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战略协同的概念引入到项目组合选择问题中,定义协同度函数和有序度的概念,分析拟配置项目的环境适应能力和项目间的战略协同关系,以战略目标为序参量构建基于战略协同度的项目组合配置模型,用战略协同发展度来度量协同效应,解决多约束、多关联、多目标的项目组合配置问题;并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是对传统多项目管理的拓展,是未来企业实施战略项目化管理的趋势和难点,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综述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以战略为方向的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概念,分析流程、资源以及组件功能等项目组合配置主体的协同进化模式,设计以战略为方向的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流程,引出涵盖耦合效应、集聚绿洲效应、协同创新效应以及荫庇效应在内的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效应概念,在分析各进化效应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持续优化策略,为现代企业进行战略导向下的项目配置管理提供可供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是对传统多项目管理的拓展,是未来企业实施战略项目化管理的趋势和难点,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综述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以战略为方向的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概念,分析流程、资源以及组件功能等项目组合配置主体的协同进化模式,设计以战略为方向的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流程,引出涵盖耦合效应、集聚绿洲效应、协同创新效应以及荫庇效应在内的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效应概念,在分析各进化效应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持续优化策略,为现代企业进行战略导向下的项目配置管理提供可供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绿色理念的发展,在协同视角下进行绿色项目组合配置成为组织管理的挑战,对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项目组合配置和绿色理念的基础上,分析绿色项目组合配置的概念和内容,提出绿色项目组合配置协同管理内涵,分析绿色项目组合配置协同管理的过程和评价框架,指导组织在绿色协同视角下进行项目组合配置实现组织战略目标,为现代企业实施项目组合配置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8,(4):1-6
从匹配视角出发,构建协同创新项目社会网络参与方选择决策模型。将协同创新项目社会网络节点实现其角色责任的能力归结为个体属性能力、关系适配能力和网络结构能力,基于结构熵权法和三角模糊评价法构建匹配度测算模型。通过多案例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参与方选择提供结构化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绿色理念的发展,在协同视角下进行绿色项目组合配置成为组织管理的挑战,对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项目组合配置和绿色理念的基础上,分析绿色项目组合配置的概念和内容,提出绿色项目组合配置协同管理内涵,分析绿色项目组合配置协同管理的过程和评价框架,指导组织在绿色协同视角下进行项目组合配置实现组织战略目标,为现代企业实施项目组合配置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保证R&D项目组合与企业经营战略之间的协调一致是确保企业长期发展、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在理清了技术战略管理、R&D项目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协同关系的前提下,根据测度标准的筛选方法,构建了R&D项目组合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协同测度标准体系和评价方法,为诊断与矫正R&D项目组合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梯度维度、关联维度、驱动力维度3个方面入手,分析我国区域间国防经济协同发展模式,对比分析这些协同发展模式的特点、不同维度组合。研究发现:区域间国防经济协同发展是多种发展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梯度协同发展和平等协同发展、纵向协同发展和横向协同发展在其初级阶段都需要依靠政府协同发展,然后逐步过渡到政府协同发展与市场协同发展并存的状态;每种协同发展模式都是以加强区域间国防经济合作为主线的,其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区域间国防相关资源的优化配置,强化区域间合理分工,以增强区域间各地域国防经济竞争力,最终实现各方共赢。  相似文献   

9.
利用协同学思想,建立要素和高技术制造业子系统发展指标体系,基于目标规划评价模型的主旋律分析方法,识别子系统序参量,运用TOPSIS、灰色关联和距离协同模型及熵理论构建要素与产业协同度测度模型,并将京津冀作为实例进行分析。通过对2009~2013年相关数据研究表明:近5年京津冀三地要素与高技术制造业综合协同度均呈上升趋势,北京增速领先天津、河北;2012~2013年天津制造产业与水资源、对外开放程度协同度下降,河北制造产业与水资源、能源及信息化要素的协同度下降均导致两地综合协同度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知识链是以实现知识创造与知识协同为目的,知识链在知识协同时存在一定风险,为了降低知识链中知识协同风险,构建了知识链中知识协同风险评价与控制模型。首先在知识创新视角下确定知识链中知识协同风险评价体系,主要分为知识本身风险、技术风险、组织合作风险、人员风险四大类风险,然后利用改进直觉模糊评价方法和熵权法、变异系数相整合的组合赋权法,得出了知识链中知识协同风险最终组合权重系数,再运用改进的DEMATEL方法对网络舆情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综合影响度计算,得出知识链中知识协同各风险因素综合影响度,并构建基于激励机制、知识共享程度、知识联盟的知识链中知识协同风险管控模型。结果表明,知识共享能力、知识内隐性与转移能力、知识协同意愿、利益分配的明确性、知识学习能力是知识创新视角下知识链中进行知识协同的重要风险指标,该评价与管控模型有效减少了知识协同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解学梅 《科研管理》2015,36(2):69-78
基于长三角1206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研究了企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与协同程度的交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主体支撑因素、政策环境因素、协同机制因素和关系网络因素;(2)企业协同程度主要包括方式协同、企业-企业协同、企业-研究机构协同、企业-高校协同、企业-中介机构协同、企业-政府协同、要素协同和空间协同八个维度;(3)企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与协同程度之间基本呈现正相关关系,其中,政策环境因素对多维协同程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由技术创新、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协同发展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六大高耗能产业2004~2014年总体协同度呈现上升状态,但各产业均出现协同度下降的年份,主要是研发投入不稳定、企业管理疏漏等造成各子系统有序度降低,导致产业协同度降低。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高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是由于技术创新子系统有序度低,导致与技术创新子系统有关的协同度都较低,表明提高协同发展水平的关键在于提高技术创新的发展水平。各高耗能产业需要针对各自的短板进行改进,提高系统总体的协同度。  相似文献   

13.
解学梅 《科学学研究》2013,31(12):1907-1920
 基于对都市圈协同创新概念和特征的解析,阐述了都市圈协同创新效应的内涵与运行机制,构建了都市圈协同创新效应模型,剖析了都市圈协同创新效应的内在机理。研究指出,协同创新效应模型是由创新主体协同、资源要素协同、协同方式和空间协同四个维度通过维度间的协同互动和维度内的耦合关联构成,以“协同效应”最大化为目标,以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关系”为纽带,将不同的创新主体纳入到都市圈协同创新网络中。研究指出,都市圈协同创新效应的产生取决于圈内创新要素的耦合及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协同链接所产生的“外溢效率”,依赖于圈内技术扩散、知识溢出和信任承诺机制的有效性和圈内良好的制度环境。因此,区域政府要进行制度创新和构建有效的协调机制,以提升整个区域以及企业的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关系及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出两大产业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据此建立了基于DEA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效率评价模型。基于全国30省市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归纳出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效率及协同发展的基本特征,揭示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分析了部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效率低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选取指标体系,运用距离协同模型对京津冀1995—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反映此间的区域协同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995—2000年,京津冀发展度缓慢增长,协同度变化较小;2001—2003年,协同度有小幅提升,发展度开始加快增长;2003—2010年,发展度快速增加,协同度快速下降;2010年之后发展度增长有所放缓,协同度稍有提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逐渐开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浩昌  李廉水 《科学学研究》2018,36(10):1889-1895
知识创新的创新主体是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品创新的创新主体是企业。要想实现协同创新发展,其关键在于促进知识与产品创新的协同发展。运用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和距离协同模型的测度方法,本文分别对2006-2015年我国高技术企业知识与产品创新协同发展能力进行了总体、分地区以及分省级的测度分析。结果显示:(1)全国总体高技术企业知识与产品创新协同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但其综合发展程度明显低于其综合协同程度;(2)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企业知识与产品创新协同发展能力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处于领先,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3)各省级高技术企业知识与产品创新协同发展能力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且较不均衡。基于上述结论,得出促进我国高技术企业知识与产品创新的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启示:一、加强对高技术企业知识与产品创新进行有效组合和匹配,提升其知识与产品创新的发展速度;二、统筹兼顾,实施差异性地区政策;三、集中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供应链的协同性进行测度,可以据此分析供应链的协同状态或者效率问题。运用协同学理论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供应链协同状况,提出了基于关系资本和互动学习的供应链协同性评价模型。计算各子系统(要素)的有序度,然后求出系统的协同度。考虑供应链协同的特点和影响协同的关键要素(序参量),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建立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在指标赋权上,考虑到单人评估的主观性等问题,引入多专家共同评估的群组决策方法,将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赋权法和专家聚类赋权法相结合。对以Z公司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进行协同性评价的实证研究,检验指标体系和模型的有效性,总结研究结论,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知识链成员的战略差异对成员间的知识协同效果的影响。基于协同学原理,以目标协同、利益协同、资源协同、组织结构协同为战略协同的前置变量,构建基于战略协同的知识协同过程模型,探究战略协同与知识协同的内在联系并运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知识链战略协同以目标协同、利益协同、资源协同、组织结构协同为前置变量,平衡知识链各主体间的战略差异,促进知识链知识协同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孟凡生  宋鹏 《科研管理》2020,41(3):151-163
协同理论为新能源装备智造化转型提供新思路。基于新能源装备全生命周期,试突破常规智能制造系统边界,从目标、流程、信息和资源等四个维度分析了协同智造基本活动并识别关键智造技术,将协同智造主体划分至云平台、研发平台、信息平台、制造平台、服务平台和资源平台等六个主要模块,通过关键智造技术嵌入应用构建离散式新能源装备协同智造体系,使智造主体通过各平台实现“四维协同”模式。基于“四维协同”构建新能源装备协同智造体系运行的要素指标体系,运用引入差异化权值的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模型确定要素权重。实证表明,目标协同和信息协同是影响新能源装备协同智造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