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晶 《语文天地》2015,(1):35-36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冷冉先生是卓有远见的,他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这个高度来审视、构建培养目标,致力以多层次、多形式、开放型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和谐、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简析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开放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利 《中国德育》2008,(9):49-50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价值,其具体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落实三维目标,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实现课程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探索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管理;改变学科本位。构建新型课程结构;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改革旨在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一句话,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获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如何引导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现就自主学习、语言积累和创造潜能等语文素养形成的基本点谈点个人看法。一、自主学习——语文教学的新理念自主学习,简单地说就是从被动到主动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正是基于此,提出…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的实施,呼唤着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要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这一要求改变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过于单一,学科课程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弊端,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0.
信息窗     
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纲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从整体上设置九年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在小学、初中和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 ,《语文课程标准》把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过程 ,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 ,作为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在以往的课堂里 ,教师处于中心地位 ,学生围着教师转 ,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我们不时能听到课堂里老师发出这样的指令 :“这个句子谁来读给我…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正>一、组织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背景1.新大纲及时代发展的需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正是改变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德能力、获取新知德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德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职课程要改变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够用”就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强调实用为主。高职教育的课程建设首先必须针对高职学生基础知识环节比较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特点。根据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类课程特点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要采用案例型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等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对教师的教育行为提出要求: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一、正确认识教师角色的变化.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地位;二、真正的关注学生,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三、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四、三维目标有机整合.改变课程偏重书本知识和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倡导建构式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为了  相似文献   

18.
目前,课改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  相似文献   

19.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一、课改的初衷实现了吗? 基础教育课改的初衷是什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这样阐述的:“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应“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