科技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5.
生态工业园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目标是通过产业共生最大限度地降低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出产业共生的"技术创新悖论"问题,通过对产业共生与技术创新关系的辨析,揭示了当前生态工业园效率低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6.
产业群共生环境下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产业群特征.群内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保持已经取得的竞争优势,持续做大做强.以学习网络为基础的共生环境是群内企业发展战略的起点.基于共生环境,讨论了在产业群不同演进阶段企业所需核心能力的不同.将应对共生环境的重点放在合作之上,建立知识联盟并寻求知识领导地位,开展国际间合作,不断拓展企业学习网络是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产业群内大型企业发展战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五大”新发展理念,将创新放在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推进京津冀一体化,不断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更是需要技术创新为其提供强劲的内在动力。本文构建了技术创新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理论模型,揭示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作用,进而采用京津冀1985-2016年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技术创新与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教育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升,都会加速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步伐,特别是科技水平对于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应增加教育和研发支出,强化人力资本培养,以技术创新带动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以制度创新带动技术创新,从而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内部动力和外部环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技术创新,进一步推进京津冀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相似文献   

18.
孟庆涛  徐雨森  李海波 《科研管理》2020,41(10):156-163
基于科技服务组织在“科技活动”与“产业活动”中的介入程度,通过多案例研究归纳了四种组织类型并总结了相对应的支撑能力组合。得出以下研究发现:一是基于科技服务组织与创新链上不同主体共生程度的差异的分类视角,把科技服务组织分为前向共生型、后向共生型、双向共生型及平台搭建型组织;二是总结了不同类型科技服务组织所需的主导和辅助支撑能力组合,其中主导支撑能力分别为“知识协同能力”、“产业共生能力”、“全面协同能力”以及“信息聚合能力”;三是在开放经济背景下,所有类型的科技服务组织都需要高度重视“国际联接能力”。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分布特点及经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先行者山东省为省域案例,系统梳理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的4个发展阶段,阐释其空间分布特点及产业特征,并基于DEA模型从总体运行水平、规模报酬趋势等方面对山东省各地市的园区运行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效率总体较好,但个别园区由于投入结构与投入规模不合理致使园区DEA无效。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问题,结合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实践及经验,提出注重科技资源投入效率、完善园区管理体系、促进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建议,为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广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加强粤港科技合作对促进两地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区域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按照粤港科技合作的发展演变过程,可将粤港科技合作划分为自发合作、政策引导和全面合作三个阶段,研究发现,在不同阶段,粤港科技合作的内在驱动力、合作模式及合作内容等均有很大差异,从最初的粗放式民间自发合作逐步发展到了现今的政府引导为主、市场发挥调配作用的全面合作阶段,并在科技制度创新、创新资源融合及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成效,但是也存在诸如微观合作机制不健全、合作"渠道"不畅通、联合攻关能力不强等问题,最后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