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突变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产生过程的尖点突变分析模型,选取知识存量作为技术创新产生的状态变量,选取协同效应和研发投入力度作为控制变量,并应用尖点突变模型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的产生过程。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提高技术创新产生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提高创新能力和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立足于知识聚合视角,在分析技术创新熵变和突变特性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形成机理进行隐喻分析;借鉴突变理论中的尖点突变模型构建技术创新形成机理模型,并选取系统内部知识为状态变量,系统外部知识引起的负熵和系统内部知识引起的熵增为控制变量,深入分析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形成机理由技术创新孕育阶段、渐进性技术创新形成阶段和突破性技术创新形成阶段三个环节构成。最后从构建系统内部知识共享机制、增加系统外部知识引入、建立系统内外部知识聚合机制及完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技术创新形成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3.
赵驰  周勤 《软科学》2011,(10):94-100
结合企业演化内外部的环境变化,通过构建一维状态空间的基本演化方程和势函数,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自组织结构模型———尖点突变模型。通过分析企业成长驱动力及其成长路径的选择,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明显的自稳定成长和自重组成长的两阶段成长特征;(2)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渐变式累积成长阶段,知识资本存量的运动轨迹是一条"S"曲线;(3)进入到技术创新为主的突变阶段,正负熵决定了企业成长路径是否发生突变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4.
虚拟研发团队在其运作过程中由于受到内部协作和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其生存能力会发生突变现象.通过应用突变理论构建虚拟研发团队生存能力弱化的尖点型突变性模型,并应用尖点型突变模型直观、合理地解释虚拟研发团队生存能力弱化的突变过程,最后提出对虚拟研发团队生存能力发生弱化突变的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5.
突变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突变理论的概念、演变过程、基本原理以及初等突变理论的基本突变类型,介绍了尖点突变模型及相关性质.对前人在突变理论应用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其中不足之处,并展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能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创新成为知识经济中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技术创新过程是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知识管理伴随知识经济产生,以提高知识活动效率和效益为目的,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管理的有效方式。在浅析知识管理内涵及其国内外发展、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概念以及两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过程模式、速度、类型和开放性等的影响,深入研究了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影响产生的机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煤与瓦斯突出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利用突变模型原理建立突变模型,通过分析突变模型,确定煤与瓦斯突出尖点模型,把围岩应力与应变作为控制参数,采矿活动作为状态参数,分析研究煤与瓦斯突出参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综合客运枢纽内部行人流流量、密度、速度参数的关联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枢纽内部行人流运行状态尖点突变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了行人流状态变化过程。以某大型客运枢纽调研数据为基础数据,进行了突变模型模型验证和相关参数标定。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进行行人流运行状态识别研究。  相似文献   

9.
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能动效应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在浅析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概念和两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分析技术创新过程模式、速度和类型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能动效应,深入研究了能动效应产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治理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企业治理机制与企业创新关系研究中引入经营管理者行为这一独立研究变量,综合几种治理机制,重点分析了不同治理机制如何通过经营者的行为(关注企业长期发展和能力的发挥)对企业突变创新、渐进创新选择产生影响。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尝试建立治理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关系的分析框架,并揭示企业治理机制对创新活动的影响路径和机理,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种业技术创新效率提高,基于2013—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种业企业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和动态分析,并运用面板Tobit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分析政府补贴与市场集中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种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偏低,全要素增长率提高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创新;市场集中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负面影响;政府补贴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但效果会受到市场集中度的调节,市场集中度过高会抑制政府补贴的积极效果.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加强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的协调和控制种业市场集中程度等促进我国种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韩兵  苏屹  李彤  万民 《科研管理》2018,39(3):11-19
高技术企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等特点,是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在国家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在考虑时滞效应的基础上构建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两阶段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应用动态两阶段DEA模型对两个阶段的绩效进行评价,通过对我国27个省域2012-2015年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全面分析各省高技术企业在技术研发以及技术转化两个阶段的效率。研究表明:我国各省之间的高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水平上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大部分地区的高技术企业存在重视中间成果而忽略商品化产出的问题,需针对不同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差异性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对策。研究成果为更客观的评价我国不同地区间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供了工具,为不同地区制定相应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剑文  范莉莉  刘璐 《科研管理》2021,42(10):85-96
根据熊彼特关于"创新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之新的整合’"这一经典定义,构建了创新绩效函数W_i=F_i(X_1,X_2,……X_n),其中(X_1,X_2,……X_n)为企业拥有的n个创新要素,W_i为创新绩效。本文研究(1)发现在创新绩效函数中,F_i为(X_1,X_2,……X_n)的整合方式,表示在企业各种创新要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只对这些要素进行不同整合就会为企业带来不同创新绩效,而技术创新模式正是对创新要素进行整合的方式,因此F_i即是技术创新模式。(2)提出如何选择企业最优技术创新模式的原理,即在企业(X_1,X_2,……X_n)不变条件下,能为企业带来最大创新绩效W~*的技术创新模式,就是该企业最优技术创新模式F~*_i。由于F~*_i具体关系式不易清晰界定,故本文将F~*_i的求解过程视为一个黑箱,对其进行了整体拟合。(3)根据最优创新模式选择原理,在建立并评价X、Y、Z、W、F_i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最优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模型。(4)收集川酒企业样本数据,实证分析川酒企业最优技术创新模式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绩效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影响因素众多,研发投入是根本。企业管理行为研究中,成本粘性研究是揭示企业“管理黑箱”的重要路径。选取2015-2019年我国工业上市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WEISS模型计量企业的研发成本粘性程度,并建立研发成本粘性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企业研发成本粘性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成本粘性普遍存在于我国上市企业中,且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有助于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这一正向影响作用机制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其次,在企业规模效应和融资约束条件下,研发成本粘性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仍显著存在但效应相对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体系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劲  姜涛  张朋伟 《软科学》2002,16(4):80-83
技术创新已日益成为国内外企业发展的焦点话题,被视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但如何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估,或者说如何持续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如今已成为制约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的一道鸿沟。本文的目的就是力图在借鉴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为我国企业设计出一套适合国情、易于实践操作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动力因素,构造了一个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模型,然后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研究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本文为我国政府科技政策的制定,以及企业强化自身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测量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整合企业技术创新要素观、过程观和绩效观,提出NIS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建立EKV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合成贵州省企业TSI指数。研究发现,2006-2018年企业TSI指数由58.35%提高到80.54%,其中创新要素整合力、创新知识再造力和创新价值实现力与全国水平差距缩小到3.92%、19.5%和34.96%。通过评价指标的贡献率和敏感度找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和关键敏感指标,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2013—2017年我国智能制造上市企业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交叉效率模型对样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其次通过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及程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智能制造上市企业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差距较大且整体效率偏低,年平均效率集中在0.35~0.4之间,但随着时间推移,整体呈上升趋势;甄别影响因素发现,企业偿还能力、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营运能力、企业规模和智能制造领域核心产业的市场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均有正向影响,其中企业运营能力影响显著,而企业规模影响较小。最后就提高我国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产业群的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伟  黄鲁成 《科研管理》2002,23(4):30-34
技术创新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技术创新是我国企业在新经济时代面临的现实选择,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拥有不同的优势。现有的技术创新研究基本上是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分裂开来,单纯从市场或市场组织方面孤立地研究某一种类型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情况;而在有关的产业群研究中,又都是从区域经济的角度,从小企业群集的角度来分析,而很少考虑从技术创新的角度,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协同竞合角度来分析,本拟就国内相关研究进展综述,从而给基于产业群的技术创新研究提供立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首先分析了模块化对于一流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构建了基于平台模块化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探讨了其在模块化嵌入下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践和演化轨迹;其次,围绕“用户协同-资源协同-组织协同”三个维度,归纳对比了产品模块化、组织模块化和平台模块化下案例企业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效应。研究发现:产品模块化、组织模块化可以被赋予调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功能,而平台模块化既有利于推动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从“面对面”转向“背靠背”的合作创新,也能通过开放企业平台资源来激发合作伙伴的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