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如今,信息化高速发展,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引下,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将专业技能与文化素养相结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凸显课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并结合地域文化特色与传统文化元素,对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探索,多维度挖掘育人资源,并...  相似文献   

2.
基于能力本位的“导游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游基础”课程是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旅游文化知识、培养旅游服务基本技能的必修课程。“导游基础”课程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导游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摒弃传统的知识本位的教学思想,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以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明确课程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优化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创新教学过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职教课程以"能力本位"课程观为本,结合"人格本位"、"素质本位"等理念,文章从职教课程观的发展以及职教师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中等职业教育的文化课程教学一直是一个困扰中职教学改革的难题.在当今职业教育改革朝着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方向转轨的大潮中,中职教育中的文化课程如何按照能力本位课程现进行设计和实施值得研究.对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程的现状,文化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文化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应培养的能力以及能力本位文化课程的结构、组织、内容与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学校文化资本建设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资本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但是,当前我国学校文化资本建设存在学校本位课程及重要文化活动的文化缺位、学校文化物品陈旧并利用率低下以及学校奖励制度有形式无血肉等弊端。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以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活动为重心体认学校文化资本,拓展学校文化物品并提高利用率,建立以学校为纽带的多元社会关系以及提升教师的自主意识和能力等方式,来促进学校文化资本建设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6.
课程建设与实践是职业学校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基于钢结构工程施工工作过程,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建设形成符合行业发展需求,以能力为本位,具有实践特点的中职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为“校企一体化”专业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奚明玉 《教育》2013,(23):48-49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的指导下,坚持"培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把握职业教育的特点,对课程开发及教学模式的变革也不断进行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必须要正视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现状,尤其是文化基础课中的英语课程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根据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开发思路,以汽车底盘课程为例,进行了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探讨,并介绍了课程开发的初步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化素养作为英语专业学生亟需提高的素质之一,已受到越来越多教育界人士的重视。然而,跨文化交际课程却仍存在着人文涵养不足,实践教学薄弱等问题。课改通过对跨文化课程现状分析,依据素养的内涵并借鉴美国5C与体验教学模式,探索以文化素养培养为本位的课程建设: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文化实践三方面入手,以学以致用为原则,寻找提升英语专业学生文化素养的方法途径,以期培养他们全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经历了从学科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工作过程本位的转换,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整合的实践分别以专业基础课、模块式课程和整合式课程的形式呈现,其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展望未来,从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的视角,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需要加强"职业人格"本位理念的确立、综合型课程的设计以及教师协作机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李庆原 《高教论坛》2011,(3):121-123,105
高职课程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虽然有一切文化都具有的特征,但不能简单地把课程文化看作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仅仅从纯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课程文化,而是应该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培养目标去总结和提炼高职课程文化发展成果,正确把握高职课程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课程是甄存、适应和创造文化的载体和工具,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研究兴起的时间比较短.还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高职课程开发理论体系。所以,发掘并解决目前课程开发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是高职教育研究者们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目前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开发过程中。文章试图从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过程中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教学课程发展趋势。是如何走向高校体育教学本位及实务性课程.若能规划以高校体育教学本位为发展特色的基础课程设计,强调实务操作能力,将更符合师生及社会的期望,有利于发展高校体育教学特色,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独具特色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职课程的改革,必须构建“1+3”的理想信念教育新模式,即1个主渠道、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主阵地,3个资源——实践教学中的德育资源、校园文化教育资源、网络文化教育资源,以形成整体合力,提高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素质教育由基础教育拓展到高等职业教育有一个历史过程。高职学生的素质结构可确定为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三个要素。要全面推进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具体体现在要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构建面向职业生涯的课程体系;推进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改革;实施以职业技能为目标的“双证书”制度;营造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6.
人文素养是文科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构建文科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要实现对"人"的关注,课程目标要实现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同步培养,课程内容要追求经典、高雅和具有理想的文字作品。在构建文科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实践中,应凝练课程教育理念,丰富学生职业化的文化内涵;精选经典教学内容,契合时代形成共鸣;教师主导,深度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以学生为主题,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方面存在守旧和盲目高攀,热衷于校园硬件建设,缺乏进取精神,难以有所创新等问题。制度体系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部分,高职院校必须建立科学的课程管理制度,构建现代质量管理体系,铸就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迎接挑战的毅力。  相似文献   

18.
在高职教育中实施课程思政,不仅有利于课程思政教育自身的时空延展,体现思政理论的实用价值,还能够补充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想内涵和教学价值。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自身课时量较大,并且具有语言文化学科的性质,结合当前课程思政改革的宏观导向,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也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因此,当前阶段,高职院校应当找准课程思政融入公共英语教学的制约因素,针对性采取措施,积极探索基于课程思政改革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的路径,促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实现高素质职业人才培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其课程文化一度出现"人文性"失落,学生或成为知识的"容器",或成为冷漠的"工具"。面对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二元对立的局面,高职课程文化"人文性"回归举步维艰。提高文化反思能力,增强文化自主能力,实现文化自觉,将是走出这一困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人文素质课程是提高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要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明确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以及综合开发为宗旨的原则,确立人文素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建设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全方位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