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国家图书馆藏有两部题为“夏天桔《正思斋文集》”的稀见元人别集。二书只有卡片著录,其中一部在普通古籍馆,著录为:“《正思斋文集》十二卷,元夏天桔撰,清抄本,8册。”另一部在善本部,著录为:“《正思斋文集》十二卷,元夏天桔撰,清抄本,4册,10行21字,无格。”但未见于《北京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可能是近年来从普通古籍中提取的善本。  相似文献   

2.
《赵浚谷文集》十卷《诗集》六卷《疏案》一卷附《永思录》一卷,明平凉赵时春撰。其书传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及《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台湾中央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等著录有  相似文献   

3.
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切韵指掌图》,八行字不等,白口,四周双边,版心镌刻工姓名。此书题司马光撰,《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均未见著录,《四库全书总目》云司马光家集中“惟不载此书,故传本久绝。”此本是《切韵指掌图》现存最早的版本,《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均著录为宋绍定三年(1230)越州读书堂刻本。傅增湘认为系翻刻北宋本,经考定,此本的底本是南宋初绍兴间刻本,读书堂刻本属于二次翻雕本。  相似文献   

4.
袁朗  吴平 《图书馆杂志》2022,(3):135-142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简称《善目》)是一部受学界广泛认可的全国古籍善本联合目录。《善目》著录需修订、体例可调整、善本内涵的讨论与变化、善本信息的变化、港澳台地区善本目录需收录,使《善目》的增订势在必行。引入图像研究法,调整善本标准,构建善本联合目录网络平台,对《善目》进行全面增订,是整体推进《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研究并具有创新性的可行途径。《善目》的增订,将引领版本目录学的发展和古籍整理保护人才的培养,势必进一步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柳和城 《图书馆杂志》2004,23(5):76-77,75
笔者偶阅《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下册,见有《清绮斋藏书目》两种:一、清绮斋藏书目四卷清张宗松藏清道光二十三年管庭芬抄本清管庭芬跋姜殿扬跋(北京图书馆藏)二、清绮斋藏书目四卷清抄本佚名录清管庭芬跋(上海图书馆藏)我对这两部书目曾作过考释,上述著录略有误。北图本第二篇跋文非姜殿扬所撰,上图本则渊源可考,“佚名”说似不确。另两处关于《清绮斋藏书目》  相似文献   

6.
我国藏书目录,见于记载者,以西汉刘向《别录》、刘歆《七略》为最早。彼时无雕版印刷,书皆写本,固无“版本”之称。唯写本不一,文字每多歧异,篇章或有参差,校雠定著,优劣自见。《晏子》有中书、太史书、臣向书、臣参书,《管子》有中书、太中大夫卜圭书、臣富参书、射声校尉立书、太史书,即所谓异本也。《晏子书录》云“中书以夭为芳,又为备,先为牛,章为长,如此类者多”,是谓中书校雠不精,非善本也。订讹补阙,端赖别本。《新唐书》谓韦述“蓄书二万卷,皆手校定,黄墨精谨,内府书不逮也”。宋朱弁《曲洧旧闻》云“宋次道藏书皆校三五遍,世之蓄书,以宋为善本”。我国藏书家多蓄异本,尤重旧刻旧抄,断简残册,视若球璧,良有以也。至于古香吨薹,题跋庄严,钤印有序,足资缅怀往哲,悦目怡情,又赏鉴家之所由来也。于是宋元明清旧刻本,名家抄校题跋本,日为世重,称为善本。一九七八年国家开始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至一九九八年全部出版,历时二十年,著录中国大陆公藏善本五万六千七百八十七种,为自来善本书目之冠。山东大学图书馆收藏古籍二万余种三十余万册,初为教学研究资料,限于财力,鲜有宋元旧本,而以明清刻本为大宗。《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创始之初,余供职于山大图书馆,受命清理善本,从古籍书库中遴选善本数百种,合原定善本,共约一千二百种,制成卡片,上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委会。同时编成《山东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交山东大学印刷厂排印。[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论文详细描述了郑振铎编印《玄览堂丛书》底本的来源情况,通过《文献保存同志会工作报告》和相关信札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同时,考察了郑振铎等在上海“孤岛”所搜购的古籍善本的流散,藉以呈现《玄览堂丛书》底本散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台湾“国家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三地的历史原因,揭示了在流散过程中“文献保存同志会”、蒋复璁、陈君葆、叶恭绰等文化人士为抢救和保存古籍善本所付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一书共收录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善本古籍210部。笔者将馆藏善本古籍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一一核对,发现该书在著录馆藏善本上有一些失误。本文试将这些失误作以纠正,以便读者查阅。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了国内782个单位6万余种13万余部善本古籍,是我国目前最全面最具权威性的古籍善本联合目录。然由于该目编纂工程巨大,涉及馆藏、古籍众多,难免偶有疏漏,本文即笔者于平日翻检时所见该目的若干疏误及辨正。  相似文献   

10.
从版本、收录及作者三个方面指出并纠正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某些失误  相似文献   

11.
国家现存古籍善本总目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收录有山西大学图书馆藏的古籍善本340余种,其中孤本数种。虽数量不多,却也十分珍贵,此略作介绍,以飨读者。《詹养贞先生文集》《詹养贞先生文集》三卷明詹事讲撰,明万历二十六年詹德象刻本。半叶十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书前有万历二十六年冯梦祯序,后有金陵朱之蕃跋。钤有"太原叔子藏书记"、"耜轩主人藏书印"、"志闲居士"、"张"、"留为之宝"五方藏书印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入手,对《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和建国以后编修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以下简称《中目》)作子目以及子目下细类的比较,从而指出《总目》和《中目》二书在目录划分上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回顾《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纂经过,列举分析三次盗版侵权原因,呼吁中央和社会严肃处理和谴责这种不法行为。  相似文献   

14.
清初文学家侯方域的《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自最早的(?)治侯氏刻本行世以后,不同版本相继出现,有清一代,直至民国年间,历久不衰。这些版本或不曾被人著录,或被人著录、但由于没有认真考查而出现错误。本文对其版本的流变,按时间先后,拟作以系统考证。一、三家文抄本强(?)堂本《壮悔堂文集》初版行世四十年,有宋荦、许汝霖于康熙三十三年编辑、由宋荦刊行的《国朝三家文抄·侯朝宗文抄》本。又行之四十余年,出现了乾隆五至十五年间、侯方域外孙陈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为目前中国最具权威之古籍善本书目,对于了解现今所存善本古籍概貌及鉴别、整理善本古籍皆有极高之参考价值。惟因其书所著录之善本古籍数量繁多,编纂者得以实地复核原书者,仅占少数,故难免有疏误之处。本文就《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经部》所著录"《毛诗名物图说》九卷,稿本""《周礼注疏》十八卷,明末张采刻本""《阎红螺说礼》三十三卷,明崇祯九年阎氏二分明月菴刻本"等三书中之问题提出讨论,勘订其误,或有助于其书之更臻完善。三处之误,盖皆由于未细审原书内容所致,由此益显示细审原书内容对书目编纂之重要性,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古籍善本,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是不大为普通百姓所感知的。即使见诸报章杂志介绍,人们也往往置若罔闻。其实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国图书馆界曾着手干了一起前无古人的伟业——编制《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其目的在于:一、肃清“文革”所谓“扫四旧”的余毒,摸清家底,使古籍善本得到有  相似文献   

17.
和刻本《二十七松堂集》初探林子雄(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在近代日本翻刻的中国古文集中,多是名家之作。以清为例,有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万延元年刊)、朱彝尊《曝书亭文集》(无保十四年刊)、魏禧《魏叔子文选要》(安政年间刊)、袁枚《随园文钞》(安政四年刊)等...  相似文献   

18.
古籍出版发行信息的CNMARC格式著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尝试在《国际标准书目著录[古籍(善本)]》(即《ISBD(A)》)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古籍的特点,运用实例,对古籍出版发行信息在CNMARC格式中的著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聚焦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编撰,通过论文、著作、口述等多种材料,首先较为全面地回顾其编撰过程并重新梳理分期为五个阶段,随后着力总结、呈现了编撰的成功要素,最后从《善本书目》编撰史角度出发,对编辑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成就与启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依据馆藏4种古籍善本,从版本、卷数等方面对《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进行补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