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吕疆 《西藏科技》2011,(7):64-66
一、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建立了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3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4个自治区与中国科学院共建实验室;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加快,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2家企业的研发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西藏(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积极推进西藏科技孵化器和科技产业园建设。  相似文献   

2.
广东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各类创新要素与资源汇集、融合的重要载体,成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从战略地位、整体水平、发展模式、创业氛围、带动效应等方面全面分析广东省孵化器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优势、机遇、挑战、威胁,并研究提出广东省未来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培育和扶植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快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科技孵化器发展规模、在孵企业和毕业企业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云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现状,同时,提出了加快云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进一步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两种模式的投资主体、经营主体、经营目标、服务内容、财务平衡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我国现有占主导地位的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剖析,指出了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模式创新的五大举措:经营机制企业化、孵化行为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团队专家化和系统服务高效化。  相似文献   

5.
昆明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昆明市科技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了作用。昆明科技孵化器存在着盈利缺乏、场地供需矛盾、人才缺乏、政策不完美、专业化孵化程度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强体系建设,完善创业企业孵化链条等措施,推动昆明科技企业孵化器向专业化、网络化和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分析广东科技企业孵化器资源要素的需求与供给,研究孵化器内聚耦合机理,提出"内源型内聚""外源型内聚""横向耦合"和"纵向耦合"等概念并对其特征进行对比,提出提升内聚度和耦合度的两条典型路径。在此基础上,从支持孵化器服务能力提升、鼓励孵化器与科技服务机构的联合、鼓励多主体合作共建、建立孵化合作联盟、强化孵化链条对接、提升政府管理效能等6个方面提出政府管理部门加强广东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文章阐述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涵义和分类,介绍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新常态下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制度建设动态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模式企业化;团队打造专业化;服务体系综合化;服务平台网络化。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希望孵化器在推进高新园区转型升级和全省创新创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对浙江孵化器建设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推进孵化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浙江省及兄弟省市推进孵化器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武鑫  冯华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8):94-100
从完整的生态系统视角出发探究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分析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提出以“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内部生态系统-外部生态系统”为内核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系统,结合创新创业载体作用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化服务能力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整合创新创业资源能力提升三方面要求,围绕链条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分析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系统的发展需求;进一步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际,提出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系统发展的建议,从统筹发挥创新创业载体的作用、构筑孵化器核心竞争力、推动创新创业主体协同创新等方面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以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0.
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科技企业孵化器案例的运营模式,认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主体已经从以政府为主转变为以企业为主,运营模式也逐渐从事业型、公益性为主转变为企业化、市场化运营为主.与之对应,孵化器管理也从管理具体事务转变为营造创业创新环境为主,通过这些变化与途径,孵化器达到了运营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1.
自1989年广东省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成立起,在政府的推动和巨大投入下,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广东省经济发展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但现实存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以2015—2017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样本,整体上研究其发展现状及投入产出变动情况,并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计算分析其运行效率,为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5—2017年广东省166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样本数据,运用基于产出距离函数的真实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对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技术效率进行实证测度及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技术效率仅为0.370,但呈逐年提升趋势;广州和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技术效率普遍偏低,河源、汕尾、潮州、湛江、茂名和韶关等经济欠发达城市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技术效率相对较高,说明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在资源投入和孵化产出匹配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中,非国家级、综合型与创立时间较短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具有更好的技术效率表现。  相似文献   

13.
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孵化器的政策支持,在吸收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剖析广东省孵化器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技术生态位视角构建广东省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体系,运用DEA-Tobit模型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进行科技创新效率测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科技创新效率在培育阶段和孵化阶段的平均综合效率分别为0.685和0.813,孵化阶段的整体科技创新效率高于培育阶段,且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制约着整体效率的提升;科技政策、应用研究与实验发展费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是影响科技创新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基于实证分析结果,从知识产权保障、成果转化、基础研究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回归以来,澳门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科研投入力度逐渐加大,高水平研发成果逐步涌现,创新科技产业发展迅速。作为典型的国际自由港以及大湾区四大核心城市之一,澳门与全球市场尤其是葡语国家具有历史的、广泛的联系,经济运行模式、商业运作准则与国际惯例接轨,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澳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也存着土地资源不足、产业结构单一、高端创新资源不足等问题。下一步,澳门应以大湾区穗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支点、珠三角西岸区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中葡科技交流合作重要平台作为战略定位,营造鼓励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社会氛围,集聚科技创新资源,进一步发挥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中的作用。广东应进一步完善粤澳跨境科技创新合作机制,携手澳门集聚国内外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在大湾区内转化,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把大湾区打造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16.
冯金余 《科研管理》2017,38(11):38-47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创新型载体。文章分析了科技孵化器促进创新驱动的理论机制,并基于2009—2012年国家级孵化器的动态面板数据考察了孵化器的创新驱动效应。结果发现: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新驱动效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它与创业导师、组织结构、区域等因素有关;无效率孵化器亟需减少场地、人才等资源投入,提高科技成果与创新人才等产出。进一步的动态分析发现,我国科技孵化器存在动态改进,公司型孵化器比创业服务中心,能更好地提高孵化器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根据研究结果,论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2017年广东省78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研究样本,使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探讨不同类型政府补贴及其组合对孵化器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仅补贴在孵企业对孵化器综合绩效的影响不显著;(2)仅补贴孵化器或者同时补贴孵化器及其在孵企业对孵化器综合绩效均有显著促进作用;(3)同时补贴孵化器及其在孵企业对孵化器综合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强;(4)针对不同主体的政府补贴政策影响孵化器综合绩效的具体维度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18.
项目导向型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对天津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调研和问题分析结果,提出了项目导向型科技企业孵化器这一概念,并从组织结构、管理机制、企业文化和管理能力四方面阐释了该新型组织模式的内涵及特点,进而从以项目团队为核心的组织结构、项目化的管理机制、合作与学习型企业文化以及创新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几方面对该新型组织模式的建设方法进行了探讨,为有效解决孵化器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组织变革和竞争力提升提供了有利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于“合作社+小农户”、“公司+小农户”等工商带动型的脱贫模式,科技特派员制度下的“科研人员+合作社+小农户”等路径显现了科技和产业带动的双重效应。在科技特派员制度下,“科技兴农”显示了科技创新、市场培育和素质提升的“研究—扩散—衔接”逻辑框架,联结科技与市场协同创新对小农户的带动具有明显的效应。从农业推广绩效和影响角度来说,运用科技特派员制度中蕴含的经济性内涵脱贫模式与路径,对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变革和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以及对小农户衔接农业现代化有直接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