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形成一定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从"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还可以怎么写"这四个方面给学生以文本解读的示范,让学生学习、领会文本解读的方法,从而实现对文本的自主解读。  相似文献   

2.
教师对文本的自主解读,不仅是一个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体现,更是教师由阅读一理解一思考一启发的思维全过程的展现。这样的读,感受最真实,最贴近本真阅读状态;这样的解读,也最贴近学生的阅读感受。只有先对文本进行自主解读,才能真正从学生出发,设计教学,有效指导启发学生。所以教师先要自己读,根据“读”来设计“教”,读的深浅决定了教的深浅。  相似文献   

3.
文本解读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深入探究的基础。在文本解读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入文本中,展开自主阅读学习和体验。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民主的解读气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并结合生活认知,展开个性解读。这样,能让学生在深度解读中建立思维认知、形成学科能力、养成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4.
文本解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通过文本解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发展语感。那么,如何使文本解读更有效呢?于漪老师曾讲过:“讲课要有情趣。教学有了情趣,就能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才能产生实效,而效果又会促使兴趣的巩固和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趣为媒,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让课堂成为师生温馨交流的一个平台,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积累语言,形成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全脑理念,运用全脑文本解读法,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本,提高阅读能力,提升英语学科素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全脑理念,树立整体处理文本的意识,通过课前感知、整体思考、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思维导图等途径,引导学生思考、解读、反馈,深入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和文本进行深度对话,最终达到深度解读文本的目标。教师要采用一些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解读文本,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王月琴 《英语广场》2023,(18):117-120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言教学中的重点,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更是重中之重。而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却往往存在着不重视文本解读,甚至是忽视文本解读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探讨文本解读的几个方面,来寻求能更好更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的方式,以达到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升英语学科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深度解读文本,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教师要研读单元主题,突出主题价值;深挖文本内容,理清思维线索;深化问题设计,关注学习过程;活化主题实践,推进意义探究,最终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深度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解码能力与自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周文法 《课外阅读》2010,(9):151-152
一、教学设计意图 根据新课程教学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倡导个性化学习,以及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本教学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一节课,使学生学会对所学文章整合学习,并且以文本为材料,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的习惯,以及良好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文本解读"受到越来越多语文教师的关注和重视,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其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态度。而在现实课堂中,教师由于职业惯性思维和精力有限等原因,疏忽对于教学文本的自主解读,逐渐陷入一些文本解读的误区,影响了整个教学过程和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本文拟通过对解读误区的分析,帮助教师重识文本解读。  相似文献   

11.
文本解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通过文本解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发展语感.那么,如何使文本解读更有效呢?于漪老师曾讲过:“讲课要有情趣.教学有了情趣,就能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才能产生实效,而效果又会促使兴趣的巩固和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趣为媒,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让课堂成为师生温馨交流的一个平台,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积累语言,形成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文本解读是近年来语文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重视对文本的微观细读,探讨文本解读的多种途径与方法,沉人到语言的意义世界,强调教师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感悟,有“自我之思”,而不是人云亦云,照搬教参。正确、深入、透彻地解读文本是教师必备的能力,是进行创造性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对此已基本形成共识。文本解读能力的高下优劣,考量的是教师本体性知识的丰厚与肤浅,  相似文献   

13.
高晓敏 《考试周刊》2014,(97):46-46
<正>阅读教学属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想象力的重点教学,同样是推动学生语文素养得以更好发展的有效对策。由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仍处于启蒙意识阶段,因此,如果要求学生学会阅读、正确阅读,当务之急是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立足文本、解读文本、重视对文本资源的拓展与延伸显得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开放而有活力。如果教师忽略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单纯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准确解读文本是提升阅读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时出现的浅易解读、错误解读、偏离主旨解读的三大现状,提出教师文本解读时要遵循忠实性、质疑性、创新性三种原则,以作者、学生、教师身份运用四种方法来解读文本:追溯作者际遇,在时代中解读文本;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在语境中解读文本;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在活动中解读文本;提升综合素养,在反思中解读文本。以此提高教师文本解读能力,切实提升阅读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5.
徐丽 《阅读与鉴赏》2009,(11):51-52
要使全体学生获得必须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且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培养方面。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往往会对课文进行面面俱到的研究.不能根据不同课文的“个性特色”.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参照自己的兴趣所在、知识所需去个别解决,不能很好地达到解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对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获取及培养阅读能力有积极影响。教师应具有解析升华文本解读的能力,科学指引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注重强化学生的体验和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形成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实现学生自主解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要摆脱“分析”式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在“自主”的环境中实现有效学习,从而提升阅读能力.这要认真解读文本,要设计和实施动态的文本解读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教师对文本的自主解读,不仅是一个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体现,更是教师由阅读—理解—思考—启发的思维全过程的展现。这样的读,感受最真实,最贴近本真阅读状态;这样的解读,也最贴近学生的阅读感受。只有先对文本进行自主解读,才能真正从学生出发,设计教学,有效指导启发学生。所以教师先要自己读,根据"读"来设计"教",读的深浅决定了教的深浅。  相似文献   

19.
顾敏 《教学与管理》2014,(13):45-47
文本解读的深度和效度与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息息相关的,本文将思维导图融入到高中英语文本解读中,并在语篇体裁解读、语篇结构解读、语篇语境解读三个维度上考察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思维导图对教师自身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好的语文教学依赖于文本解读的深度和广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技艺要求。从单元整合角度出发,建构学习任务群促进教材理解;借助具身认知理论支架进行深层解读,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认知;通过现象学还原,回归文本探求深层意蕴,在这种递进式的文本解读中,师生与文本的距离逐渐缩小,对文本的解读也更加通透,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把“教学”提升为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