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长期的武术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练习武术,首先要以拳术开始。无论掌握哪一种拳路又必须牢牢抓住三个基本环节。即基本功、基本动作、基本方法。“基本功”是端正身体基本姿势、提高专项素质掌握该拳技术的基础训练。以长拳为例,它的基本功有:腿功(压、搬、耗、劈、摆、踢等)、腰功(俯腰、下桥、甩腰、翻腰等)、臂功(俯卧撑、倒立、转肩等)。桩功(马步桩、虚步桩等)。拳谚说:“打拳不蹓腿,总归是个冒失鬼。”“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这说明腰腿功夫是练拳的基础。又说:  相似文献   

2.
<正> 中华武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全面又系统地武术基础功法内容和练功方法。教学中如能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来选择与安排基础功法内容,必将收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一、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武术应狠抓基础功法练习 基本功法的内容包括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基本功是指完成武术技法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功夫。包括肩、臂、腰、腿、手、步及跳跃、平衡、翻腾等专项素质练习。传统的武术将腿功、腰功、臂功和桩功归纳为武  相似文献   

3.
武术基本功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腿功、腰功、臂功、桩功等等,在教学中结合武术动作的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基本功的教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基础阶段主要以基本手法、手型、步型、步法等内容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4.
武术是中学体育中新开展的运动项目,它的开展和达到一定水平需要一个过程。武术基本功是武术的基础,要开展好武术运动必须先开展好武术基本功。但武术基本功在中学体育课中单独进行,会显得枯燥无味,以武术操作为贯彻武术基本功的手段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武术操是武术基本功的单势动作和单一动作联合组成。用武术操贯彻武术基本功优点很多;动作多样并成套,既可避免枯燥无味,又简单(?)于贯彻。它可以作为一般发展练习,又可作为初级长拳直接辅助练习,也可作为其它运动项目的辅助练习,如:压  相似文献   

5.
武术作为我国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之一,正在广大工农兵和青少年中日益广泛普及,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一项内容。如何使更多的青少年学会武术和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重在打好基础青少年初学者学习武术,选择长拳打基础是较理想的,而基本功、基本动作又是长拳基础的基础。因此要学好武术,首先必须抓好基本功、基本动作的训练。例如:初学者在学习前拍脚过程中如果首先不加强柔韧、速度和力量训练,那么,腿就会摆不高,速度也就快不了。所以,在青少年初学者武术教学中,必须以基本功来打好基础,只有  相似文献   

6.
一、“嫁接”型准备活动将不同项目,但有内在联系的动作“嫁接”移植到另一堂课的准备活动中,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如足球课的准备活动,采用武术腿功的训练动作:有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行进间的正踢腿、侧踢腿、后撩腿、里合腿、外摆腿、提膝平衡,燕式平衡以及腾空飞腿、旋风脚等。足球基本上是下肢的运动,丰富的武术腿法完全可以借鉴移植到足球的准备活动上来,通过典型的武术腿法动作,提高学生下肢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爆发力。采用“嫁接”型准备活动,要选择好确有其内在联系的项目,同时要调整好授课的先后顺序。像武术与足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技体育的改革,武术散手课已成为各高校专项课或选项课之一.为了提高武术散手保教学质量,有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探讨.1教授法1)在散手教学中采用完整示范有最基本的两种,一是打空的无形无物的示范,二是有一定实物器械和人等来进行实战的示范。在分解示范中,应注意先采用慢速再逐渐过渡到正常速度.散手课攻防因素较多,动作复杂的都可进行分解示范。2)讲解是散手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首先应讲解基本技法及动作规格,同时要结合攻防技术进行讲解.在有些动作中讲解和示范是相结合的,不能生搬硬套固定模式.3…  相似文献   

8.
<正>一、苦练本领,自塑形象要想上好武术课,教师必须先"磨刀",即提升自身的武术素养,苦练基本功,使自己的一招一式都能有武术的"范儿"。虽然,大部分体育教师都不是专业武术教练员,但可用熟练的动作、灵活的方法和武术的精神感染每个学生。无论是在备课环节还是在教学中,都要针对不同水平段学生的特点,把传授的每个动作进行多元化设计和通俗化讲解,吸引学生的眼球,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模仿的强烈欲望。  相似文献   

9.
武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项目。武术训练同其它体育运动项目一样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这里就中小学业余武术训练谈几点看法。一、狠抓基本功突出重点拳谚云“练武不练功,当老一场空”“功”指功夫,其中包括基本功。加强基本功训练是提高训练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肩、臂、腰、腿、平衡、跳跃以及动作组合练习;通过手法步法、手型步型等基本技术的练习;有助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为以后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从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论证武术基本功的科学性。我们大胆尝试将某些武术基本功的主要动作,从人体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原理进行初步分析,错误之处,敬请指正。 (一)腿、腰功的分析一、以髋关节为主的腿法分析武术基本功的腿法训练主要是锻炼髋关节的灵活性,加大活动的幅度,增进弹性和力量;并拉展腿部肌肉,使之增加灵活性弹性和力量。以便运用自如,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技术。为了更好的完成训练任  相似文献   

11.
高校武术教学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访谈、座谈等形式,对江西等7省市的武术课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不喜欢武术课的原因在于武术课内容的空洞和脱离实际,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太单调,教师要加强“打”和“练”的结合,在套路课的内容中注重动作攻防含义的讲解,通过讲座、讲解、座谈、作业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武术观。改革过长、过于繁琐的套路,把套路和散打尽量统一到教学中。主管部门应该建立武术教师的交流、培训机制,不断深化教师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一、注重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传统武术教学中历来重视口传,拳谱中有“入门引路须口授”的古训,口授其实就是讲解。讲解时必须遵循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形象生动的原则,同时抓住关键动作,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俗话讲“把式把式全凭架势”,这里的“架势”,实指规范漂亮的拳式。在武术教学中,要讲明武术的规格,即完成某一动作时,  相似文献   

13.
武术基本功,主要是指在武术运动中具有共性的基础训练为运动内容、以获得和运用武术技法必备的各种基本能力为锻炼目的的一种武术运动形式包括功法运动和基本动作。武术基本功是武术教学、训练、比赛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跃的环节。尤其是在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武术课的教学中,更加显  相似文献   

14.
腿可飞腾——谈武术的跳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运动历来讲究“窜蹦跳跃”,四百多年前戚继光就在著名“拳经捷要篇”中写到:“腿可飞腾而其妙也。”跳跃,是我国武术独具风格的一项内容,适宜青少年锻炼的长拳中跳跃很多:如“旋风脚”“腾空飞脚”“腾空摆莲腿”等。这些动作以腾空高,造型美,传统风格突出而著称。长拳,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击距长、跳得远的一种拳术。跳跃基本动作包括在武术基本功里,除上述这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并以此入手过渡和贯穿在套路练习的始终;同时对每一个动作,要严格把好质量关,使其规范化;认真钻研教材,找出套路结构规律、抓住重点,探求教法;对套路中各动作的规格要点、所走路线及手眼身法步的配合,都要讲示清楚;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6.
试谈少年武术运动员的基础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谈少年武术运动员的基础训练于霞(山东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武术队)武术的基础训练是指根据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规格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训练方法。基础训练的内容包括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它们是组成套路的要素,也是套路技术的最基本技术,因此基础训练是套路训练的基...  相似文献   

17.
<正> 在武术教学的实施中,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武术教材的众多内容有什么内在联系,应该有个明确的观点和科学的安排,这就是武术教学的总体走向。一、武术教学以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为基础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内容分肩臂练习、腿部练习、腰部练习、手型手法练习、步型步法练习、跳跃练习、平衡练习、扑滚练习等八大类。武术的套路练习都是由若干单个动作组成的,这些单个动作都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体现,如初级长拳第三路共32个动作组成,而这些动作都是以基本功  相似文献   

18.
武术运动对人体各部肌肉、韧带的柔韧性要求极高,练武术的人首先要进行长期的、艰苦的柔韧性训练,以增大身体各关节(主要是腰、腿、肩部)的活动幅度,以适应武术运动的需要。即做出的动作姿势准确、造型美观、舒展大方、劲力顺达。拳谚说:“练拳先练筋”,“打拳不溜腿,终是冒失鬼”、“练功不活腰,总是艺不高”。这里说的“练筋”、“溜腿”、“活腰”都是柔韧性练习的传统说法。为了取得更好的柔韧性训练效果,运用生理理论探讨一下柔韧性练习的意义和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沈明 《武当》2023,(8):23-24
<正>中华武术所有拳种的基础训练方法都是大同小异,其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和稳定性,其对应的功法是腿功、松功和桩功。三丰自然派太极拳,其腿功和松功训练方法与长拳完全一致。即需要压腿、踢腿、劈腿、控腿、吊腿和开肩、涮腰、活胯等基本功训练,但其练根基和气、力的方法与长拳有所不同。主要有静功、动功、行功三种方法,通过动静结合的综合性训练,可达到双腿有力,拳架稳固,动作协调,神志专注等作用,是练拳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基本功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众所皆知。它不仅是一切拳种或器械的首要基础,而且通过武术基本功的学习和训练,可以学到武术的一些基本动作、基本技术与基本技法,从而能更快地学习和掌握武术动作,并为进一步提高武术技术水平打下良好的功底。所以,无论是武术教学和训练。都必须将武术基本功的学习和训练放在首位。且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