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李琪 《教书育人》2005,(8):20-22
一、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的现实状况 何为“弱势群体”?简而言之,就是在社会各个群体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群。在当前,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弱势群体已经由生理性弱势群体或由于自身因素导致社会生存能力低弱的人群(残疾人、孤寡老人、失去父母的未成年人)扩展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生贫困群体(城镇失业无业者、企业下岗者、农民工等)。从群体的基本特征来看,当今社会弱势群体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  相似文献   

2.
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一方面体现在收入贫困,另一方面则是教育及培训的贫困。调查结果再次证实了贫困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陷阱”:“即低社会资源—低教育水平—较差职位—低收入—低社会资源”恶性循环。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尤其是其家庭劳动力的非农职业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进而加强其就业能力,以促使其实现“自救”乃至致富。  相似文献   

3.
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一方面体现在收入贫困,另一方面则是教育及培训的贫困。调查结果再次证实了贫困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陷阱”:即低社会资源——低教育水平——较差职位——低收入——低社会资源”恶性循环。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尤其是其家庭劳动力的非农职业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进而加强其就业能力,以促使其实现“自救”乃至致富。  相似文献   

4.
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一方面体现在收入贫困,另一方面则是教育及培训的贫困。调查结果再次证实了贫困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陷阱”:即低社会资源——低教育水平——较差职位——低收入——低社会资源”恶性循环。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尤其是其家庭劳动力的非农职业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进而加强其就业能力,以促使其实现“自救”乃至致富。  相似文献   

5.
黄如兰  唐玉凤 《职教论坛》2007,(11S):34-36,64
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一方面体现在收入贫困,另一方面则是教育及培训的贫困。调查结果再次证实了贫困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陷阱”:即低社会资源——低教育水平——较差职位——低收入——低社会资源”恶性循环。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尤其是其家庭劳动力的非农职业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进而加强其就业能力,以促使其实现“自救”乃至致富。  相似文献   

6.
一、学生弱势群体的界定 随着社会的变革,弱势群体这一新的名词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所谓社会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我国“弱势群体”一词最早出现在2002年3月朱锫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必须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在这里,“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或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关注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教育由传统的精英型教育走向大众型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对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予以足够的关注,并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管理。一、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及成因分析“弱势群体(Vulnerable groups),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这个群体是社会援助的对象,是社会福利的接受对象。”大学生中弱势群体对象为在大学校园中接受教育的残疾人子女、特困家庭子女、低收入家庭子女、单亲家庭…  相似文献   

8.
关于大学生群体的分类研究中.“弱势群体”是研究最多的,其实在大学生群体中除了传统的“弱势群体”需要重点关注外,因“学业阶段”和“成长环境”不同而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也需要重点关注。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生中的重点人群指因为自身、家庭、社会、学校等原因引发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异化而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学校及其教育者给予重点关注和帮扶的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弱势群体及其劳动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是指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群体。这一群体的形成,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原因。在现阶段,弱势群体的存在已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全民的发展,因此只有从保护弱势群体的劳动权益入手,使其最终脱离生活的困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中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日趋扩大并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与校内师生的关注。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11.
李朝毅  顾伟 《高教研究》2005,21(4):85-87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改革和扩招,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些我们称之为“特殊群体”的学生。所谓“特殊群体”学生,是指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具有各种不良行为特征与心理特征的群体,主要包含经济弱势群体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弱势群体学生、学习弱势群体学生(学习困难生)、行为弱势群体学生(违纪受处分学生)等。  相似文献   

12.
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日益突出:他们或因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而愁眉苦脸;或因成绩落后、能力欠缺而不知所措;或因心理障碍而束手无策。这一群体应受到政府、社会、学校及家庭的关注。对此现象进行研究,界定了民办高校“弱势群体”的种类,探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对民办高校“弱势群体”扶助工作的一些对策。并指出除了在管理上、经济上要大力扶助外,还应加强对民办高校“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农村弱势群体指的是在农村社会生活中权利较弱、获取和分配财富较困难或由于能力不足、生活困难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群体代表。例如以留守儿童为代表的困境儿童、低生活保障的“三无老人”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的脱贫攻坚任务时谈到了中国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但是,边远地区依然存在贫困问题。深究原因,“思想贫困”在农村脱贫攻坚中也逐渐成了一块绊脚石,表现在某些村干部官僚主义问题突出、部分贫困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小农意识明显、困境儿童习得性无助感等等。  相似文献   

14.
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一方面体现在收入贫困,另一方面则是教育及培训的贫困。调查结果再次证实了贫困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陷阱":即低社会资源——低教育水平——较差职位——低收入——低社会资源"的恶性循环。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尤其是其家庭劳动力的非农职业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进而加强其就业能力,以促使其实现"自救"乃至致富。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农村弱势群体内涵近些年来,弱势群体一词常常被提及,弱势群体也逐渐走进人们关注的视野。弱势是相对于强势而言的。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弱势群体。社会弱势群体(socialvnlnerable groups)简称为弱势群体,“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传统意义上,弱势群体主要是指老弱病残者和无群体劳动能力的依赖(主要是儿童),但是随着农村改革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那些在劳动力市场和社会机会分配中竞争力弱、综合性…  相似文献   

16.
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一方面体现在收入贫困,另一方面则是教育及培训的贫困.调查结果再次证实了贫困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陷阱":即低社会资源--低教育水平--较差职位--低收入--低社会资源"恶性循环.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尤其是其家庭劳动力的非农职业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进而加强其就业能力,以促使其实现"自救"乃至致富.  相似文献   

17.
美国解决弱势群体教育问题的政策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弱势群体,在西方语用意义上,有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指称范畴。最初的意思是指,因为自身因素而导致社会生存能力低弱的人群,例如残疾人,孤寡老人和未成年的孤儿等,英文常用“Vulnerable Group”表示。随着社会的变迁,特别是政府关注面的扩大和有关社会科学研究的卷入,弱势群体的概念发生了变化。西方社会学理论一般认为,弱势群体是由于某些自身障碍或缺乏经济、政治、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多指社会中需要给予特殊关爱和照顾的人群共同体,英语用“Disadvantaged Social Group”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弱势群体包括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劳工、难民、农民、移民、少数民族以及因为诸如恶劣的经济、政治条件和不安全的住宿条件、缺乏教育和自由而形成的人群。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校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弱势群体”一词,在我国官方最早出现于朱基任总理时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弱势群体享有特殊的就业资助”。[1]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改革中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均处于劣势的人群共同体。高校弱势群体,笔者认为主要包括贫困生、成绩差等生、有身体缺陷或心理疾病的学生。本文特指贫困生。它与我国社会的弱势群体问题息息相关。高校弱势群体实际上是社会弱势群体在高校中的特殊存在形式,这个群体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在提倡科学的发展观的新形势下,社会公正日益成为政府和社会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自从朱镕基同志早在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以来,“弱势群体”一词成为社会频繁使用的字眼。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任何群体,都存在着弱者,他们或是在经济上,或是在政治上,或是在心理上,或是在人际交往上,或是在别的其他方面,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职业学校也毫不例外的存在着“弱势群体”。如何做好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关系职业学校稳定和发展的重要问题。1职校弱势群体的现状随着职校的扩招,学生的层次日益多样化,其中弱势群体日趋扩大并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与校内师生的关注。所谓职校学生弱势群体,是指在家庭经济背景、个人的主观因素(如学习能力和成绩)、心理品质的完整程度、行为能力、人们对其评价和尊重的程度等某方面或各方面都较差的学生群体。他们的弱势地位不但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其本人的学业、性格、行为,而且可能影响其未来;不但影响其本人,而且会影响家人、亲友,进而影响职校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笔者认为职校学生弱势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1经济弱势群体。这是指由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构成的群体。目前,他们的比例逐渐增大,同时表明校园两极分化明显,少数特困生甚至面临辍学的境地。诚然...  相似文献   

20.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具有低职化或无职化、贫困化、脆弱化和边缘化的特征。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社会学理论认为弱势群体是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弱势群体子女,不仅包括贫困地区农村儿童、残疾儿童和女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