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实践活动,它对弱智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促进作用,对弱智幼儿心理的发展来说,游戏比起其他方法更为有效.当然,游戏在弱智幼儿心理发展上的作用,决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而是与成人,尤其是教师的正确组织和指导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一、背景 综观本校开展"生存教育"研究的轨迹,其目标是"培养中度弱智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大限度补偿其缺陷,发展其潜能,使其掌握生活中实用的知识,形成基本的实用技能和必要的良好习惯,为他们将来融入社会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成为社会平等的公民打下基础.使弱智学生具备自立社会和半自立于社会的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学校依据国家教育部中度弱智学生教学大纲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并开展"以生活为核心课程"的单元主题教学.  相似文献   

3.
<正>低年级学生刚刚从学前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他们的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对音乐源自心底的热爱之情?本文例谈的是音乐课堂教学中游戏助力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几种应用。一、音乐游戏助力儿童辨认音乐符号皮亚杰认为:在儿童早期,儿童主要是通过"感知—运动"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基于这样的观点,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身体运动游戏来获得各种音乐概念并掌握与这些概念有关的乐谱符号。音乐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身活动,把抽象的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北郊学校与密云辅读学校(弱智学校)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探究正常智力学生和中度智力落后学生在共同的游戏活动中的情绪、个性及人际交往方面的状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成长阶段中,游戏一直是伴随其成长发育的重要活动,是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幼儿初始学习的众多"技能"多来自于游戏。"游戏"对于幼儿来说,不单单具有娱乐性,更具有吸引、促进、带动幼儿学习能力提升的作用。因此,在幼儿阶段的教学开展中,教师需要学会合理搭配游戏和学习的比例,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让游戏在幼儿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当前幼儿有效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幼儿游戏教学实施策略,以期能为未来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发展需要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在教育的奠基阶段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因此,我们要重视在游戏中促进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教师游戏设计的能力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陈龙安"爱的"(ATDE)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为培养幼儿教师游戏设计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我们应重视培养幼儿教师"爱"的能力、观察和感受幼儿的能力、创设游戏问题情境的能力、灵活多变地设计游戏的能力以及制订游戏目标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赵姗 《教育导刊》2010,(6):79-79
幼儿阶段是游戏的王国,游戏不仅是幼儿的主导活动,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游戏惩罚"与其说是一种惩罚,还不如说是一种权利的剥夺.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技能教学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比较枯燥,教学效果也不好。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通过"运动技能游戏化"的学习方式让体育游戏和技术技能学习两者结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儿童永远生活在游戏中."爱做游戏是小学生的共性.为此,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往往利用这一特点将游戏融于识字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个情趣盎然的"识字场",使他们在游戏中更易识记字.  相似文献   

10.
孙丽华 《上海教育》2014,(16):84-85
小学低年级作为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的习惯、兴趣、思维等数学品质都在逐步形成,是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的关键期。为了能充分调动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我认为可以尝试把数学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引入课堂。数学游戏具有趣味性、竞争性、挑战性,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直观的、趣味的游戏之中,让低年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过程中学习运用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体育游戏的开展为幼儿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保障。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技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在幼儿园阶段,以幼儿喜欢的球类游戏引导幼儿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能有效保障幼儿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帮助幼儿在原有球类游戏的基础上获得新的游戏创造,在获得锻炼机会的同时,达到创新、积极思考、快乐实践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赵莉 《学周刊C版》2020,(1):174-174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人们逐渐将教学改革推行到幼儿教育中来.作为进入学校学习的起始点,幼儿阶段的教育显得与众不同,其中"游戏"与"教学"结合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也与幼儿当下的认知相符合.本文将着手幼儿园数学教学,探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具体优化策略,增强幼儿对数学的认知,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及素养进行培养的重点阶段。构建小学低年级语文快乐游戏课堂,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是落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升小学阶段学生语文素养,奠定学生语文基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幼儿阶段是开发脑子和动手能力的关键阶段,处 于这一阶段学生的教学方式主要集中在“游戏”环节,通过游戏 的教学活动方式达到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目的。很多教育 学家都在阐述“游戏是开发幼儿脑力和动手能力的最好帮手, 这是幼儿阶段学生该有的心理特征”。但如何更好地帮助学前 教师策划教学活动内容还需要大家一起进行探讨,本文主要阐 述自我游戏化教学活动策略观点。  相似文献   

15.
庞燕 《教学与管理》2003,(11):55-56
一、教材简析 立定跳远是低年级跳跃动作的重点,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的重要手段.本课是立定跳远巩固练习课,让学生在"青蛙跳荷叶"的游戏中体会双脚用力蹬地起跳和轻巧落地的动作要领,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创编游戏,在游戏中熟练掌握立定跳远的技能,并根据学生各自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在"五星闯关"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李琳琳 《学周刊C版》2020,(2):176-17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理念,幼儿园教师也逐渐深化了对课程游戏化的认识,确立了游戏化教学的目标意识.3—6岁的幼儿正处于对外界事物产生强烈好奇心的阶段,这一阶段也是他们形成正确认知、吸收大量信息、形成综合能力、实现个性化独特发展的重要时期.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幼儿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享受游戏的乐趣,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健康发展.对此,文章结合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低年级,主要是让学生对写话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段话为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指明了方向。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方法并不如我们想象的美好,下面就我在写话教学中谈几点尝试。一、游戏的过程中加强指导游戏是低年级教学中为引发学生兴趣最好的工具,但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去观察从而达到游戏的效果是我在  相似文献   

18.
在幼儿团,游戏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活动方式;教师在教学时也往往采取游戏的形式.学前幼儿正处在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而游戏是一项重要的、具有较强意义的、对幼儿情感影响极为深刻和强烈的实践活动.本文立足于幼儿游戏的重要性,探析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原始游戏阶段,让幼儿玩起来;发展游戏阶段,让幼儿玩得好;提高游戏阶段,让幼儿玩得巧。在这样一个游戏环节中,老师巧用幼儿的游戏成果进行了有机的横向联系,并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幼儿通过自我努力体验了游戏的乐趣。幼儿在游戏中有挑战、有快乐、有欢笑、有自信、有满足,这是幼儿游戏智慧的体现,也是老师对竹片游戏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分层指导的收获。  相似文献   

20.
<正>1.在"教"与"玩"中学习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较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低年级学生练习"躲闪"能力,可组织开展较为简单的"老鹰捉小鸡"等游戏活动。这些活动有效地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