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词短语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类短语。学们也对介词短语做了许多研究。本主要讨论三个问题:一是介词的辖域,对介词的辖域理解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句子分析的正确性;二是介词短语的句法功能,对目前语法学界的几种观点作了评述,提出了有限功能说;三是在人们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格语法理论,对介词短语的语义功能作了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2.
黄、廖本《现代汉语》有关主谓短语、量词(动量)短语和介词短语等三种短语的功能类属,几个版本前后多变,终未成定论。参照国内影响较大的其他几本相关教材,采用短语在句中充当何种句法成分、中心语是或相当于哪类词用这一主、辅结合的标准加以比较、分析,将主谓短语分别归入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功能类,量词(动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均归入形容词性短语功能类似乎更为合理一些。  相似文献   

3.
短语是汉语重要的造句材料,主谓短语包含的主谓关系是汉语最基本的五种句法关系之一。它在句中可以充当主谓句,可以担任多种句子成分。根据主谓短语中谓语的词性不同,其功能类别可以分属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和形容词性短语。  相似文献   

4.
汉语方言和普通话里都存在着许多词汇性的短语,即词汇化了的短语。这种词汇化了的短语又叫做短语式的词。本文仅就德州方言里有别于普通话的几种短语式动词作一描写分析:一、动结式动词;二、动趋式动词;三、偏正式动词;四、主谓式动词。  相似文献   

5.
关于短语,一般语法书都确定了其类别和名称,本就短语的特殊组合,分析一种由词(短语)重叠而成的短语,从而说明短语的分类不能只局限于常规分类。  相似文献   

6.
“吃了一碗”和“看了一天”这两个短语,从表面上看,它们的构成形式都是动词 了 数量词,但是否就可以认为这两个短语在结构上是同种类型的短语?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吃了一碗”是动宾短语,而“看了一天”是动补短语,为什么是这样?这就自然涉及到如何对动宾短语和动补短语进行辨析。关于这两种短语的辨析,我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着重探讨了联合短语作定语的偏正短语——组合式偏正短语,并划分了三个小类。通过变换分析比较了三类联合短语作定语的偏正短语内部语义关系的不同,以及定语构成成分的不同等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三类组合式偏正短语在内部结构层次和外部整体功能上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但是,隐藏在一致性背后的是内部语义关系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通过短语之间的转化即变换分析可以很好地揭示出来:一类表示具有不同属性的两种相关事物的加合,一类表示对具有不同属性的一种事物的指称,一类表示产生或存在于两种个体之间的事物或联系。  相似文献   

8.
并列短语是联合短语中的一种,一般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个或几个部分组成,其间是并列关系,一般是同一种词性的词语相联,整体功能同部分的功能一致。因为并列短语内部的构成需遵循一定的逻辑事理,同时与外  相似文献   

9.
“的”字短语是我国法律本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句法格式之一。法律本中“的,,字短语,构成材料复杂,运用形式独特,语法表义功能特殊。“的’’字短语的运用使法律条表述严密、清晰又言简意赅。但法律本中也有一些“的”字短语的用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分析了两词短词动词的结构及其运用特点,即:两词短语动词与自由动词短语的区别,两词短语动词的分类和同形两词短语动词的语义特征,以及构成两词短语动词功能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图书馆馆藏图书流通情况的统计,选择馆藏各类图书借阅量、品种借阅频次、单册借阅频次、读者阅读规律等指标分析读者的阅读需求,由此探索图书馆基本馆藏建设和文献采访策略,为馆藏资源优化及服务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意义协商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国外已经有30年的研究历史。意义协商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1)定性描述阶段(1980-1984年);(2)理论创建阶段(1985-1995年);(3)理论修正阶段(1996年至今)。本文分别对三个阶段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指出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意义协商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举证责任的规定很简略,理论上也少有针对性的细线条探究,司法实践中标准不明,随意性大。根据我国的立法规定和司法解释,结合外国立法和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理,公诉案件审判程序中举证责任的具体分配原则为:对于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由公诉方承担举证责任;对于排除犯罪事实由被告方承担举证责任;对于量刑、执行刑罚有影响的情节,谁主张谁举证;对于举证责任冲突的情节,可分不同情况处理;对于程序的合法性,公诉方负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用人思想是邓小平人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人民公认、实践检验的用人路线;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德才兼备、注重"四化"的用人标准;打破常规、不拘一格的用人气度;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方法;放开视野、五湖四海的用人艺术等方面。研究和把握好邓小平的用人思想,对于推进当前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开公平公正地用人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城市形象的含义,详细分析了城市形象的构成及其塑造方法,即建立:城市理念识别系统、城市行为识别系统、城市视觉识别系统。结合武汉的实际,探讨了武汉城市的定位以及武汉市如何设计和建设自己的城市形象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媒介道德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大众传播活动的迅猛发展 ,媒介道德问题显得日趋突出。目前 ,我国传媒界存在媒介“喧嚣”、媒介“失语”、媒介滥情、媒介偏见、媒介虚假、媒介媚俗等几种道德问题 ,分析这些问题 ,目的是为了对症下药 ,发挥媒介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17.
词义及其概念对应性与词义类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词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是词义不可缺少的部分,对词义类聚的划分也都具有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词义类聚中,也存在着静态类聚和动态类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论知耻     
知耻之意论述知耻意识的内涵和表现,知耻之理论述耻的发生以及知耻是如何影响道德主体的;知耻之教从现实出发论述耻育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汉字发展史纲要》在论证汉代形声字发展之时,对《说文解字》中部分汉字史料的时代缺乏考辨;对出土文献所用汉字与《说文解字》收录汉字的类型差别,未作区分;对出土文献中的汉字史料利用也不够充分,故而导致其书对形声字发展轨迹的描述不尽准确。《汉字发展史纲要》认为汉代是形声字大量产生的时期,根据近人的最新统计资料,形声字数量在战国时期就超过当时汉字总量的80%,形声字大量产生的时间,应该提前至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20.
犯罪构成理论和犯罪构成体系是近年来刑法学犯罪论部分研究的基准与核心 ,被视为罪刑法定主义客观、具体的再现。本文从犯罪构成理论出发 ,从构成要件和要素 ,对刑罚权的制约等方面对犯罪构成体系学说和犯罪构成理论作了一些比较和考察 ,反思了我国犯罪构成理论存在的一些问题。借鉴大陆法系犯罪体系学说的合理精神 ,探讨了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