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城市在能源消费中居于主要地位,实现城市能源系统的清洁低碳转型对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及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技术制度理论、转型情景设计以及驱动路径、转型政策协同机制等方面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并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可再生能源发电经济激励制度比较研究——以风电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再生能源因其成本难以与传统的石化能源相竞争,政府的激励政策是否得当对于该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风电行业为倒,借鉴国外在价格优惠、财政补贴、配额,税费减免以及清洁发展机制方面相关制度的经验,对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经济激励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加快能源转型是中国实现经济绿色增长的必然途径,而技术创新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阐述了能源转型的内涵,提升能源效率,节能降耗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发展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替代不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从能源技术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创新3个层面阐述了实现能源转型的技术创新途径.分析了技术创新对能源转型的影响,提出技术创新有利于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系统,调整能源结构、助力能源治理,加快能源转型.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1966-2020年相关样本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脉冲响应分析,创新性地探讨了三大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传统化石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演化关系,并结合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了因果关系探讨。研究表明:石油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互为格兰杰原因,并且当石油能源的消费为解释变量时,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水平冲击波动在前期基本一致。产业结构升级对可再生能源消费水平波动的反应与其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反应基本相反。当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为解释变量时,石油能源消费对其产生的冲击基本为交替波动状态。基于此,建议在循环经济发展背景和“双碳”目标下,重视石油能源消费在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不同能源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能源消费问题及其与环境矛盾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本文在分析国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特点的基础上,对广东省可再生能源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阐明了广东发展可再生能源重要意义,指出了技术创新对加快区域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合在一起,直接向用户供能,剩余电能通过智能微网并入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便于实现冷、热、电等多种能源的互补利用,满足用户的多种能源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未来二三十年,将是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和能源结构调整变革的关键时期。文章着重讨论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智能微网在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变中的意义、作用和发展潜力;分析其技术发展状况和未来新技术发展的前景;探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智能微网技术与产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发展路线图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有利于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与保障措施,提出若干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杨 《资源科学》2019,41(7):1306-1316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与政府环境政策相比,市场力量是否能更有效地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本文以可再生能源技术世界领先、政府环境政策实施较早以及能源市场自由化程度较高的欧盟为研究对象,结合线性与非线性、静态与动态面板回归方法研究政府政策和市场竞争对欧盟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影响。研究发现:①政府环境政策和市场竞争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均为正向,即两者能有效诱发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②政府环境政策和市场竞争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门槛效应。随着政府环境政策强度加大,其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逐渐递减,即环境政策对创新的诱发作用是有限的。随着能源市场竞争程度加深,市场竞争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增加,即市场竞争对创新的诱发作用是有效且持续的。③通过将各成员国现状与门槛值进行比较,发现欧盟现阶段环境政策强度处于过高的门槛区间,市场竞争强度处于较为合适的门槛区间。④进一步研究更有针对性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发现不同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实现能源转型、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以及建立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色证书交易机制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负责任创新和动态能力对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在实践中已逐步显现,但从理论上对负责任创新嵌入的动因、负责任创新与动态能力相互的影响机制以及对企业绿色转型升级路径的探讨仍然较少。本文以我国四家能源企业为案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的程序与方法对上述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负责任创新嵌入能源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动因,是基于企业所受到的内部资源与发展压力和外部环境与竞争压力所致,但以制度响应嵌入外部压力为主要驱动力;负责任创新与企业动态能力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动态提升过程,二者动态提升推动了企业绿色转型升级;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是通过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所引领的两条主要路径实现的。同时,本文提出了负责任创新与动态能力协同驱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压力-行为/能力-绩效”理论模型。研究结论和理论模型有助于我国大型能源企业通过提高负责任创新和动态能力实现绿色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经济发展的机制与制度进行研究,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通过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综述,并根据国外绿色经济发展的机制与制度经验,深入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经济的市场运行机制、政府干预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以及绿色产权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绿色价格制度、绿色金融制度及非正式制度,从而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推动后危机时代经济转型、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光伏发电是其中一个可以有巨大潜力的发展项目,其技术是利用广泛分布的太阳能,将其转化为电能,实现绿色能源,零污染的目的。本文通过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组成以及近几年来广东省东莞市在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光伏产业在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存在的必要性,通过以上分析给予其他省市在能源消费结构上的调整做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生态经济模式。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许多困难: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有待于完善,低碳技术开发不足,能源的使用效率较低等。我国政府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低碳经济教育引导,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完善法律体系,推进低碳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市场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姚诚  徐枫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256-262
本文基于2011年至2018年新能源和同行业非新能源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十二五”规划之后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产业及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研发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能源产业特征会使得政府补贴对盈利能力和研发能力的促进效果变得低效,且对盈利能力却变为抑制效果。从企业层面来说,政府补贴与新能源企业的盈利能力呈负相关,与研发能力呈“倒U型”关系。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应该遵从市场规律,对新能源产业实施补贴政策要市场化导向,完善补贴信息披露制度;新能源企业则应该着重提高本身的获利能力和创新成果驱动的内生增长能力。  相似文献   

13.
政府雇员制是我国各级政府探索中的一项全新用人制度,是我国政府行政行为的大胆改革。自吉林首先实施政府雇员制以来,已有六年时间,目前在我国形成了三种比较普遍的政府雇员制:吉林模式、珠海模式和深圳模式。但作为一项正在试行中的制度,“政府雇员制”的运行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对政府雇员的认识不统一、相关法律和法规不健全、政府雇员的人事管理不规范及监督机制不健全等。本文在探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统一对政府雇员制的认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加强政府雇员的人事管理及完善对政府雇员的激励机制,以期更好的发展政府创新用人机制,促进政府向公众和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张强  孙宁  张璐  王建国  郝晓燕 《科研管理》2020,41(8):171-180
 本土情境下互联网创业企业如何获取组织合法性逐渐成为创业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基于动态演化视角构建了一个机会窗口、动态能力与合法化战略之间关系演变的理论框架,旨在探讨本土情境下互联网创业企业如何响应机会窗口进而建构组织合法性的问题。研究发现:(1)组织合法性建构路径包括“触发-响应-行动”三个环节:机会窗口触发企业利用认知层面动态能力完成战略聚焦,同时适配行为层面动态能力选择合法化战略以响应机会窗口,获取组织合法性。(2)伴随着组织合法化过程,动态能力组合由低阶向中阶再向高阶不断跃迁。同时,这一过程中企业战略行动也呈现出由被动到主动的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5.
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是国家对市场主体进行调控和监管的重要举措。在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方兴未艾,而电子商务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现状却存在着立法分散、法律层次较低、监管部门多头、监管体系落后等诸多不足和缺陷,阻碍电子商务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电子商务市场秩序的稳定有序。通过统一企业市场准入法律体系,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加快电子商务立法、规范电子商务企业市场准入的监管和审批、建立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二元监管机制等改进措施,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促进电子商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政(局)务公开内容和电子触摸屏系统的特点,提出了电子触摸屏系统在政(局)务公开中应用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同时结合杭州市气象局政(局)务公开电子触摸屏应用系统的设计并发,对这些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7.
This essay analyzes how academic institutions,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the nascent biotech industry contested the legal ownership of 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in the name of the public interest. It reconstructs the way a small but influential group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university research administrators introduced a new framework for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the context of a national debate over scientific research's contributions to American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public health. They claimed that private ownership of inventions arising from public support would provide a powerful means to liberate biomedical discoveries for public benefit. This articulation of the causal link between private ownership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it is argued, justified a new set of expectations about the use of research results arising from government or public support, in which commercialization became a new public obligation for academic researchers. By highlighting the broader economic and legal shifts that prompted the reconfiguration of the ownership of public knowledge in late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capitalism, the essay examines the threads of policy-informed legal ideas that came together to affirm private ownership of biomedical knowledge as germane to the public interest in the coming of age of biotechnology and genetic medicine.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的宏观管理:从公共管理走向公共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原有的科技创新宏观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需要在新的科技创新理论以及新的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重构。推进科技创新的公共治理,要准确把握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并充分发挥非正式关系的作用。政府应该积极推动自身职能的转变,为第三方力量的发展腾出空间;第三方力量应勇于探索,积极回应科技创新宏观管理体制的转型,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朱冰 《资源科学》2012,34(10):1997-2006
主要建立在土地资源上的物权理论扩大适用于多样态的自然资源时, 资源的公共属性与私人排他支配的制度特征, 两者间的矛盾就变得紧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路径要求顺应资源兼有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双重特性, 拓展传统私法利益内涵, 将自然资源纳入物权法“物”之概念的范畴。通过对风能资源实践活动的考察, 资源公益符合法益的正当性要求, 在具备了效用、稀缺, 建立了自然资源市场体系后, 物权立法能够实现“物”之概念对资源独特性的制度回应。自然资源物权立法理论探讨的起点即不是有体物还是无体物的争论, 也不是以物之名还是以财产之名的质疑。借鉴英美法系从权利角度(某种法律关系)理解和把握财产的立法技术, 各类有形的或无形的、单体的或集合的自然资源均有成为物权客体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计小青  曹啸 《科研管理》2007,28(3):114-122
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水平是决定股票市场发展的关键变量。本文以在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具有一定规模的13个转轨国家的股票市场作为比较基准,从"书面的法律"与"法律的实施"两个维度考察了中国投资者的法律保护状况,结果发现,二者对投资者提供的保护都是非常有限的,我国证券市场发生的股票诉讼就是这一结论的生动注解。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提高我国法律体系投资者保护功能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