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讲究起、承、转、合。所谓“起”,就是开头;“承”,就是承接、展开;“转”,就是从另外的角度切入;“合”,就是合拢。  相似文献   

2.
博士生,全称“博士研究生”。所谓“博”,就是“广取博纳,博采众长”;所谓“士”,就是“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所谓“研”,就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所谓“究”,就是“正本清源,寻根问底”;所谓“生”,就是“创造创新、生机勃勃”;而所谓“博士研究生”,就是在学术方面博采众长、切磋琢磨,创造创新,在生活方面生机勃勃、生意盎然,在精神方面勇于担当、善于担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  相似文献   

3.
肖川 《辽宁教育》2007,(9):17-18
教育的亲和力。就是学校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吸引力,更多的体现在能够带给教师和学生安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校园生活之中。从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而言,就是春风化雨,就是浸润心田,就是循循善诱,就是用充满真挚情感的语言描述、解释和预言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就是耐心地等待。对学生毫不吝啬我们充满鼓励的语言和信任的目光,永远不表现出失望和嫌恶。  相似文献   

4.
打造教育的亲和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的亲和力,就是学校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吸引力,更多的体现在能够带给教师和学生安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校园生活之中。从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而言,就是春风化雨,就是浸润心田,就是循循善诱.就是用充满真挚情感的语言描述、解释和预言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就是耐心地等待,就是对学生毫不吝啬充满鼓励的语言和信任的目光,就是永远不表现出失望和嫌恶。  相似文献   

5.
屠力 《中国德育》2010,(2):62-63
本节课堂实录通过生动的课件,大量的材料,以摆事实、讲道理、议一议、算一算、赛一赛的形式,让学生感悟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的真谛,告诉学生珍惜时间就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相似文献   

6.
朱丽萍 《天津教育》2007,(12):35-35
什么是“常态”?我理解至少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常者,日常、寻常之谓也,常态就是高频出现的平常状态,就是未经雕饰的自然状态。其二。常者,规律也,常态就是合规律状态。回归常态的校本教研就是基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自然状态的教研,就是尊重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教研,就是平平凡凡、踏踏实实做教研。  相似文献   

7.
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途径。采用读、划、注、查四步预习法,可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读,就是快速通读课文。划,就是熟读课文,把生字、新词、难句、重要内容和疑惑问题用符号标划出来。注,就是在预习中若发现疑难之处或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就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上批注,发表意见。查,就是在预习时借用工具书。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亲和力,就是学校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吸引力,更多的体现在能够带给教师和学生安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校园生活之中。从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而言,就是春风化雨,就是浸润心田,就是循循善诱,就是用充满真挚情感的语言描述、解释和预言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就是耐心地等待,就是对学生毫不吝啬充满鼓励的语言和信任的目光,就是永远不表现出失望和嫌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们要学习并弘扬嘉庚精神。嘉庚精神就是诚、信、公、忠。嘉庚精神根植于中国优良的传统道德,诚就是做真人,信就是做言行一致之人,公就是做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之人,忠就是做尽心竭力做事之人。弘扬嘉庚精神就是弘扬中国优良的传统道德。所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弘扬嘉庚精神。  相似文献   

10.
《跟孔子学当老师》是一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优秀读本。作者以质朴简约的笔调、别具一格的叙述,描摹了一个个感人至深且意味深长的孔门教育场景、故事、细节,阐述了蕴含在《论语》中的教育智慧,让我们意识到,教学就是爱,就是专注,就是虔诚、热烈、彼此扎根的师生情谊,就是通达人世、响彻人间的文化之旅。现经同意,刊载该书的前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求解区域教育发展的最大值,离不开求解教育本质发展的“天道”叩问及其原动力分创生。 这个“天道”就是效法自然,就是善于发现和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就是回归本真意义的教育常态发展,就是植根规范化办学基础上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孙素梅 《成才之路》2009,(14):38-39
目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存在着“乱、浅、缺、和”几个方面的问题。“乱”就是说话吞吞吐吐,语无伦次,缺乏条理;“浅”就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深究;“缺”就是只会从问题到答案,缺少分析过程;“和”就是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缺少主见。其病根与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关。  相似文献   

13.
在汉语语法史的视角下,探讨了“就是”词义上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在使用大量语料库的基础上,考察兼类词“就是”多种词性的共时表现及历时演变轨迹。采用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详尽地解释了“就是”从先秦两汉时期到明清时期语料历时演变特征,考察了“就是”共时平面的语义、语法表现。通过分析“就是”作为副、连、助兼类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展示“就是”从短语到助词整个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戴艳 《家庭教育》2005,(6A):27-27
有人说,“决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成功,灰心就是衰弱,死心就是失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孩子树立信心、永不放弃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就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就是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之于学生,就是方向,就是航标,其对学生的影响极为深刻。教师自身是一本最好的教材,比一切高深理论都深刻,比一切技能技巧都有效,比一切教科书都鲜活。一名教师,无论何其平凡,何其普通,都肩负着塑造灵魂之重任,一言一行也在有意无意中对学生产生影响甚至终身。如果一位老师学识渊博,和蔼可亲,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学习化的时代,学习的重要性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学习的理论、方法也在与时俱进。我们应该以学习就是快乐、学习就是财富、学习就是榜样、学习就是工作、学习就是生活、学习就是交流、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学习是一种能力、学习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学习是一种生活的积极态度、学习就能健康、学习是每个人的责任、学习是每个人的需要的学习观念,迎接学习化社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传道就是要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之道;授业,就是要教授学生建设祖国的知识和技能;解惑,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真正做到既精于教书,又善于育人。”9月9日上午,在喜迎60国庆,欢度第25个教师节之际,中共云南省委、  相似文献   

18.
王芳  蒋军 《小学生》2010,(3):50-51
所谓“童话”,字面意思就是“儿童的话”,它是作家揣摩儿童心理,模拟儿童语言而创作的文学作品。其实儿童自己就是“天生的童话作家”,比喻、拟人在儿童那里不是一种修辞方法,而就是他们说话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充要条件的证明问题,必须分辨清楚充分性、必要性,才能从充分性、必要性两个方面进行证明。而区分充分性、必要性的问题,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有没有好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充要条件”中的“要”字不要,把“充要条件”中的“要”字去掉,读成“充分条件”,即“A是B的充要条件”读成“A是B的充分条件”,说明A B就是证明充分就是证明充分性,反之,就是证明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幸福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我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客观条件,以及生活的境遇、自由程度和我们的健康状况等;另一方面是个人的感受,就是你是否快乐、称心,是否满足、舒畅,是否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些就是对自我生存状况的主观体验和满意程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