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问卷法、访谈法调查了育龄家庭大孩对二孩的接纳度,了解到大孩从本质上并不讨厌二孩的到来.大孩出现的一系列反常行为的主要原因是父母与大孩沟通太少,让大孩感觉失去爱.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长做好沟通,给大孩安全感,让大孩参与二孩的养育,给予大孩足够的陪伴.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许多父母正筹划着孕育第二个孩子,可第一个孩子抗拒父母生二孩的新闻却层出不穷。对"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老大"的心理问题进行密切关注与深度思考具有必要性,"老大"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敏感多疑、焦虑不安、委屈埋怨。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家长要及时与孩子沟通,让孩子相信父母的爱永远存在;让孩子学会悦纳自己;平衡对孩子的爱,让孩子的内心更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生二孩,二孩的到来给家庭带来了欢笑,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例如,原本享受父母宠爱的大孩会觉得二孩的到来分走了父母的爱,由此出现了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个别大孩甚至会厌恶或伤害二孩。对此,父母要耐心引导,主动与大孩沟通;客观公正地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如此方能化解大孩的问题,引领家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身边的二孩家庭越来越多,二孩教育引发了很多问题:有老大跟老二争宠,对老二充满敌意;有老二养尊处优,骄横恣肆;有老大优秀,老二叛逆……我的朋友阿芳家最近也出现了“老大优秀,老二叛逆”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5.
《中华家教》2020,(1):92-93
在二孩家庭越来越多的今天,孩子们有了自己更加亲密的伙伴,他们相亲相爱、相伴成长,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共同成长的快乐时光吧。耿嘉伟13岁(哥哥)耿嘉洺6岁(妹妹)我和妹妹每天过着“招猫递狗”的生活,不是我动动你,就是你招招我,表面看火药味儿十足,实际上是谁也离不开堆,这种“甜蜜的负担”也仅仅限于我们之间,要是外人欺负我妹,我可绝对饶不了他!  相似文献   

6.
家有两娃     
<正>大多数计划生二孩的父母都怀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他们期待自己的孩子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拥有父母之爱,还有基于血脉亲情的手足之情,老大有玩伴,老二有依靠,一家人热热闹闹、和和美美。但是当二宝降临,父母发现相亲相爱是一种奢望,时常要为家里两娃之间的争吵打闹而头疼不已。案例一:懂事的姐姐变了个人三年级的小雪是一个乖巧、懂事又独立的女孩,行为习惯好,学习能力强。正因为养育她很省心,父母萌生了再要一个孩子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写这篇文章,我不是以一个父母的视角,也不是以一个心理教师的视角,而是以一个"大孩"的身份来讲述自己的希望和期待. 之前一则"13岁女孩自杀逼父母放弃二胎"的新闻让无数人感到惊讶,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孩子对于爱的占有是如此的强烈,要想顺利迎接二孩的到来,必须做好大孩的思想工作.其实这样的问题一直都在,只是过去的孩子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毁灭性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多年前,当我爸爸说可不可以让妈妈给你生一个弟弟或妹妹,以后就有个人帮你分担时,我明白自己的"小太阳"生活即将远离,也隐隐感觉到会有麻烦出现,但那句温柔的询问,让我怀抱着对新生命的美好期待,开始了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以"全面二孩"政策为背景,选取5个二孩家庭为个案,通过半结构访谈和参与式观察分析二孩家庭教养方式的共同经验和基本特征,得出二孩家庭教养方式的共同经验为:逐渐互为主体的儿童发展观;求同存异的父母教育观;顺其自然的父母期望观。教养特征为:独立且亲密的教育关系;公开或私密的教育空间;分工和合作的教养角色。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放开,二孩家庭数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父母未及时调整教养方式,致使二孩家庭中大孩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攻击性行为增加。本文分析了二孩家庭中大孩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并提出教育建议:(1)父母要公平教养两个孩子,不偏听偏信;(2)关注大孩的心理变化;(3)松紧有度,科学教养。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开始全面实行"二孩政策"。从一孩家庭过渡到二孩家庭的过程中,父母的角色会发生某些变化,家庭关系也会发生改变。如家庭由"2+1"模式转为"2+2"模式;家庭关系也因此变得复杂:在原来的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基础上又增加了兄弟姐妹关系。([1])角色的变化起初可能会让父母感到不能应对,从而影响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蒋亚娟 《教师》2019,(5):80-81
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来了"老二".随之而来的"老大"的嫉妒心变强、安全感降低、沉默寡言等心理问题也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访谈十几位家有"老二"的父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文章分析在"老二"到来之后"老大"的相关表现等内容,主要从家长角度提出了对"老大"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解决策略,以促进"老大"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二孩家庭教育问题也随之显现,家长的教育方式、孩子间的相处方式等诸多问题让二孩家庭感到措手不及。文章分析二孩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对二孩家庭的家庭教育策略进行研究,以解决二孩家庭的家庭教育难题,帮助家长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提高二孩家庭的家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自2011年起,我国的生育政策逐渐由"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三孩政策"和鼓励生育,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转变为非独生子女家庭。面对二孩的到来,大孩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与疏解,可能会抵触弟弟妹妹的出现,极易出现心理障碍。家长面对家庭结构的变化,在养育多子女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家庭教育理念亟待更新,为此,家长要多途径学习新的家庭教育理论,主动参与大孩学校组织的家校活动,帮孩子扩大社交范围,引导其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渗透性,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素养,为大孩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4.
"全面二孩"政策是我国根据人口自身的发展规律、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情况、人口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情况作出的科学决策。文章针对"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父母的二孩生育意向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68.3%的家庭有二孩生育意向,父母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孩子抚养方式以及城乡分布等因素对父母的二孩生育意均向有显著影响,文章据此从社会与家庭层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来了"双宝"模式。与此同时,"大宝"阻止父母生二孩的报道时不时见诸报端,甚至出现了如浙江女孩以自杀逼父母打掉二孩的极端反应事件。幼儿年龄小,他们一般不会做出极端事情,但家庭结构的改变,独宠的经历,面对父母的关爱突然被"小宝"分享,大宝往往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焦虑不安、失落、烦躁、易怒等反常情绪。如何帮助孩子消除这些不良情绪,顺利渡过心理焦虑期,快乐地与"小宝"和睦相处,是当前幼儿园、家庭共同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山林里去打猎。到了目的地后,父亲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猎枪、猎物,还有树木。” 父亲摇摇头 说:“不对。”父亲又以同样的问题问老二。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猎物,还有树 木。”父亲又摇  相似文献   

17.
2013年,国家调整生育政策,全社会将面临独生子女家庭减少,二孩家庭逐渐增多的现象。二胎的出生,不仅会改变父母原有的教养方式,而且对头胎的身心健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探讨二胎父母对二胎的教养方式,发现二孩家庭的父母在控制、成熟要求、亲子互动的清晰度以及关怀与支持四个维度方面均存在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更新教育观念;其次,父母在二胎出生后,对两个孩子的爱和关怀应平衡;最后,父母要加强与孩子们之间的情感互动,教他们正确地表达关心与爱。  相似文献   

18.
"独生子女"政策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为了缓解社会压力,2013年底国家出台"单独二孩"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并未达到预期的人口增长目标。为了切实解决社会由于人口问题所面临的挑战,2015年底国家提出"全面二孩"政策,"全面二孩"政策在社会上同样表现出低认同度。文章就影响二孩政策的社会认同度的因素提出以下解决方式:(1)提高政府对二孩家庭的经济扶持力度;(2)政府帮助合理安排精力分配;(3)健全相关体系;(4)加大宣传力度;(5)加强家庭内部沟通。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三个孩子,到沙漠里猎杀骆驼。他们到达了目的地。父亲首先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呢?”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猎枪、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父亲摇摇头说:“不对。”父亲接着又问老二:“你看到了什么?”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大沙漠。”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优化国家人口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国家颁布了允许"二胎"生育的一系列政策。生育二孩虽然有许多优势,但也会带来不少家庭教育问题。比如,家中的大宝是否接纳弟弟或妹妹的到来、孩子们未来如何相处、父母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纷争等等。因此很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